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娓 林俊峰
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差异帮助学生学习?本文以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课时“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谈谈点滴教学思考。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知道了些什么?差异化的教学先从了解学生差异开始。我们先对班上54个学生进行了学情前测,测试的题目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想办法算出211×42的得数(无任何提示)。
前测情况统计如下表所示:
采用的方法及计算结果 人数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小计竖式计算(完全正确) 33 61.11%72.22%采用多种方法(完全正确) 1 1.85%横式计算(计算正确) 4 7.41%竖式计算(抄错数,计算对) 1 1.85%竖式计算(计算错误) 8 14.81%27.78%横式计算(计算错误) 7 12.96%
计算正确的学生中,有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错误的学生中,也存在不同的错误原因。分析错误原因如下:用竖式计算出错的8个学生里,其中1个学生将“211×42”误算成“211×44”、5个学生在竖式第二层“211×40”计算时出错、2个学生在竖式第一层“211×2”计算时就已出错;而采用横式计算的7个学生,都尝试将211或42拆分,转化成已学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两位数,而后将乘积相加,但都在某一个环节出错。
基于这份前测,引发了我的思考:
1.学生在学习新数学知识之前,不是白纸一张,他们已有各种不同的理解。
2.若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依旧“重复昨天的故事”,那么这超过70%的“不教已会”的学生在“陪学”中是否会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于出错的27.78%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困惑是什么?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他们学习?
4.面对这么大差异的教学现实,如何在课堂有效地施教,兼顾学生的多样性呢?
基于以上思考,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结合现实问题,利用学生学习差异互助学习,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沟通新知和旧知间的联系,整体把握笔算乘法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具体来说,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分以下几个环节: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有关乘法的哪些知识?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生:还有更早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师:猜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生:(齐)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还真说对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们觉得三位数乘两位数会不会很难。
生:我觉得不会,因为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我觉得它们的方法和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师:既然大部分同学都摇头表示不难,那么,现在有两种方法供大家选择,方法1是老师讲你们听,方法2是同学们自己当小老师教会小伙伴。你们选择哪一种方法?
(学生选择方法2并跃跃欲试)
思考:在本课之前,学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整数乘法计算”的过程,适时唤醒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对即将进行的迁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而“听老师讲解”还是“自己当小老师”的选择,既尊重了学生,又让学生有了“任务驱动”,感受到“当小老师”的荣耀与责任,为课堂互助学习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呈现教材“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图(如图1),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后提出第一个任务:估一估,卫星绕地球21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在交流中呈现了以下四种估算方法:100×20=2000(分)、114×20=2280(分)、110×20=2220(分)、120×20=2400(分),并一致认为卫星运行21圈的时间是2000多分钟,且会比2280分多。
图1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问题:请算一算,绕地球21圈究竟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学生资源)
师:大部分同学至少采用一种方法算出了结果,现在,请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讲清你这么算的道理。如果同伴的方法与你的不一样,请尽量读懂同伴的想法。
在巡视中,教师重点参与需要指导的小组,帮助学生外化思维,暴露困惑,在适当处给以点拨,促进同桌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思考: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且要分清“何时为,如何为”。尽量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交流氛围,留出学习的空间与时间,让同伴间的对话更为有效。
师:谁愿意来当小老师,向小伙伴们展示你的方法?
(生1上台板演。如图2)
图2
师:谁读懂了他的方法?能不能说说每一层分别表示什么?
生2:第一层是114乘1得来的,表示114。第二层是114乘20得来的,表示2280。
师:第二层这里明明写着228,你怎么说是2280呢?
(这正是前测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是他们的学习难点,教学,就要抓“痛痒处”)
生:(齐)个位上省略了1个0。
生2:因为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114乘20得到的是228个十,8在十位上,只不过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了,所以是2280。
生3:我补充一下,因为第二层的228,左边的第一个2是在千位上,所以是2280。
师:原来是这样呀(相机板书)。2394又是怎么来的呢?
生2:是114加2280的和。
师:(问生1)你觉得生2读懂你的方法了吗?
生1:他都说对了。
师:刚才生1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的,也是用竖式计算的请举手。除了用竖式计算,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上台板演。如图3)
图3
师:你问问哪些同学读懂了你的方法,并请一个同学说一说。
生5:生4把21分成了3乘7,这样先算114乘3,然后再乘7。
师:明明是114乘21,为什么要把21分成3乘7呢?
生5:因为114乘21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还没学。我们转化成了114乘3再乘7,就变成了我们学习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就会计算啦。
(教师相机板书:“未学”转化成“已学”)
生6:我的想法和生5差不多,但我和他的方法不太一样。(生6上台板演。如图4)我是先算20圈需要多少时间,再算1圈需要多少时间,最后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图4
生7:老师,我还有不一样的方法,我是用表格法算的(如图5)。
图5
师:你能向大家具体介绍你的方法吗?
生7:我把114分成100+10+4,把21分成20+1,这样,我就可以口算出每一部分的积,再把第一层的2280加上第二层的114等于2394。
师:为什么你要这样拆分呢?
生7:因为这样,都变成了我们以前学会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一位数了,我们只要口算就能算出结果了。
师:现在黑板上有同学们想出的4种方法,你觉得这4种方法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你可以选择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生8:我来说方法1和方法3之间的联系。你们看,方法3的114×20=2280,是方法1竖式计算的第二层,方法3的114×1=114,是方法1竖式计算的第一层,它们最后都是算2280+114=2394。我觉得这两种方法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师:非常好,这两种方法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方法1)是用竖式计算,而这(方法3)是用横式计算的。
生9:我还有新的发现。你们看,方法4(表格法)和方法1、方法3其实也是一样的(生9上台边说边连线。如图6)。
图6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黑板上这几种方法计算的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生10:我觉得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和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三位数比两位数多了百位上的数而已。
师:是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是一样的,比如114×21,也是先用个位上的1去乘114得到几个一,再用十位上的2去乘114得到几个十,最后把乘得的积加起来。
思考: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能够自主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运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上。学生当“小老师”讲算法和算理,生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倾听、交流、追问、辨析,使得本课的计算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计算层次,而是深入比较、沟通新知与旧知间的联系,在“不同”中寻找“相同”,感悟计算的本质。
这样多维对话的“共学”,让前测中的72.22%“不教已会”的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剩下的27.78%的学生在一次次的互帮互学中,获得了安全的心理环境,他们可以“慢下来”学习,逐渐跟上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脚步。这样的“共学”,让课堂有了勃勃的生机,听得到思维拔节的声音。
在本课学习后的第二天,我对我班54个学生又进行了一次后测,要求是“用多种方法算出211×42的结果”。后测结果显示,只有1个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错误,其他53个学生至少能用一种方法正确计算,大部分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计算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合理利用学生差异进行互帮互学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