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通识课程的知识架构及其功能

2018-03-10 13:54刘叶涛闫顺利刘方玲张金明陈海平
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专业素质素质教育

刘叶涛 闫顺利 刘方玲 张金明 陈海平

摘 要 2017年4月,第三届博雅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7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管理负责人与会,就推进高水平通识教育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从会议交流情况看,对于高等院校完成高水平人才培养重任来说,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规模占比很大,其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水平。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强调面向人本身成长需要的公共能力、公共素质的培育。这种能力和素质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来说,其重要意义至少不低于专业教育。专业学习可以让人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从长远看,非专业素质的有无将决定人之为人的根本,决定其生存品质。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框架一般确定为“通识+专业”。在明确这里的“+”如何成为相互嵌入之前,建设高水平的通识课程体系是前提条件。高水平的通识教育需要由高水平的通识类课程体系具体承载,建设高水平的通识类课程,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文科教学单位的基本职能。基于多年通识课程的开设经验,本组笔谈执笔人分别谈了逻辑课、哲学课、传统文化课、文学课、法学课所负载的公共素质教育价值、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办法。有的侧重于匡正教育理念,有的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教学实践总结,但共同特点是都秉持了人文遵循,重在体现人文科学对于非专业素质培育的重要价值。现付之笔端,以供批评参照。

关键词 通识课程;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公共素质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4634(2018)06-0071-09

基于推理能力和理性素质培育的逻辑类通识课教学

刘叶涛

1959年,著名逻辑学家罗素接受英国BBC采访,在被问及“想对一千年后的人类说些什么”时这样回答:“我想说的有两点,一个关于智慧,一个关于道德;关于智慧,不管你在研究任何事物,不论你在思考什么观点,只问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想要证明的是什么,永远不要被你自己愿意相信,或者自认为人们相信且对社会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简单地审视什么是事实;关于道德,爱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在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里,总会有人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只有学会宽容,人类才能长久。”

在追求智慧和道德的路上,人类发明的各种学问都是有用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求真即为追求智慧,求善即为追求美德。在求真的路上,逻辑学的功能是无可取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列定“七大基础学科”,除大众熟悉的数、理、化、天、地、生,还有一门学问就是逻辑学。而实际上,即便是对六大学科的学习,也要以学习者遵守逻辑为前提。因此,严复说逻辑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全球500多位教育家列出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在所列16项目标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居第二位。在逻辑课上,不但要教会学生具备思维“能力”,从而掌握如何学习之法,更要引导学生具备尊重论证、崇尚说理、爱上思考的“素质”。自亚里士多德两千年前发明三段论,各种形式的逻辑课程始终是高阶教育通识类核心课程,旨在培育这样的能力和素质。

具体说,高水平的逻辑通识课教学,应实现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教会学生如何在杂芜的信息中辨别真伪。在新信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没有一种能力会比良好的分辨更能让人获得安全感。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对同一件事的不同争辩,而且每一方都“言之凿凿”。但很少有人什么都懂,专家也大多只在一个方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普通人何以自处?至少还可以把握论证是否能够自圆其说,是否能从自己的前提得出自己的结论。无疑,如果一个论证内含自相矛盾,该论证必定无法自圆其说。看不出明显的矛盾,如果论证的基本概念含糊其辞,也会让人生疑1。澄清概念、清理矛盾,是训练分辨能力的基本途径。举个例子,用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评价这句话:“自然界本无矛盾,矛盾只在人的认知当中”。如果连其中的基本概念“矛盾”“认知”指的是什么都不清楚,连说这话的人基于何种背景都不清楚,就简单粗暴地用“矛盾无处不在”的原理去批判,当然是反逻辑的,如此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教会学生推理和论证,让学生有能力“以理服人”。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学问,它提供一套关于如何有效推理、有力论证的程序和法则,只有按照它们去思考,才能实现说理的目标。教会学生这些,使其成为思考的习惯并能主动指导行动,更能引导学生讲理、明理2。比如,毛主席曾有一个三段论推理广为人知,但他只是给出了前提: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能否从这两个前提推出想要的结论“我们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呢?假设你已经掌握了此中概念的涵义和所指,了解这个省略三段论提出的语境,从三段论的标准看,这个推理也只是“想当然”的。它的错误,或者是大前提不合事实,或者是推理犯了“四词项”的错误。跟学生讲清楚这个推理的问题,不但能教会三段论的技术,更能提示学生不要盲目诉诸权威。

第三,教会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思维创新。众所周知,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把一大一小两个铁球同时扔出,就推翻了统治民众将近千年的传统观念——物体的下落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如果只是浮于浅表地讲这个故事,学生至多感叹伽利略真是聪明,这么简单就把权威推翻了。但要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地讲这个故事,就要告诉学生,任何一个伟大的物理实验背后都有一个合乎逻辑的“思想实验”。伽利略若不事先构思好这个思想实验,就把两个铁球同时扔出去,那才是对科学家之名誉的亵渎。这里“合乎逻辑的思想实验”,指的是逻辑学中的归谬推理:想要推翻一个观点,先假定该观点为真,然后由此假定推出矛盾,从而说明假定为真不成立,实现批判的目的。这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典型案例。不能有效质疑,就难有重大创新。这里既有技术意味,又有精神要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本上需要以逻辑推理技术及其所承载的理性质疑精神的培育为要义3。

第四,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理性。逻辑学具有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人文学科三重性质。作为一门“硬”学科,逻辑学具有人文性质可能引发疑问,因为人文的基本表现是柔性。人文之强调柔性,是因为其“以人为本”的基本追求,强调对人的尊重。但人之为社会共同体一份子,其体面和尊严的获得,当以对各类规则的恪守为基本要求。规则制约下的人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破坏规则的代价将是被共同体抛弃。作为理性的标志,每个个体人都懂得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但这种追求的结果,是大家协商如何获得集体利益最大化。而这一切都以对规则的尊重为前提4。举例来看,一切法律、规章、制度,其属概念只有一个,那就是规则,前者是“标”,后者就为其“本”。强调依法治国,背后的理念是依“规”治国,如果规则在民众心中没有地位,任何具体载体也将形同虚设。逻辑推理只能依据规则进行,想要得出理想的结论,就要按照规则办事。长久的逻辑训练能够练就规则意识。

通识课之“通识”,强调其相对于专业课程的通用性、公共性。通识课程教学培养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公共”素质。逻辑类课程教人在技术上如何清晰思考和有效说理,并基于此培育一种公共素质——尊重说理、崇尚规则。这些对于受教育者个人,对于社会的良性发展,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弊的。鉴于我国文化中“逻辑传统”的缺乏,更应该强化逻辑类课程在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基于上述认知,在长期的逻辑类通识课教学中,在教授逻辑推理技术的同时,要自觉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理性精神,让学生对逻辑学的理解绝不局限在仅仅作为一种增进思考的工具,而是发现并切身体会到逻辑学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应有价值,体现逻辑学集工具性、基础性和人文性这种“三位一体”的功能5。实践证明,高质量的逻辑课正是培育推理知识、论证能力和理性素质的有效载体。

基于“哲学本性”理解进行哲学通识教育

闫顺利

关于哲学本性的合法理解是进行哲学通识教育的前提,而对此见仁见智。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哲学家们以自然为研究鹄的,关注自然本原、宇宙本性及构成等方面,形成了知性分析传统,但忽略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本身。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开辟了从研究自然界到人及其社会的哲学主题转向,依据人文视角,哲学的对象是人,哲学即人学,注重探讨人是什么、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生的价值等根本性问题。进一步而言,如果将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那么哲学旨在关照人的精神生活,打造人类最亲切的精神家园,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引导有意义的人生。哲学既是论道之学也是希望之学,发明本心,启蒙教化,拓展思维,促进觉解,哲学的目的在于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6。

伴随近现代世界的去魅,人们对人生意义的反思走向衰微,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大行其道,反映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则是重理轻文,人们依然迷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并且大学专业分工过专、过精、过细,于是造就了高分低能、视野狭隘、思维僵化、适应力差、缺失人文涵养、没有责任担当的“单向度的人”。这在“全球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非常不合时宜,尤其难以成就“双一流”大学目标。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指出:“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正如杜兰特在《哲学的故事》中所说: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人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人们知识,但只有哲学才给予人们智慧7。冯友兰说:“科学可以增加人的积极知识,但不能提高人的境界。”基于对哲学本性的理解开设了以哲学思维为核心的“人生的智慧”等一系列哲学通识课程,以理论的方式阐释人生,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激发人生理想。未经理性审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哲学通识教育重在使学生思考何谓良好生活?良好生活是人生期许的目标,也一定是包含了美好理想的生活,人生在世不可以没有理想。哲学作为论理想的学问,通过论证以概念方式揭明人生“乌托邦”。理想内涵自我否定又是导引个人向上的力量,我国哲学家孙利天认为,经过哲学思考的“理想已不是对未来的朦胧的向往,它是人们关于未来的理性化、逻辑化了的清晰图景,是人们自觉悬设的明确目标”。在某种视角上,“理想的不现实,现实的不理想”,理想的功能在于使人超越自身局限逐步走向完善,如杜兰特所说,“人类的意义莫过于能憧憬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并且想方设法至少让自己理想的一部分变成现实”7 。

其次,培育哲学思维。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使人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识见人生的“逻各斯”,从而使人获得在世之中的一份从容与淡定,理性地认知人生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过程,难免会遇到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顺境与挫折等一系列问题,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化解矛盾,为此要学会辩证思维,正如《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所说,“我们既是一个整体又是多个个体,既是一个沿着一条相同道路走向共同未来的同一民族,又是很多个沿着由天赋和环境所安排的不同道路前行的个体”。恰当地处理不同关系,将自己的理想及其选择融入到整体之中并发挥正能量,正如尼采在《快乐的智慧》中说的:“生活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不断地把我们的全部人格或经历变成光和烈焰。”

再次,追问人生意义。好的生活需要为之辩护,任何人生都是有态度的人生。哲學通识教育要唤醒和引导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因为这是人生不能回避的课题。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哲学就是教会人在“有明”状态下想事、做事,即“觉解”,对于人生“觉解”了就有意义,不“觉解”就无意义,人生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生意义在人生之中,在于对上述境界的不断超越。在实践人生价值过程中需要创造和冒险,允许犯错与失败8。美国学者加德纳认为:“人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存在。……只有使自己与自己自身需要以外更广泛的东西联系起来,他的生活才会有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要严格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日历、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明晰教育理念。哲学通识教育不是冷知识的灌输,贵在对人的心性启悟,启发人多维度思考,“跳出人生想人生”,亦即反思人生,反思具有反复思考之意,也有反其道而思之之意,以便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不是错误更非迷误,错误的只是错看人生9。

第二,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密切结合:一是教师认真讲授主题内容,根据情境随时、随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问答并重,且采用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观看视频;二是特别重视课堂讨论设计,使“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相结合,教师根据讲授内容恰当、适时敲定论题,规划讨论大纲,采取自由讨论、辩论和演讲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第三,使用灵活有效的考核方式。传统教学拘泥于“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模式,消解了学生的主体性。其成绩评定往往是“一卷定终身”,学生临考只是机械地背诵,被动应付。鉴于此,改变了传统知识型卷面考试方式而进行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比如将课堂讨论(包括讨论准备稿、课堂发言情况记录等)和结课作业结合起来。哲学通识课倡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教学实践,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通常,人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类,哲学通识教育隶属人文科学范畴并占据重要地位。黑格尔在《精神哲学》中将哲学视为高于艺术、宗教的精神文化领域,应该说哲学是人类文化的顶层设计,更关注人生中那些带有根本性与普遍性的问题,具有终极性指导意义,在大学进行哲学通识教育不仅必要而且不可或缺。

儒家经典思想通识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教学策略

刘方玲

儒家文化经典虽然产生于古代中国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有其时空的特殊性,但其所蕴藏的智慧却有超时空的普遍性,赫伯特·芬格莱特(Herbert Fingarette)评价孔子时说:“直到近年,他一直是在超出我们的时代的高度,而这就是他几百年来基本上被西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10因此,儒家经典思想值得作为当今大学核心通识课程。合理设计相关内容与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儒家经典思想的基本内涵有所涉猎思考,也可以在日趋专业化以至难以对话的现代大学校园中,为学生提供共同的精神关怀和文化基础。儒家经典通识课程教学主要有以下经验。

第一,教学的内容应该包含观念、概念与价值,并要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儒家经典思想中许多涉及现代人不太容易理解的经典案例,恰恰是诠释儒家内涵的优秀教材,如《曾子耘瓜》:“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扑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对于这一故事,很多人第一感觉是对孝子的苛责,但如果理解了儒家文化精神,可以得出合理的解释:对父母真正的爱和孝不应该使父母陷于不义和危险的境地。

第二,儒家经典思想与现代生活应有文化共鸣。传统儒家心目中的所谓教育目标并不是一种以专业训练为导向的教育,而是一种现代所说的通识教育。这种教育以培养完整人格为目标。所谓完整人格,先秦儒家典籍或称之为君子,或称之为士,或称之为成人,或称为大人或圣人,但内涵大致相近,都是指人的主体性充分觉醒的状态,以及这种状态之下所自然展开的行为及其风范。经典所以为经典,最重要的在于经典内容对人之存在等重要问题能提出深刻洞见,有助于人自我反省,也有助于人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然、超自然关系之思考。因此,杜维明认为,儒家“是在一个不断扩展的多重关系的圆周中的自我的发展。这可以由一层层的同心圆来表示:家庭、邻里、各种形式的群体、社会、国家、世界,以至宇宙、超越界等等。这些同心圆的最外一圈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个人与家庭、社群、国家、人类、自然、天道之种种关系,在自我发展中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儒家的自我既避免孤立的自我中心,又不丧失个体的独立性” 11。全球化時代,儒家君子人格人文精神的重建,可以提供个人与群体、自然、天道等面面俱全的安身立命之道,为当今世界文明提供思想资源。

第三,儒家经典教学应对学生熟悉的历史文化进行有深度有意义的阐释,而不是只从单一表面看问题。比如近代以来一直受到批评的儒家的“三年之丧”的种种礼的规定,并不是束缚人性的规则,而恰恰是根据人情制定的唤醒道德主体的践行。《礼记·杂记下》中有详细的说法,守丧期间,因为丧父母之痛太深,所以君子不忍心稻米饭、穿锦绣的衣服,即使听到音乐,不仅不会感到快乐,而且会更增悲痛之情,这本是出于人之常情。孔子坚持为父母守丧三年,其实是出自于人性本然,在守丧的礼制过程中,能时时提醒三年免于父母之怀的养育恩情,从而唤起内心的孝道与良知。因此,“儒家讲求的伦理规范,并非由外在的压力而来,而是内在心理情感的适当表达。外在的礼仪、礼节、礼貌只是个表现形式,它的前提在于内心真诚的情感。若没有真情实感,外面也不用去做那些形式了,一切只会沦为教条。这才是儒家真正的思想”12。儒家的人文教育是贴近生活的经验,从平凡的生活中累积生命的智慧,儒家礼乐条文的目的是协助人们找回放失已久的心灵。

第四,教学内容必须是可亲近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给他们以智慧的启发,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比如以德报怨这个词,其实孔子后面是反问了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并非是误读的“以德报怨”。再比如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为什么孔子会批评说这是一种小人物呢?问题就出在“义”这个字。把孟子的话拿来一并看,就知道儒家思想的深刻了。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义者,宜也。”12要看变化的情况,做出正确的抉择。其实儒家的这种智慧态度可以推及现代生活中很多方面。

第五,经典教育也应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经由问题的引导,以师生对话来取代记忆填鸭。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由苏格拉底推广的学习方式。师生对话可以使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内涵的超越性高度与社会性广度有所理解。可以在阐释每个专题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伦理困境,用传统文化的资源加以阐释。比如孔子反对“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教师可以与学生深入探讨并思考孔子所做的价值抉择及其意义。在农业社会文化下,家庭伦理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儒家看来,在人的一切感受之中,没有比亲情更重要的了,隐瞒亲人所犯的过错,是出于真诚的情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亲人受到制裁,不去举发并不代表违抗社会上的公权力,为了正直而牺牲亲情,等于为了对群体负责而放弃个人责任,本末轻重正好颠倒。

第六,加强儒家经典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相关性,在古与今之间搭起桥梁,分析历史文化资源对现实的启示。比如现代社会如何行孝?古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怎么解释?现代的孝道入法能不能解决孝道问题?儒家的孝道观念现代社会如何践行?儒家的思想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任何人、所有人、最普通的人、再没有文化的人都能做到。所以,他们绝不唱高调,绝不提高不可攀的目标出来。比如《礼记》里面讲,一个孝子,应该做到“出必告,反(返)必面”,就是出门的时候,你一定要告诉父母亲,回家以后,也一定要跟父母亲见个面。做不做得到?太容易了!但儒家认为,这是做人的本分,也就是说,做好自己的角色也是很高的道德。因为你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能力,能够处处替别人着想。这就是“游必有方”的孝行。这种孝行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比如现代的热门话题“老人摔倒扶不扶?”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有答案了。

第七,合理借鉴儒家经典的内涵和日常践行的意义,对于唤醒大学生的迷茫心灵、提升道德自觉和心灵安顿,都具有直接而正面的作用。如《论语·先进篇》,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请他们各自说说志向。按说其他三位弟子志向远大,但孔子为何大叹道:“吾与点也!”孔门师生这段对话对学生自我价值体系的建构启示是,生命的意义不在做大官、发大财,而在于内心的丰盈。能够建一个内心安宁的世界,他们就不会在商品化货币化的时代里面迷失了自己。

总之,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儒家经典思想的丰沛动力始终没有消逝,一直潜藏于中国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之中。黄俊杰在《儒家价值理念与21世纪中华文化的展望》一文中指出,“归根究底,汉文化传统毕竟仍是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底盘,不会在短期内被撼动,更不可能被连根拔起。浪涛汹涌毕竟不能改变海水的本质,短期气温升降终难以改变气候的大势” 13。儒家经典思想通识课有助于大学生对自己所生长的土地与人民的历史文化获得基本的关怀和认识,并使学生从更广泛的文化视野来思考传统中国儒家文化资源的实践性和重要性。但是,儒家经典思想的教学也必须注意其局限性,要对经典中的价值系统进行批判的继承而不是全盘的接受。惟其如此,才能使经典的价值对现代社会产生意义。

文学课与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关系

张金明

文学课是大学里开设的有关人文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课程的一种。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郑宗义认为,人文学科是人类运用其心智创发出的各种意义和价值,并以不同的形式、技巧与风格来表达。而各种意义和价值的创发正显示出人们是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正在于培养人们对丰富多样的意义和价值具备敏锐的触觉。另外从教育的角度看,人文教育其实还可以担当部分价值教育、创意教育以至公民教育的角色14。郑宗义先生的上述观点确有启发意义。就人文学科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课而言,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培育之重要性亦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提到人文学科,人们的直观印象恐怕就是“无用”二字。这个“无用”是人文学科相对于工程技术、商務财会等学科的富有功利色彩的实用性而言的,前者务虚,后者务实。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诸如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偏重于形而上层面的人文学科好比屠龙之技,虽然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实际上却大而无当,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以及用于装点门面、显示生活品味的奢侈品而已。总而言之,就是不切实用。然而,殊不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从更为宏观与深层的视角来看,人们得之于人文学科的各种素养,诸如阅读理解、知识储备、思维方法、分析表达、人生经验、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等,都在潜移默化地熏陶、塑造着人们,并且正在不知不觉中助力于人们所追求的各类目标的成功,包括那些世俗功利性的目标。这就像阳光和空气,每天都受其滋养,却往往对其熟视无睹,习焉不察。

人文学科中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15。文学兼具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前者侧重外部性与功利性,后者侧重内部性与非功利性,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统一性。作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文学的首要特性是审美。也因此特性,文学相比于哲学、历史学,更具感染人心的效力。如果说哲学主要是以理服人,那么文学主要就是以情动人,因而对于人文教育充分发挥人格养成与能力培育这两大功能方面,便有着特殊的作用。同时,相比于音乐、舞蹈、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显然也更具普及性和影响力。总的来看,人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启发学生,使学生自己领悟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决策、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以及如何有效执行以实现目标抵达。这些能力,无论学生毕业后进入哪个领域工作,也都是必要的,在政治和商业活动中更是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国外那些精英大学的成功毕业生,有很多人在大学读本科时,读的就是人文学科,而且在毕业多年以后,也都感觉到大学期间的专业训练奠定了他们日后成功的基础。正是因为人文学科所培养出来的分析深度与创造力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因此国外越是精英的大学,那里的学生也就越务虚不务实,人文学科也就越是兴盛。美国著名企业家戴尔·卡耐基有一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广为人知的名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要靠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在这里,“专业技术”是“有用之用”,此为小用;“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是“无用之用”,此方为大用,且主要得之于人文教育。在上述能力培育过程中,以语言为基础工具,侧重阅读与表达训练的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学课的学习涉及“母语教育”在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方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塑造。因此,通过某种途径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提高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强化对于国族共同体的认同,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是很重要的,理论上也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学生们有创新能力,有领导能力,有口才,有聆听的习惯,有幽默感,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广泛的阅读就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单讲认真读书是不够的,还得学会独立思考与精确有效的表达。这里的表达,包括书面与口头。尤其是口头表达,学生得学会在规定时间内首尾完整地向听众阐述自己的想法,并想方设法调动各种手段和技巧打动、说服听众。这个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有时候,一辈子的道路,就由这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发言或面试决定,因此,不能轻视。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锻炼学生们的书面语言表达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文学课经常会采取限时写作、课堂辩论、限时主题演讲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学课上述书面语言表达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非是单纯的语言文学问题,很多时候还涉及历史背景考索与哲学思辨方法的训练与运用,因为这个表达效果不仅要求文学性的感染力,还要求学理性的说服力,两者需要有机统一,综合平衡。文史哲彼此之间的界限本就不是那么清晰,因此,在三者之间跨界往还,也是极常见的事。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通识教育也好,人文教育也罢,其要义都是以人为本,人都是最终的目的。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先哲老子、庄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导致的人的异化问题持有高度警惕与反抗的态度,并且执着地守护着人之为人的丰富维度,而西方的马克思在为人类描绘共产主义的理想蓝图时,也热烈地憧憬着在那个未来的美好时代“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16 。理想的高蹈难免使人感觉虚缈,然而这却并不是放弃追求的理由,因为那基于人性深处的永恒渴望,正不断推动着人们向着理想的目标无限趋近。

法律类通识课教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

陈海平

几年前,某大学副教授深陷“出轨门”,夫妻双方网上发声,甚至写出长达13页的公开信作为“婚变声明”,双方你来我往大打口水仗,成为当年引爆网络、刷新网友“三观”的热点事件。对此,网友感叹“这位教授,您需要一位律师朋友!”2017年底,最高法院、司法部出台两大新规:刑事案件无律师辩护一律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司法认可律师作为第三方主持纠纷解决的调解书。一时间,“需要一位律师做朋友”爆红网络。

现代社会,大到国家的治国理政,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与法律息息相关。人们都不想与人发生纠纷,更不想官司上身,但是身处风险社会,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可能衍生纠纷,进而需要法律介入。现代社会就是法律社会,发达程度越高,法律、规则就越是细密和严格,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受规则约束。有网友惊呼:“要想过好这一生,必须要有法治理念、必须懂点法律知识。”

放眼国际,通识教育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基本共识和普遍做法,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开设模式。哈佛大学2016年出台的《通识教育工作小组初步报告》17,相对于培养学生“有责任感公民”的目标设定,更强调通识课关注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作用,引入了技能与活动版块。日本将通识教育设定为“通专结合”,关注学生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能力,强调学生将领域外知识向基本技能的转化18。英国大学虽然没有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但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渗透着通识教育的理念19。

于国而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有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精神动力和内在驱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通识教育,是要培養学生成为全人”20,通过法学类通识课,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法律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践行依法治国、推动法治进程的应尽之责。

于人来说,对非法学专业大学生开设法律类通识课,对其人生助益有三。一是激发学法、知法、用法自觉。通过引人入胜的内容安排,通过精彩案例的深入分析,通过学以致用的现场展示,展示出生活常用法律的框架,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让学生掌握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制度,把握法律的精神,提升法治观念。二是培塑规则意识,形成规则行为模式和习惯。人是建设法治的主体,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合格的现代公民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而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通过介绍法治的时代特征,通过大量案例的正反展示,促使学生体会规则、认知规则,进而形成规则行为模式和习惯。三是形成以法律护航人生的理念和技能。引导学生养成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形成依法办事的行为模式,培塑运用基本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自觉,掌握能通过网络发现、收集所需法律信息的基本技能。

2016年以来,面向燕山大学非法学研究生、本科生,分别开设了法律类通识课——《法律与生活》,迄今已开4期,感受到了学生对法律类通识课的厚爱和期待,选课学生累计400余人,对法律问题的学习积极性颇高,求知欲望强烈,教学出勤与秩序良好,教学过程中参与度极高。回顾两年的通识课教学过程,心得有三:一是教学内容精挑细选。课程内容贴近生活,选取了与大学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如交通安全、交易风险、爱情婚姻、家庭暴力、两性相处、网络诈骗、被害维权、远离犯罪等主题,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进行调整,辅之以生动案例,以法律眼光透视生活,以法治观念剖析人生,使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使刻板的制度变得鲜活。二是注重基本技能培养。精选团队发挥众长,尝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引入“头脑风暴”环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手段检索、甄别有用信息,快速形成主张,精炼表达观点,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强调事实归纳、法律发现、信息检索等能力的培养。通过知识讲授、案例研讨、信息检索等,学生们强化了法律观念、维权意识,习得了自主解决常规法律问题的基本方法。课程结束后,有学生表示“本课所学,足以受益后半生”,这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三是课下教育大有可为。课程开课前,建立通识课微信群,宣示群规则,作为教学考勤、课上研讨、课下互动的主要渠道。两年多来,深刻感受到了学生们的成长,遇到法律问题,会第一时间到微信群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任课教师的旁观和指导下,共同解决了学生遭遇的“网购支付宝蚂蚁信用诈骗”“雄安新区房屋买卖反悔” “二手车质量瑕疵”等案件,解决了问题,收获了自信,见证了成长。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和潜在的领导者。法律类通识课在培塑法治信仰、形成守法自觉、养成依法办事行为模式、习得社会生活技能等方面意义重大。基于我国尚处于法治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法治建设刻不容缓的现实,法律类通识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参考文献

[1] (美)M Neil Browne, Stuart M K.学会提问M.赵玉芳,向晋辉,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 (美)欧文·M·科匹,卡尔·科恩.逻辑学导论M.张建军,潘天群,顿新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陈波.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7(3):22-28.

[4] 王习胜,张建军.逻辑的社会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建军.真正重视“逻先生”——简论逻辑学的三重学科性质N.人民日报,2002-01-12(6).

[6] 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M.梁春,译.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8] 闫顺利.以哲学的方式理解哲学和进行哲学教育J.岭南学刊,2009(4):116-120.

[9]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0] 傅佩荣.孔子:人能弘道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8:前言.

[11] 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一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3.

[12] 傅佩荣.国学的天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7,76.

[13] 黄俊杰.东亚儒家人文精神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271.

[14] 郑宗义.放任人文学科萎缩,社会将付出沉重代价EB/OL.(2017-02-07)2018-03-20. http://mp.weixin.qq.com/s/my3u4ukEZvRyYiZUd_8DWQ.

[15] 互动百科.文学EB/OL.2018-03-20.http://www.baike.com/wiki/%E6%96%87%E5%AD%A6.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49.

[17] 梁爽.从《通识教育工作小组初步報告》看哈佛通识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7(7):62-66.

[18] 王兰.通识教育与教育研究组织改革——日本筑波大学的启示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6):29-30.

[19] 易红郡.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及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12(4):89-95.

[20] 李亦园.知识分子、通识教育与人类前途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85-88.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专业素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探究
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基本功大赛”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优化思考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