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种学习模式的比较研究

2018-03-11 00:00李辰钰王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6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李辰钰 王炜

摘 要 从我国信息技術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出发,描述主题学习模式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定义、设计流程、案例、特点和局限性,并将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望能为教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主题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6-0110-04

1 研究背景

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被单独列为一章,并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个重大项目之一[1]。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甚至是深度融合,才能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将进入融合、创新阶段。所以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学科教学整合模式,更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2 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方面。①成果:在资源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为后续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主要表现在校园网的数量、带宽、传输速率大幅增长。②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学生与计算机的比例、教师与计算机的比例未能完全满足现实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分布不均衡,存在较大差别。

2)基础设施与资源应用方面。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未能体现高效益[2]。虽然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国家和政府投入巨资建设起来的校园网,目前绝大部分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很多地方存在资源浪费、设备闲置等现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施策略的研究仍比较薄弱,很多中小学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不清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实施策略等,在实际教学中不知道如何进行整合实践;而且目前的研究多数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鲜有研究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种模式进行内部比较,这也是资源、设施的应用率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笔者希望能通过研究它的两种重要模式——主题学习模式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有一定的依据和借鉴,促使他们充分发挥并利用已建好的设施和资源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主题学习模式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者热衷于将学习目标进行分类研究,如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三个领域实际是一个整体,这种分类方法造成它们之间相互分离。所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整合课程研究的热潮在美国兴起,主题学习作为整合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开始被广泛应用。

顾名思义,主题学习就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学习。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用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问题解决、主动探究等实现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学习与社会的整合、学习与学生自身的整合,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迁移。

主题学习的具体过程:1)选择主题,学生、教师单独选取,或者师生共同选择;2)确定核心概念,尽可能避免学生偏离学习主题;3)提出引导性问题,毕竟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引导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应该深入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4)布置学习任务,从外部驱动学习者学习;5)设计学习内容,因为主题学习内容包括课程既定内容和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故要通过设计学习内容将二者进行整合;6)确定学习资源,一般来说,任何形式的资源都可用来支持主题学习;7)设计学习活动,这是主题学习的核心环节;8)形成一个时间表,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计;9)评价,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此过程如图1所示。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主题学习模式,介绍一个案例——“宠物与我”[3],关注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关于宠物的豢养)。学习者从不同角度观察动物,从动物在艺术形式中是如何被表现的去探索,包括艺术、文学、音乐、电视和广告,探索宠物在主人那里得到了什么,人又在它们那里中得到了什么,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宠物又是如何生活的。这种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学科领域考虑并整合教学资源的方法,同时激发学习者观察、推理、解释、创造、思维等不同能力的发展。具体学习内容可以整合成三大类,如表1所示。

主题学习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学习目标来看,主题学习不再像传统的学习目标是以知识点的简单记忆为主,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理解。

2)从学习内容来看,具有开放性、整合性。主题学习有异于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学习,学习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不必按照传统的课本教材。

3)从学习活动来看,设计的活动一定要具有问题性和情境性,促进学习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分析理解,切身体会知识的形成。

主题学习模式的局限性是设计学习活动困难,故不是每位教师都能熟练自如地应用。学习活动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很难把握所选主题的大小、难易程度、意义价值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主题学习的推广。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20世纪60年代,McMaster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把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真正引入教育中并逐渐推广应用。英文中关于“问题”主要有“problem”和“question”。《教育大辞典》中把问题(problem)也称作“难题”,需要依据策略和知识经验重新组合。而简单的问题(question)可依据已有的知识立即做出应答[4]。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的“问题”(problem)指的是学习情境,学习者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故用“problem”而非“question”。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定义,本研究引用的是国外学者Mayo,Donnelly, Nash & Schwartz的观点:“Problem-based lear-ning is a pedagogical strategy for posing significant,contextualized, real world situations, and providing resources, guidance, and instruction to learners as they develop content knowledge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具体如下:

1)最主要的是从问题出发,问题可以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造设计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针对某种现象或是情境提出的问题;

2)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制订学习计划和安排,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分工合作,搜集与问题相关的新信息,接着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整合,总结出解决方案;

3)评价解决方案的实施结果,确定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总结整个过程所学的知识并进行迁移,开展新的学习。

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同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种模式,也介绍一个案例——“环境保护”,具体教学程序如表2所示。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特点如下:

1)从学习目标来看,强调的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式学习;

2)从学习内容上来看,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有意义的、适用性更强的相关课堂材料;

3)从学习活动上来看,从问题出发,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每个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

1)时间方面。布里奇斯(Bridges)说过,每一个PBL方案需要120~160小时去建构、实地检测、进行修正。而大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不愿花费额外的时间在这种新的课程整合模式上。

2)问题方面。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必定离不开问题,问题很容易形成,但形成合适且有意义的问题并非易事。

两种模式的比较

从表3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主题学习模式与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各有优缺点,教师可根据自身是擅长设计学习活动,还是擅长提出问题,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模式,但不管哪种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要求都很高。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难度也大大增加。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更注重结果性评价,大都是借助测试、考试等达到评价目的,但是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深刻理解和建构。这两种模式反而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过程性评价),而非仅仅是学习结果,所以评价的方式方法就比传统的难得多。

4 结语

模式不断更新发展,但只有适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适合信息化环境发展的,才是最好的课程整合模式。本研究也只是罗列两种比较流行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呼吁广大教师不要排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据实际情况尽自己最大努力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计划。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DB/OL].[2010-07-2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何克抗,吳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顾小清.促进IT与跨学科课程整合的主题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3):61-65.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