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苦学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2018-03-10 13:54田建荣
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统教育本科教育乐学

田建荣

摘 要 在中国历史上,苦学精神源远流长。在古代,凡是取得了较大成就的人都有一些苦学经历。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苦学精神主要表现为“艰苦”之学、“刻苦”之学、“勤苦”之学和“痛苦”之学等多种形式和类型。其形成与传统中国人对教育性质和学习过程的本质认识有关,更是科举考试长期诱导和强化的结果,也受到一定佛教禅林思想的影响。弘扬传统的苦学精神对于改变现今大学本科教育中实际存在的“快乐的大学”等不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最终还是要走向在苦学基础上的乐学,避免厌学,实现学有所成、全面发展。

关键词 传统教育;苦学精神;乐学;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4634(2018)06-0026-07

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其中,强调“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最引人注目。事实上,我国“苦学”思想源远流长且流布至今。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苦学一直为全社会所推崇,不仅思想家、教育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经典的论述,而且有丰富的苦学教育实践。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著名人物更是以自己的勤苦之学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最终凝聚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苦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穷困苦学、刻苦用功、勤学苦练、奋发进取。今天,在正确处理好苦学与乐学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苦学精神,对于切实保障和促进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 中国传统教育中苦学精神之意涵

作为一项凝聚高度智慧的脑力劳动,学习之苦是应有之意。但是纵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待学习的态度,唯有我国对“苦学”最情有独钟1。在中国古人看来,学习活动就是一项十分艰难和辛苦的活动,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词源上考察,“苦”是像胆汁或黄连一样的味道,与“甜”“甘”相对,引申为感觉难受、痛苦等意思。但“苦学”一词中“苦”的含义是同懒惰、贪图安逸和享受、不劳而获相对的勤奋、努力、求进之行动,与精神有关2。如果一个人有勤奋进取的精神,在刻苦认真的学习中感受到的绝不是痛苦、哀伤,而是一种努力奋斗所取得的快乐与喜悦。

但一提起“苦学”,人们还是立刻会想到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其实,“头悬梁,锥刺股”乃是一种学习精神,并不是一种行为方式。历史已经证明,吃苦很多时候是一种折磨,也是一项资本,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人生最重是精神。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如果具备了吃苦的精神,那么再大的困难也都能克服,再多的坎坷也都能度过,再艰难的折磨也都能忍受。古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翻开历史长卷不难发现,那些在历史上取得成功的人都不乏吃苦的精神3,每一位饱学之士都有一些苦学经历。可以说对于“苦学”,古今中外都是无法避免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应该向古代的先贤学习,学习他们勤学苦读、善思苦学、刻苦钻研的精神,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是他们因勤学苦读为后代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继承和发扬。

从科学的角度讲,苦学也是由学习过程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开发智能,培养个性,形成一定的品质。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都有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不熟练到熟练,最终成为能工巧匠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因而学习过程本身是艰难的、曲折的、复杂的,需要长时间克服各种困难,甘于寂寞并付出艰苦的努力。现今,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大学生在侧重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需要广泛涉猎多学科领域,不断跟踪科学发展的前沿,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实现“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求。可见,面对日益增加、广阔浩瀚的知识需要和不断变化、迅猛发展的社会能力要求,现代大学生的学习更需要“苦学精神”。

2 中国传统教育中“苦学”的表现类型

一般认为,苦学就是指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在学习上持之以恒,不遇难而退;或者认为苦学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或者认为苦学旨在磨炼人的意志,坚定人的信念,形成能吃苦的品格。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苦学”,是指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学习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4。概括起来,“苦学”的表现形式不仅指缺乏学习兴趣或某种情感所导致的精神上的“痛苦”,也指物质条件和学习环境方面的“艰苦”、学习毅力方面的“刻苦”和惜时强勉的“勤苦”。

2.1 “艰苦”之学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加之统治者的盘剥和压榨,大多数人都生活困苦,读书人更是穷困潦倒者居多,进而有了许多“穷困苦学”的典型事例。北宋前期的思想家多出身贫微,有过穷困苦学的经历。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改嫁,刻苦学习,“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5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氏守节,亲自教诲,“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6。石介年轻时“固穷苦学,世无比者”7。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宋濂说自己幼时“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8。南北朝时朱詹“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9这种苦学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可能也恰恰印证了《孟子·告子下》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突出了物质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方面的“艰苦”。

2.2 “刻苦”之学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学不可以已”,学习应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永不停止,这体现出在学习毅力方面应该“刻苦”。(清)曹端在《书户》中说:“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唐)孟简《惜分阴》云:“业广因功苦,拳拳志士心。”可见,渊博的学问都是用心苦读的结果。(唐)孟郊在《夜感自遣》中更是写到:“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夜里学习,到天亮还不休息,吟诗之苦,令鬼神也为之发愁10。范仲淹在睢阳学舍求学五载,几乎天天都是通宵达旦读书。困了,就和衣躺在床上眯一会,据此有人说范仲淹为了学习五年不脱衣服,废寝忘食之精神感人。胡瑗在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时,“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恐扰心也。”7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他“二十年以来,白天学写赋,夜晚刻苦读书,间或也学写诗”,根本顾不上睡觉休息,以致“口舌生了疮,手肘磨成茧,正当年壮而皮肉不丰润,年纪未老就掉了牙齿、白了头发。”11相反,方仲永五岁能诗,“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而“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到十二三岁,其才学“不能称前人之闻”“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可见,即使有聪明之资,不刻苦用功,也会由神童变成庸人。

2.3 “勤苦”之学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古人在学习方面都非常重视惜时强勉,把这看成是苦学的基础,甚至将“勤学”和“苦读”视为一体。也就是说,只要做到勤学,就达到了苦学的目的和效果。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2宋代诗人刘过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3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陶渊明更加强调:“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14韩愈在《符读书城南》中强调:“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15人之所以能够成才,是因读书而满腹经纶。诗书中的知识只有靠勤学才能获得,不勤奋学习就腹中空虚。朱熹有关勤学的论述更是直白:“读书理会道理,只是将勤苦捱将去,不解得不休。文王犹勤,而况寡德乎?”即读书领会道理,只是要凭勤苦延续下去,不理解不罢休。周文王尚且勤苦做事,何况道德修养不够的人呢16?

2.4 “痛苦”之学

当然,如果教师教的不得法,就会产生“厌学之苦”,这乃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明代王阳明就痛心道:“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打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17这反映出当时由于传统的“严师”和体罚教育给学习者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也许“严师出高徒”,但一味的“苦学”往往会使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长期下去,必然会对学习产生一种恐惧感,成为一种痛苦之学。此外,古时候还有人因为苦学不顾家而遭到妻子的嫌弃,也算是另一种精神折磨。晋代王欢“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18这里提到的西汉朱买臣也是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不过后来朱买臣功成名就,为会稽太守时曾归故乡,路上见前妻和后夫,接至官署住,给食一月。前妻不久惭而自缢。这两人都被称为“丐食”苦學,其当时精神上所遭受的打击和痛苦可想而知。可见,学习有时的确是一个痛苦无奈的过程,为了未来的发展好像必须承认和忍受现在的这种痛苦。

3 苦学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基础

纵观中国历史,基本上找不到更多“乐学”的案例和文字记载,而“苦学”却大放异彩,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随手都可以看到经典的“苦学”事迹。如苏秦、孙敬的“刺股悬梁”,孔子的“韦编三绝”,车胤、孙康的“囊萤映雪”,匡衡的“凿壁借光”,再到阮元“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以及众人耳熟能详的韩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治学名联,形成了一条贯穿整个历史的经典“苦学”教育观,从而把“苦学”“苦读”观推向了一个至今仍被国人推崇和津津乐道的学习楷模之巅峰1。追本溯源,国人对苦学的嗜好源于以下3个原因。

3.1 传统惩罚式教育理念是苦学产生的社会根源

惩罚在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历史极为悠久,与教育相伴而生,如影随形。从汉字字源上看,在殷商甲骨文中,“教”字的形像就是:左边是儿童头上有两本书,右边是成人手拿一根鞭子,意思是说儿童在成人执鞭监控下进行学习。《说文解字》对“教”的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有一定的强迫之意。《学记》中有“夏楚二物,收其威也”,体现了先秦对于教育惩罚的理解和要求。记载中国先民活动的典籍《尚书》关于教育的笔墨不多,但在《舜典》篇却留下了一则影响千年的命题——“朴作教刑”19。即从教育理念上,古人就认为读书、学习并非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更不是一件愉悦、快乐、高兴的事情,而应该是艰辛、痛苦的一种活动或历程,需要强力督促和有效的处罚。

同时,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权专制制度”“封建家长制”“宗法观念”和“伦理纲常”以及“师道尊严”等思想观念,也使惩罚式教育在我国逐渐盛行并最终被固定下来,进而成为一种居于主流的传统教育思想,长久的因袭和实施。与这种制度和社会文化相适应,古代的教育教学实践都表现出重视强制、服从和严厉的观念,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的至高权威地位,学生对教师要绝对尊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唯师是从,强调闭门读书、死记硬背、刻苦用功。特别是学习内容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注重注疏集解,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爱好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这样的学习必然是痛苦的,缺乏吸引力,只能苦学20。而古人为了让学生甘心“受苦”,就努力挖掘和树立一大批名人贤士“苦学”“苦读”的榜样来激励后生读书学习,进一步传承和延续这种苦学的行为与精神。

3.2 科举考试是苦学盛行与强化的直接诱因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学而优则仕”被诠释为“学好了就可以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思想逐渐成为教育界普遍接受的观点,并激励着士人尤其是寒门子弟勤学苦读,不惜皓首穷经、终老科场,只为有朝一日能科举及第,光耀门楣,荣华富贵。然而,若要科举成名,就必须“六经勤向窗前读”,经受十年寒窗的磨练。可见,在科举制下,读书和学习活动都充满了以科举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强调功名利禄思想的内容,这种纯粹功利化的教育观念根本不可能顾及学生的兴趣,学生唯有“苦学”。

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强化着“苦学”观念。由于科举录取率极低,对多数学习者而言显得极为残酷。许多人即使苦读一生,最终也一事无成。然而一旦通过科举,受教育者又一步登天,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当时,经过科举中了举人、进士才算是正途,知识分子把科举应试看成是唯一的本业,即使期间的读书学习是痛苦的,但却蕴藏着极大的潜在价值,科举制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功利化,使学习的种种痛苦都变成可以承受的事情,从而把“苦学”的观念推向到了极致20。特别是中国古代学者大多来自于贫寒之家,家境贫困更须苦学,艰苦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他们勤苦向学、持之以恒的意志。少时家贫的北宋学者张咏后来就在《劝学篇》中写道:“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21,刻苦读书是贫寒子弟通往成功之门的唯一路径。

3.3 深受佛教禅林“苦谛”理论人生哲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它不仅以民众信仰的形态存在,更因其对中国历史和思想发展的参与而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明理学正是儒学的佛道化,许多理学大家本身就曾师从禅师,就学于寺院之中,其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特别是在学术风格和教学方式方面,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佛教人生哲学和修行解脱方式的影响。其中,佛教有“苦谛”理论,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认为世间犹如苦海,人身是受苦的载体,人的一生始终伴随着的就是苦难的经历。佛教哲学中这种包涵人生无常、一切皆苦的人生哲学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非常深刻,特别是在充满现世苦难的时代,伴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也逐渐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心理之中,古人正是以“人生皆苦”的哲学思想来观察思考人生,去选择或调整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努力方向,这也渐次影响到中国古代教育教学的方式和士人对读书学习的认知。其中,佛教赞成吃苦和不享乐,要苦练内功22,认为对于世间之苦,若能通过修行而觉悟,也可以转苦为乐,这极大地影响到古人的学习和读书,使人们更加坚信只要苦学和付出,最终一定能修成正果、获得回报。

4 传统教育中苦学精神的当代启示

“苦學”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自己的特色,眼下弘扬苦学思想颇具有时代的紧迫感。在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毛坦厂中学”的苦读模式,还有考上北大的王心仪《感谢贫穷》的那篇文章,都证明了一句老话: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不要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不要在该奋斗的年华选择安逸与逃避。要坚信,你现在吃的苦,是你看世界的光,会照亮你未来的路23!据此,真心希望现今高等学校都能大力弘扬古代的“苦学”精神,甚至涌现出几个或更多的“毛坦厂大学”,也许才能带来重振本科教育的希望与力量!

4.1 天道酬勤,苦学是成功的阶梯

纵观历史,凡成就大业者,无不以勤学苦读为本。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只有经过苦读的磨难,才能迫人思索,逼人明智,教人练达,富有创造力。而只有明智练达和富有发现创新精神的人,人生才会卓越,生命才会不同凡响。人生如爬山,磨难就是通向山巅的必由之路,是迈向成功的阶梯。如果害怕磨难,那么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徘徊空转。“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稍有懈怠就会落伍,而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将来过上美好的生活,唯一途径就是“苦学”。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求知成才的欲望强烈,但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和稳定,加之受不良舆论的影响,认为只要上了大学一切万事大吉。事实并非如此,大学生的发展压力其实十分繁重,今后要不断面临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现代社会物质条件日渐丰富和完善,类似“凿壁借光”已经是没有必要了,但拥有这么优越的条件,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如果大学生只管尽情地享受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呵护而忘却了勤奋学习和读书,如何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道理,自然无须甚至根本不应该向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去讲、去要求,但对已经升入高中——更不要说已经上到大学的青年来说,却是应该明白苦学、苦读的必要性的24。

4.2 勤学苦练要及早进行

“苦学”思想是人类数千年治学经验的结晶。“苦学”强调训练,突出一个“苦”字。这其中还要落实在一个长时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上,甚至是要通过枯燥的反复练习、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得心应手,以至达到精益求精,这就不仅需要“吃得苦中苦”,还需要惜时勉学,及早进行。人常说:“笨鸟先飞早进林,人勤苦学先入门。”西汉乐府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馄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说韶光匆匆易逝,如果年轻时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了,颇具催人奋进的力量25。

那么,为什么要及早立志、勤勉向学?因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之推举自己的实例说:“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9颜之推强调读书和教育要及早进行的观点与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是吻合的。年轻人应该将自己所有的热情及早、专心地用在学习知识和练就能力上,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年少时光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宝贵的时光,大学本科阶段正是人精力充沛、头脑灵活、发展潜力巨大的转折阶段,比起以后的读书更容易有所成就, 同时也是为“三十而立”奠定基础,更需要发奋努力,铺就未来成功之路。因为《学记》告诫人们:“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事实证明,及早的刻苦学习是大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的明智选择。

4.3 苦学专治懒惰

其实,“苦”的反义词不是“乐”,而是“懒”24。当然,刻苦学习、苦读寒窗、勤学苦练的过程中是有些痛苦的成分,这很难免。焚膏继晷,废寝忘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当然不如睡懒觉、聊大天、玩游戏、看视频轻松愉快。当今社会好玩的东西太多,的确不是一个能静下心读书的环境,一些大学生面对种种诱惑无法埋头苦学,“手机不离手,书籍不愿看,课堂不愿去,作业不想做”,男大学生沉溺于打游戏,女大学生醉心于看电视剧,大好的时光和美好的校园环境就这样被糟蹋和浪费了。明代朱之瑜说:“读书全要精勤,懒惰游戏作辍,必无有成之理。” 26马克思也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27苦学专治懒惰,在大学中提倡苦学精神,就要改变当前在一些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慵懒现象和散漫行为。

民国时期教育家马君武,1924年担任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校长后曾提出“三苦精神”,即教授要苦教、职员要苦干、学生要苦读。任广西大学校长期间,马君武认为“西大有一种精神,就是‘大家拼命,这或许是别间学校所没有的”。当时,广西大学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到梧州后,有些学生总喜欢往城里跑,影响了学习。马君武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于兹正值春风惠临,绿柳发芽,水碧山青,春鸟乱鸣,应乘时努力学习,往应该去的地方,如往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和大自然去,以求得智识,练好身体。”他还写下一首《示梁生》:“守身严似犬防贼,治学勤如蜂筑巢。但使每年增一尺,到头终比万山高。”马君武对家庭贫困的学生爱护有加,他在校内建立了“苦学基金”,如果家境困难学生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就可以申请苦学基金,从而免去学生全部的学杂费、伙食费和书籍费28。

4.4 正确处理“苦学”与“乐学”的关系

学习和从事其他任何活动一样,都是“熔苦乐于一炉”的有苦有乐的过程。片面强调苦不足为训,片面强调“乐”也未必正确,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更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将“苦学”与“乐学”辩证统一起来,形成学生正确的苦乐观。作为一种长期地艰苦地脑力劳动,对于学习没有吃苦的思想准备,一味贪图轻松、快乐,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要“苦学”。同时,学习又可以是愉快的精神生活,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不仅能克服“厌学”情绪,而且学习过程会变得饶有兴味、充满快乐,是“乐学”。“苦学”与“乐学”并行不悖,而是互相渗透的,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这是一个由苦变乐的过程29。

但“苦学”是“乐学”的基础,“乐学”是“苦学”后达到的最高境界。志向高远,方能以苦为乐,所谓“苦尽才能甘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学习没什么方法技巧,没有捷径可走,勤学的态度和苦学的精神才是关键。没有勤奋刻苦的努力, 单有快乐的心境与形式而无勤苦的精神与行动,是不会学有所得以至学有所成的,也不可能收获快乐,更无法达到乐学的精神境界2。当然,也要防止极端化的“苦学论”,一味强调学习要刻苦,好像越苦越好,把苦学推向极致,形成“唯苦主义”观念也是不妥的。毕竟大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不分昼夜的苦学会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和学习兴趣,应该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创造乐学的经验,使“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促进苦学变成乐学,避免厌学。更何况,如果一所大学让学生苦学的是过时的知识,专业学习脱离社会实际,又何谈能力培养,何谈技能掌握,何谈开拓创新?30

总之,苦学精神之所以被今人记起,其实是人们对现今大学过于宽松快乐的学习现状的不满、担忧和失望所产生的一种对古代苦学精神的怀旧感与补偿情结,这种透过时空距离转换而产生的情绪发酵与感情的渲染,未必是理性和真实的认知,但这却几乎成为当下人们的一个共识。可见,在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之前,苦学精神还是不可废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果你是凭窗苦读憧憬未来的青年学生,就应当珍惜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强国复兴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1

参考文献

[1] 李伟,王芳.快乐视域下“苦学”教育观盛行之根源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9):12-14.

[2] 骆守中.说“苦学”J.咬文嚼字,1999(11):4-5.

[3] 释颢.淡定让你的人生不寂寞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235.

[4] 廖嗣德.谈学生“苦学”“厌学”心理的根源及转变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112-115.

[5] 脫脱.宋史(九)M.北京:中华书局,2000:8277.

[6]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375.

[7]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10,24.

[8] (明)宋濂.宋濂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121.

[9]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89,166.

[10] 梦得,奎杰.中华名言名句词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120-122.

[11] 牛蒡煦,姜晓春.中外名人趣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100.

[12] 蔡镇楚,龙宿莽.精选今译诗词曲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146.

[13] 董志先,王志宇.笃学名言M.北京:白山出版社,2013:129.

[14] (晋)陶渊明.陶渊明诗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57.

[15] 韩愈.韩昌黎全集M.上海:世界书局,1935:99.

[16] 杨晓敏.古人勤学故事言论选译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229.

[17]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98.

[18] (唐)房玄齡.晋书(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0:1579.

[19] 曾运乾.尚书正读M.北京:中华书局,1964:21.

[20] 但柳松.简析我国“苦学”思想的渊源及历史成因J.兰台世界,2014(3):117-118.

[21] (宋)吕祖谦.宋文鉴(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194.

[22] 谢建忠.论佛教“苦谛”与孟郊的诗歌风貌J.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15-20.

[23] 白岩松.我绝不会去嘲讽毛坦厂中学,它实现了多少寒门的梦想!EB/OL.(2018-08-05)2018-08-31. http://www.sohu.com/a/245332142_100159486.

[24] 王荆.论两种“苦学”C//王景山.粉笔生涯.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1-152.

[25] 李家琪.感怀集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375.

[26] (明)朱舜水.朱舜水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1:579.

[2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

[28] 布衣.民国校长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6:175-177.

[29] 朱本.苦乐相济育新才——简谈“乐学”与“苦学”相统一的教育观J.上海教育科研,1997(2):18-19+46.

[30] 李记.苦学过时知识何谈创新N.新华每日电讯,2011-09-23(3).

[31] 宣言.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N.人民日报,2018-08-08(1).

猜你喜欢
传统教育本科教育乐学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高校教学中的慕课及传统模式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