张晓芬,史宪睿
(1.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2.辽宁工业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其关键是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先进知识,拥有钻研科学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素质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主体如何加强合作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达成“校内、校外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工科、商科相结合,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高校发展已经到了内涵提升的阶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应引起足够重视。但仍有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做表面文章,创新创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培养机制不完善,学校培养主体模糊。有的学校将其放到管理或者经济学科,把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列入选修课程中;有的高校由辅导员、团委或招生就业处来培养,通过讲座、培训完成,教学体系没有实质性改变;有的学校设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大创中心,也单独设立创新创业课程,但是缺乏统一组织协调机制。这些做法都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内外协同”学校、企业、政府等各方合作,共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教学和实践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提升育人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校外企业、组织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不够深入,一些学校虽然和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企业只是接受学生正常实习,并没有真正深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一些高校与企业、政府在培养人才时,由于各方的利益诉求不同,人才培养过程存在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缺乏沟通、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开放办学,拓宽人才培养主体范围,在内外协同机制下,高校、企业、政府及中介机构消除分歧、壁垒,围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总目标达成共识,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充分调动校企合作各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整体优势并提高合作效率。
工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师必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精通自己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创业的实际经验以及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但由于一些教师是出校门进校门,尽管理论知识很强,但是对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等实际环节认识和了解不深入。有些老师自身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没有洞察市场变化的敏锐性,仍采用传统教学和学习模式,培养的学生缺乏灵活性,这种创新创业教育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师资的问题是困扰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问题。通过“内外协同”选派指导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升专业、社会和工程实践能力,并鼓励从事创业实践。教师是最具有学习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与企业合作,接触企业真实项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其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会有实质性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高校培养人才主要以专业教育为主(虽然有的学校按大类招生,经过通识教育之后,也分专业方向),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设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来实施专业教育。一些学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只是形式上在教学计划中单纯增加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学习关联不大。“内外协同”培养要求企业和社会机构在参与专业设置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评价等各个环节都参与进来,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指导大学生直接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这样有利于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对接。
“协同”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味着多元主体、多类要素,基于某种共同目标的达成而系统性地调控。[1]将协同思想渗入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领域,意味着人才培养主体走向沟通合作,实现高校内部协同培养和外部协同培养的统一。学校内部的协同培养,即学校内部各院系之间、职能部门之间协同培养,实现多样性、个性化的学科交叉创新培养。外部协同是学校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有利资源,即联合其他学校、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等各利益主体开展的外部联合培养。
“内外协同”体系构建就是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各主体发挥不同作用,政府就是要打造好的营商环境,出台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高校要深化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突出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企业对人才培养每一阶段进行能力、社会需求指导。行业协会可以发挥服务网功能,帮助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培训、融资服务、项目对接等服务。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其他高校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协作平台,结成深度交叉融合的利益共同体[2]。
“内外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是通过校内校外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工科、商科相结合,理论、实践互为一体,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体系,培养内容体系(即知识教学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政策制度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维度,各维度之间相互协同(如图1所示)。
图1 内外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体系
目前一些工科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于工程科学技术的承载者和新的生产力的创造者,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内外协同”培养是高校、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共同目标,联合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能够踏实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具备产业发展所需的具有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人才。
培养内容即知识教学体系,包括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涵盖本专业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紧紧围绕本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实践教学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构建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体系。
政府在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中起到政策引导作用,给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基金及创新项目基金,提供法律保障和适宜创业的营商环境。在创业培训指导、项目孵化等方面与高校积极合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
考核评价机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协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对协同育人各方对组织的贡献和不足进行评估,而且在宏观上对协同育人政策、措施进行调整提供参考,完善组织反馈。[3]
1.优化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从最根本的专业教育入手,将其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辽宁工业大学工科专业对本科一、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不但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感知度,同时在思想品德修养等课程中进行创新创业的失败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使得理工科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本专业科学素养,又富有人文精神、健全人格的就业、创业能力,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和兴趣。对二、三大学生年级开展专业培养,并进行创新创业方法训练,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教师在专业日常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模拟运作方式;三、四年级的学生参加综合项目开发,培养其跨领域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辽宁工业大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2个创新学分。教学计划中包括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课程,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课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业课程体系包括创业课程和创业讲座。目前全校已开出创业相关课程10多门,创业实践体系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开展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更侧重于实际,如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企业嘉宾讲座、企业实习、实地考察、计算机模拟、团体游戏、项目训练等多样性教学方法,通过基础科学、人文素养以及实践能力扩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4]。
2.模拟企业运营,与竞赛、科研实践融合
教学与科研相融合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便捷途径之一,一些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的各项研究课题,这样就可以将学术前沿和实践经验融合课堂教学,带动学生融入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成果转化。设立学生科研项目也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好办法。辽宁工业大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每年资助一百多组学生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锻炼了学生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很多大学都营造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氛围,并采取措施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制定规则让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得到实践锻炼。此外,由团中央等部门开展“挑战杯”竞赛,对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推动成果转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模拟创业竞赛,由参赛学生成立虚拟公司,针对市场前景大的一项技术产品或服务,模拟企业运作,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可行性计划书。每一届创业大赛中都有参赛项目获得资助,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能力培养显著。
3.营造创新创业文化,形成学科与专业交叉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内外协同”培养,涉及到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利益相关者,如果要维持该体系的长期运行,应在校内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教师作为教学文化的传承者,要有创新创业理念,通过外引内联等途径创建一支高水平、创业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5],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大胆冒险和不怕失败等企业家素质。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导向,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精神的追求。将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校内跨学科培养学生。结合某一领域创新创业活动特点,在校园各专业进行学生选拔,并通过活动项目设计、教学实践、创新学分评价等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例如辽宁工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团队由电器、机械、管理等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大家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积极参与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与德国慕尼黑大学经验很相似,倡导由工科院系和商学院的学生组成团队,发挥各自特长,一般由商学院学生负责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识别机会,激发创意并由工科学生设计产品,当产品成熟后推向市场,这种全过程的参与有助于学生发挥专业特长。
4.鼓励创业实战与孵化,与大学科技园协同
大学科技园区是集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成果孵化、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大平台。大学科技园为大学老师和学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平台,方便教师、研究人员、学生自行创办企业,转化成果。[6]同时,可以吸纳并利用各类优势资源通过实践、培训、指导等各种方式造就新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人才。辽宁工业大学利用科技园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四创四结合”模式。一是结合兴趣出创意——众创空间,辽宁工业大学“砺器”众创空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兴趣为纽带,具有良好创新性和市场潜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创造条件。二是结合专业作创新——科技转化,博观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由在校研究生创办的一家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2017年入驻空间创新创业选育孵化项目43项,团队人数568人。三是结合技术搞创造——解决问题,以教师研究项目为依托,科技园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学生、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各类扶持资金申请、企业登记注册以及融资等方面的“一站式”咨询服务。四是结合“工管好创业——团队和谐”。学校搭建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与企业资源共享,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机制
第一,设立校企合作机构。高校通过设立校企合作机构,避免了以往高校关起门来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局面。辽宁工业大学与万得集团签署了成立“辽工大-万得集团汽车未来技术研究院”,双方联合组建科研队伍,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的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校企双方共同派出科研人员,在研究院工作的教师也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工程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这样教师在授课中结合自身经历,用企业的真实案例启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这种合作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为学生提供大量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亲身体验和经历,为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积累经验和增长见识。万得集团与学校将联合培养科技人才,承诺每年接纳辽工大不少于100名研究生、150名本科生实习,为汽车行业储备输送更多人才。
第二,建立校内-企业成长双导师制度。大学生创新创业最缺乏的就是经验和指导,结合专业特点聘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尤其是优秀校友来校兼职,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参与专业设置论证,企业和学校共建课程体系,共建教学团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对广大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指导。辽宁工业大学的大学成长导师为学校毕业的优秀校友,他们定期来校为师生作本行业发展前沿动态报告。学校各院系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结合导师的建议,收集用人单位对于人才使用的反馈信息并积极进行调整。通过校内校外导师培养的学生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与市场需求。
第三,建立培训中心。辽宁工业大学与杭州贝腾公司建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针对师生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同时对原有的线下课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制作成线上课程,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从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上真正实现信息化的改革,创新教学资源应用模式,提高使用效益。
2.加强校际合作,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高校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协同培养局限于是国内高校之间,甚至可以扩展至跨国界的不同高校之间,跨校培养可以使教育资料实现流动和共享,学校之间彼此承认学分。借助信息技术,可以采用网络资源如慕课方式便于学生学习。每个学校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取长补短,不同学校的文化氛围,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跨专业联合培养会起到促进作用,扩大学生视野。如美国百森商学院与欧林工程学院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通过二者的合作将商科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知识融合,使学生知识面更宽泛,在培养综合型人才方面作用明显。
3.政府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意识
政府在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可行的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要对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合理规划,协调校企利益问题,尤其是应明确规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有责任和义务接纳高校学生实习、教师实践任务,对促进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做的好的企业给予支持与奖励。同时加强金融、科技等中介支持,结合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为之提供基准利率的小额贷款、贷款风险担保等服务。此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息咨询机构、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为此,政府要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及时信息以及人才再培训和教育指导、信息咨询、财务分析、法律顾问等服务。
内外协同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学校和相关主体部门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密切配合。校外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各方协同,目标一致,要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和不同形式的协同育人网上平台,形成网上网下互动的局面,还应建立协同工作委员会,设立中心主任,明确委员会工作职责,为协调各方行动、信息、资源提供组织制度保障,在组织领导下进行沟通与协作,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方面形成共识。同时,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协同育人环境、协同各方主体的投入、育人培养过程、培养效果等几个方面。其中协同育人环境主要考核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服务机构数量及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等。
[1]张文彬.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理念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5,(17)34-37.
[2]李一.基于“政校行企”多元协同的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构建[J].继续教育,2016,(5):53-54.
[3]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2-47.
[4]佟林杰,孟卫东.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四维一体”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44-47.
[5]钟云华,罗茜.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6,(3):124-128.
[6]陈淑慧.大学科技园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5,(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