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小学 李佑相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这是新课改对科学学习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也使得探究成为了科学学习的主体和精髓。探究学习要切实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等因素,只有真正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才能使课堂更加灵活开放。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个解决问题,教师会针对教材内容设计问题,在问题的指导下,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学习知识。以《蜗牛》一课为例,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蜗牛,然后解决问题。他准备的问题是:蜗牛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是什么?蜗牛有没有嘴?蜗牛主要吃什么?蜗牛怎么吃东西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心地观察蜗牛,回答问题。但是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开拓,他们被老师的问题牢牢地控制住了。
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顺利探究,教师总会帮助学生探究。教师先设计好探究方案,再让学生进行实验。如“花儿为什么这样变”,当学生提到太阳晒的,或者雨水淋的这种猜想时,教师及时提出做实验。出示实验材料:几枝白色的鲜花,几杯水,几种不同颜色的色素。再提出实验方案:给每杯水分别加上不同的色素;把鲜花放入不同的水中,放置20分钟观察鲜花有何变化。让学生开始操作,每位学生都参与了实验过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但是探究学习并不是单纯地参与实验,而要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很多教师认为自主探究学习就是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学习的过程,不需要教师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制作我们的小乐器》一课,教师拿出自己制作的小木琴,要求学生也来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小乐器,可以与同学交流合作。学生一拥而上拿材料,此时教室里吵嚷声十分大。15分钟后,一些学生已兴趣乏乏,从表象看,这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自己探究学习,但实质上,学生的探究茫无目的,科学知识没有完整地被学习和应用。
科学探究活动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供充足、典型、比较完整的试验材料和典型的环境,学生亲自操作或观察参与实验。以《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为例,要让学生明白尺子的精确度更高,材质更好、更耐用,测量更便捷。课前准备材料:测量纸袋、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个橡皮、学生活动手册。第一步,引入尺子,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或使用尺子的经历。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使用尺子的情景,明确尺子的单位。在探索过程中,首先分发塑料尺、软尺和纸带。小组合作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观察和比较;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进行交流。第二步,用尺子测量物体,教师用课件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介绍如何读数。要提醒学生刻度整数的时候,读为几厘米多,如6厘米多。最后让学生分别使用尺子和测量纸带测量橡皮擦和桌面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在实验操作时,实验时间、思考和发问的时间都要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想。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例如,在《叶有相同点吗》教学时,首先利用电脑播放课件,展示叶子,让学生认识叶的生长方式和复叶,同时提供叶子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其理性思考,透过现象总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学生在知识水平和思维模式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放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如在《我们知道的指物》教学时,设计教学时要明确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即让学生通过观察,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观察和描述植物是学生的短板,要教师引导。如此,教师就能从容地展开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对学生的探究不断作出调整。
目前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树立与课改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郑丽蓉.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2017:1.
[2]黄亚坤.提高小学科学探究学习有效性策略初探[J].福建教育,2016,(3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