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东花+郑志高
[摘要]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80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分阶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行为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效果确切,可通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分阶段护理干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并发症;影响
[中图分类号] R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0(a)-0137-03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但治疗效果受影响因素较多,如何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改善负荷容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1-2]。该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80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分组,分析了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80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有正常认知,无智力障碍和精神疾病,可正常交流沟通。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1~79岁,平均(57.24±2.24)岁。糖尿病发病时间6~20年,平均(12.51±0.67)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2~79岁,平均(57.36±2.68)岁。糖尿病发病时间6~20年,平均(12.46±0.63)年。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分阶段护理干预。①成立分阶段护理小组。主要包括护师2名和护士若干。同时主任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作为技术咨询和指导。入组之后对小组成员加强培训,使其掌握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并根据患者情况,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确定。①第一阶段护理。该阶段患者未明确血糖控制和容量负荷作用,自我护理行为不积极。需对患者介绍血糖控制和容量负荷知识,说明血糖控制重要性和容量负荷改变可引起心衰、脑水肿等,说明自我护理和改善容量负荷的关系,激发患者自我护理意识。②第二阶段。该阶段需为患者制定培养自我护理行为的方案,如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容量负荷情况,为其解答疑问,告知其治疗方案、注意要点和如何进行容量负荷控制,如记录超滤量和尿量,并观察水肿情况。③第三阶段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第1周指导其每天自行监测血压、血糖、尿量、体重等;第2周指导患者进行水盐控制和嚼口香糖,用定量水杯状水饮用避免摄水过多,盐量低于3 g/d。第3周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帮助其计算每天所需热量,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蛋白质摄入15%~20%,碳水化合物55%~60%,脂肪25%~30%;第4周则鼓励其合理运动,进行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维持血糖平稳。④第四阶段设置目标达成的奖励制度、分享其他患者成功经验,以增强患者信心。⑤第五阶段通过定期电话、家庭随访鼓励患者,增强其自我管理信心[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采用糖尿病自护行为测评量表评估,包括血糖监测、饮食、运动、足部护理、吸烟等项目,分值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高);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相比较
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行为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行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相比较
观察组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分阶段护理干预可循序渐进转变患者意识理念和行为,其关注人需求和行为变化过程,可通过不同阶段护理,纠正错误理念和行为[5-6]。分阶段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应用,可分为5个阶段进行干预,第一个阶段患者仍处于无自我管理意识的阶段,侧重健康教育和提高其认知;第二阶段处于有意识改变的階段,可进一步加大疾病知识和负荷容量的宣讲力度[7-10];第三阶段开始对患者进行行为护理,使其改变行为;第四阶段通过设置奖励措施增强患者自我管理信心;第五阶段则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加强对患者自我管理的监督,使其长期维持持久行为模式。经上述分阶段护理干预的开展,可帮助患者逐步构建自我管理行为,积极减少并发症发生[11-14]。endprint
该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分阶段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平均的时间和费用、腹膜透析认知和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行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效果确切,可通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苏毅梅,陈延梅,潘燕华,等.多媒体指导流程图在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162.
[2] 陈桂贤,肖海霞,杨泽曼,等.应用HFMEA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首次透析低血糖的危险因素[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65-1167.
[3] 蒋娟.品管圈在提高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4] 魏敏.护理流程图在PICC置管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31(1):23-24.
[5] Losso Ricardo LM,Minhoto Gisele R,Riella, Miguel C,et al.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undergoing dialysis: comparison between hemodialysis,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J].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2015,47(2):369-375.
[6] 杨倩蓉,杨明莹,王剑松,等.腹膜透析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13):77-78.
[7] Maekawa Akihiro,Uramatsu Tadashi,Minami Kana,et al.Continuous Inflammation and Ascites 10 Months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Peritoneal Dialysis[J].Internal medicine,2014,53(7):767-770.
[8] 田峰,王莉,李艳,等.延续护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4,35(3):405-407.
[9] 周剑英,庄翠芳,张晓燕,等.延续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7):2469-2472.
[10] 李琴,劉凌云.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53-155.
[11] 侯秀凤,宋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15-16.
[12] 刘爱琴.个体化流程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21(10):35-36.
[13] 李晴,周婷婷,李韬彧,等.延续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14-117
[14] 郭玲玲,胡雁,费锦萍,等.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36-438.
(收稿日期:2017-07-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