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探索

2018-03-11 13:41邓君焕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职院校

邓君焕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策,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要素,总结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阐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正确引导价值观、完善价值观引导体系、价值观引导载体多元化、优化价值观传播环境等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C-0036-02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技能人才输出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尚无完整的教育与管理模式,但其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和培育不可缺少的阵地。多数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肯定态度,但对其的认知、认同则有待提高。魏静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涵的了解、获知途径及践行程度等方面入手,调查得出的结果是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价值观的内涵认知不全面,無系统性;对价值观教育不重视,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蓝少鸥表明“90后”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在其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认知较为模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共同理想信仰方面认知不清或淡化。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中占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及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高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社会文化,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需求

思政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中正确价值观的指导,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的需求。在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中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纠正目前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三)育人、育才的需求

高职生目前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自我前途的发展及需求极为敏感,且随着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易受西方实用主义的影响,使其价值观变得功利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含内容十分丰富,其将个人理想、社会良知、爱国情怀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有利于为我国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技能人才。

(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评价的一个标准,是我国精神建设的追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其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对价值观与人生观认知不足或错误,不仅不利于其个人发展,还不利于国家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提高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感。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凝聚价值共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正因如此,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价值引领,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实现价值共识,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首要任务,坚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师生员工的心坎上。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育: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内容需与时俱进,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在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培育中,我们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网络道德、就业指导及政治与成才相结合等多方面来进行培育。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可通过校园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根据不同学生需求予以正确、有效的价值观引导。在当今的信息网络中,信息资源的海量使得学生对信息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强。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达不到好的效果,还易引起学生的抵触,不利于思政工作的开展。故在思政教育中除了单向灌输外,还需注重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简单、明确的观点阐述虽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认知,但有时也不易被学生接受,这时我们需进行隐性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思想理论,从而加强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需解决思想认知和意识上的问题,还需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两者相结合,做到寓思想教育于实践中,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整体教育利于全体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提高,对于个别学生则还需予以针对性教育,两者结合更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实施思想教育时除了正确认知和自律,还需强加他律,两者结合有利于学生认知错误并纠正。

(三)价值观引导体系的完善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无完善的教育指导体系。与传统思想教育相比,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还涉及网络建设与管理、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等多方面,涉及部门也多,故需成立专门的思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思政教育工作。同时还需明确领导职责与责任,加入问责制、督导制。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高职院校是为我国提供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力量,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更利于学生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并且利于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延续。

绩效考核更能将思政教育成果量化,从而直观地了解教育中的不足,改善不足,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方向。

加强思政队伍的建设。思政队伍人员的选择需以素质高、作风优良、思想政治理论功底深厚等条件为基本,从而打造过硬的思政团队。加强思政队伍人员的保障机制,让其能全身心投入思政教育工作。

(四)价值观引导载体的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井喷,易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扭曲、法律意识淡薄、人际关系冷漠等不良影响。为顺应网络时代的需求,我们需在教育载体上进行创新,具体如下:

加强高职院校综合网站的正向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高职校园工作进行宣教与指导,利用网络教学,加强思政教育指导,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校园氛围,开放院校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加强校园舆论引导。

加强手机载体的利用,随着手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思政教育应打破传统教育格局,以手机为载体,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的传播媒介来进行思政教育的宣传。

加强工学结合的育人作用,高职学校需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学生在实习期间因角色的转变,会出现心理上的迷惑,故在学生实习期间,应从生活、学习、思想动态等多方面予以指导,让学生更快地融入企业中去。

(五)优化价值观传播环境

价值观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环境的优化是以学习教育为主导,以社会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优化学校环境。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顺利开展的基本要素,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舒适的学习氛围及人文环境有利于学生自我素质的自我提升。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更利于学生吸收更新的知识理论。健康的网络环境能降低不健康内容对学生的侵害,学校与企业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视有利于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党风建设,创立正确、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创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树立良好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道德建设氛围。

优化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高職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不良的家庭环境易导致学生丧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从而造成不良影响。故学校需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或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了解学生家庭的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参考文献】

[1]荣媛媛.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6)

[2]何潇.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探究[J].山西青年,2017(18)

[3]魏静.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分析——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1)

[4]蓝少鸥.“90后”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研究[J].成人教育,2013(9)

[5]刘波.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5(3)

[6]方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4)

[7]陆云飞,黎伟盛.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和对策[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11)

[8]芦净,万鸣.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2016(14)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职院校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