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梅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做到以生为本,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教师如何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展开论述。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一直提倡教育教学要给中小学生减压,其实给学生减压的关键在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因为知识框架没有变,我们也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减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构建尽可能多的知识,这也是近几年教师非常热衷于研究高效课堂的原因之一。那么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创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呢?
一、设计不同形式的导入,以生为本,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1.情境导入
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时,我们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老师课前先出示两杯糖水,让学生猜一猜哪杯更甜,要想知道哪杯更甜怎么办?学生会争先恐后地上来品尝,如果老师告诉你们第一杯糖占糖水的50%,第二杯糖占糖水的30%,你们不品尝知道哪杯更甜吗?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还出现过?衣服的标牌上通常有含棉量95%,下载资料屏幕上会显示已下载百分之几,食品包装袋上有许多百分数,网上做作业系统会显示正确率达到百分之几,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实际举例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2.复习导入
就是通过复习旧的知识进而引入新的知识。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可以先出示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目,如24×17,32×18,50×41,500×41,26×345。前三道题目学生很快就能笔算出来,第四道题目有的学生也能计算出来,但是到第五道题时,学生就会思考数位该如何对齐,在学生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时,教师再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3.游戏导入
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课前进行师生游戏比赛,出示一组数:53,462,1452,9999969,88888871,判断哪个数是3的倍数,题目由易到难,学生在埋头苦算时老师已经说出了全部答案,学生对老师的判断速度表示惊讶,然后教师问学生想不想知道里面的奥秘,从而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对于直观导入、实践导入和设疑导入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使每一节数学课的伊始都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使学生爱上数学的学习。
二、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以生为本,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新的社会形式,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观都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以生为本,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教学方式也层出不穷地出现于课堂教学中,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翻转课堂。以“圆的面积”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制作不同内容的微课件,如以课堂导入为主的微课件,引导学生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微课件,以课堂练习为主引导学生应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微课件。教师制作好这些微课件后可以将其发送到班级微信群,或者发送到微课平台。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在课前进行下载、观看和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不明白的知识点,可以在微信群中与其他学生展开讨论,可以通过网络自主搜索答案,也可以将其反馈给教师。如有的学生在自主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方面有疑惑,不知道圆的面积怎样就转化为了长方形的面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这个问题为主展开小组实践活动,就是给每一小组分发16等分的圆,要求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拼出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的,在小组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和指导。这样宝贵的课堂时间就是专门用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就是专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这样的课堂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非常有利于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三、分层设计课堂练习,以生为本,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新课标中指出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促使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要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而不是一刀切。还是以“圆的面积”为例,教师可以出示以下练习题目:(1)求半径为6的圆的面积;(2)求直径为8的圆的面积;(3)已知圆的周长为31.4,求这个圆形的面积;(4)某学校新建一操场,中间部分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两边部分是以正方形边长为直径的半圆,求学校操场的面积。整个练习题目中,要求学生做完第1和第2道题,有选择地做第3和第4道题。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导入,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分层设计课堂练习来以生为本,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浩.以生为本,多措并举,构建小學数学高效课堂[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2]阿蕙榕.浅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以生为本、悄然滋润[J].中国培训,2016(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