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抱琵琶半遮面
——“乘法口诀表”之“出没”引发的思考

2018-03-13 09:10付文英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松果口诀乘法

◇付文英

一 缘起

在学习和使用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数学教材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口诀”这部分知识,虽然都被安排在二年级上册,但不同版本教材中编排的体系并不相同。特别是今年,我在使用北师大版教材教学完“乘法口诀”的知识以后,发现该教材是让学生自己做个“乘法口诀表”,在我之前的教学中,这是没有经历过的,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二 我的发现

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特点如下:

1.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三版)分为两个阶段教学:“乘法口诀(一)”和“乘法口诀(二)”。第一阶段学习2、3、4、5的乘法口诀;第二阶段学习6、7、8、9的乘法口诀。教学时采取“一图一式一句口诀”的形式,每个数有9句乘法口诀,共出现72句口诀,没出现“一一得一”的口诀和“1×1=1”的乘法算式。在“整理与复习(二)”中,出现了一个不完整的“乘法表”,在“附页中”有45句“乘法口诀表”(小九九)。

2.北师大版新课标教材(第四版)分两个阶段教学:“2~5的乘法口诀”和“6~9的乘法口诀”。除单元名称发生变化以外,其编排思路没变,只是在教学中强调口诀的编写与记忆,设计了画点子图、数线图等方法来理解口诀的意义。第二阶段单设一课时“做个乘法表”来整理所有的表内乘法算式(包括1×1=1),教材中没有出现“乘法口诀表”。

3.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分两个阶段教学:第一阶段学习2、3、4、5、6的口诀(包括一一得一),采取“一图二式一句口诀”的教学,在“整理与复习”中出现“1~6的乘法口诀表”;第二阶段学习7、8、9的乘法口诀,在“整理与复习”中出现“1~9的乘法口诀表”,在“附页”中也出现了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均为45句,“小九九”)。教材强调教学重点为“计算表内乘法”。每课的口诀句数不等,出现了所有的“表内乘法”的算式,三次出现“乘法口诀表”。

4.苏教版新课标教材分两个阶段教学:第一阶段学习2、3、4、5、6的口诀(包括一一得一),单元结束时安排了不完整的“1~6的乘法口诀表”,教学时强调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明确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出现一句口诀、两个乘法算式(先出现一个,再拓展一个);第二阶段学习7、8、9的乘法口诀,并设计“乘法口诀表”一课,内容为整理并运用1~9的乘法口诀,在本册教材中先后两次出现“乘法口诀表”。

三 困惑与思考

1.突出“口诀”教学,还是凸显“算式”教学?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明确本阶段的学习任务是“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在二年级上册,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均用大量的篇幅、分两个阶段安排了这部分内容,而且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排上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侧重口诀的编写与记忆;有的侧重表内乘法的计算,有的侧重乘法意义的理解等。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口诀”教学,还是凸显“算式”教学呢?

2.“乘法口诀表”是否需要系统地整理?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采用“小九九”的形式编排乘法口诀表,学习新课时按2句、3句……9句的顺序依次出现,最后归类整理成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共45句)。而北师大版教材学习新课时都是以九句口诀出现的,最终以“乘法表”的形式进行整理,但没有出现“一一得一”的口诀和完整的“乘法口诀表”。那么,是否需要对所有的口诀进行系统的整理?还是以“乘法表”为载体进行归类?

为此,我整合了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特点,取长补短,构造了新型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课堂。下面以“5的乘法口诀”为例,与大家分享。

四 课堂在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松鼠妈妈带着松鼠宝宝到森林里采松果,今天,咱们就和小松鼠一起来数松果(如图1)。(板书课题:数松果)

图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它们是怎么数的呢?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生:5个5个数的,一共有45个松果。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解决问题:数一数,填一填。

师:请同学们边数边把它记录在表格中。

有几堆 1 2 3 4 5 6 7 8 9有几个 5 10 15

(学生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数,一人填写,而后进行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填写的?

生:我们是每次加5个,如15+5=20,表示有4堆松果。

生:5堆松果就有20+5=25(个)松果。

师:表格里的15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有3堆松果,每堆有5个。

2.写算式、编口诀。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得到了松果的个数,现在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1堆、2堆各有多少个松果?

(学生结合实物图和表中的数据,逐一回答,教师依次板书1堆有1个5,1个5是5,乘法算式为:1×5=5,5×1=5;2堆有2个5,2个5是10,乘法算式为:2×5=10,5×2=10)

师:那么,3堆、4堆……9堆各有多少个松果?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把其他乘法算式写出来。

(学生自己完成,指名汇报,略)

师:如果没有表格中的数据和松果的图片,我们怎样才能很快知道这些乘法算式的结果呢?接下来,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乘法口诀。(板书:乘法口诀)

师:让我们试着一起来编写5的乘法口诀吧,谁来试一试?

生1:1个5是5,口诀是“一五得五”。

生2:2个5是10,口诀为“二五一十”。

生3:3个5是15,口诀为“三五十五”。

师:根据前面编写的三句口诀,请你在自己的学习单上试着编一编。

(学生编写口诀,教师巡视了解,指名学生汇报,并在黑板上呈现学生编写的口诀。如图2)

图2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编写口诀的?

生:我们是根据圈出的松果数编写的,比如圈了4堆松果,就是4个5,编写的口诀为“四五二十”。

师:同意他的编写方法吗?

(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在编写口诀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我们在编写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时,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写成“五五二五”就行了,但后来我们发现还是要写成二十五,这样就直接得到结果了。

生:还有在编6个5时,有的写成“五六三十”,有的写成“六五三十”,我们觉得还是小数在前面好记,就用了“五六三十”这句。

师:是的,我们要特别注意“五七三十五”和“五九四十五”这几句口诀。编口诀时,我们一般把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前,较大的数放在后,积放在最后面;积不满十时,用“得”字补充;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编写的乘法口诀是相同的。

3.理解意义、识记口诀。

这一环节,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1)结合松果图,动手圈一圈,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2)自由地读一读,记一记,发现口诀中存在的规律。如何根据一句口诀来记另一句口诀?

(3)明确每一句口诀的应用价值,把一句口诀与两道乘法算式对应起来进行理解与记忆。

最后,在学生尝试记口诀的基础上,我们完成了教材上的“练一练”。

猜你喜欢
松果口诀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口诀与加法
松果与王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摘松果
口诀中的规律
把加法变成乘法
怎样熟记口诀
小松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