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8-03-10 02:54张其国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育

张其国

摘 要: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邃的思想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从研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作为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构成了我国文化的主体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邃的思想价值。语文是一门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人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中学生群体主体价值观缺失,哈日哈韩现象屡见不鲜。同时,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的学习逐渐引起国内文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语文新课改也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了重要议题。当前的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并选取了大量优秀的诗词、古文,在语言、形式、思想、内涵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语文学科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到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熏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第三,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振兴民族未来的历史使命,充分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初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善于通过课堂教学将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文化底蕴。例如,唐诗、宋词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关于唐诗的知识,通过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的结构形式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在学习宋词时,可以为学生介绍宋词的主要流派:侧重儿女情长的婉约派和慷慨激昂的豪放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语言风格、情感表达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体现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通过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度感知和了解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让学生接受思想道德的洗礼和熏陶,不断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整合传统文化内容,通过汲取思想精髓、摒弃思想糟粕,正确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精神引领作用。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通过阅读全文,引导学生在诸葛亮与周瑜的较量中,了解诸葛亮足智多谋、谦逊有礼、宽宏大量的人物特征以及周瑜气量狭小、妒才忌能的人物特征,在对比分析中体会诸葛亮顾全大局、忠于国家的高尚思想情操,从而让学生从生动的人物刻画中学到忠诚和智慧的思想品质,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道德的熏陶,树立热爱国家、忠于国家的价值观念。

(三)探究文本写作背景,促进传统文化与学生精神世界的融合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很多经典篇目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如果仅仅学习文本本身,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思想情感,自然也就无法领会传统文化的深邃意境。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深入探究文章的写作背景,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使之与学生产生深度的融合。例如学习《过零丁洋》时,教师可以将诗人文天祥的事迹向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深刻理解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实,从而对他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的爱国情感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四)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语文教师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和语文学科的精神引领作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广泛掌握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篇目,深刻理解经典作品中的思想精髓,并在课堂中用深入浅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同时在日常行为中不断传播和展示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因素,潜移默化地影響学生,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总之,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密切联系。语文教师要积极承担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传统美德的重要使命,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邓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宋光.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4):10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