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艳红
摘 要:教改的目的不为其他,只为成就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今后的生活能更加轻松便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现代最先进的各种技术,只有见多才能识广,只有当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运用时,他们今后的学习才能更高效,也只有当学生提高了应用意识,才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把这种创新理念付诸于实际教学中。
关键词:创新课堂;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现代教育技术
教改这十多年来,不断深化落实实效课堂、高效课堂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这无疑是在为我们的教法、学法指明探索和前进的方向。教改的目的不为其他,只为成就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学法创新,成就学生创新意识
实效课堂注重学生学法的创新,在充分遵循学生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出多种创新的学习方法,如充分感知,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老师充分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质量,在选择重1千克的参照物时老师要选择特殊且精确的砝码让学生感受,这样的选择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并精确感知1千克的质量,让学生的身体机能记忆1千克带来的感受,更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一种严谨和精确的形象感受。一方面通过砝码上的刻度数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1千克的质量就是1000克的质量,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到各种不同质量的砝码有不同的大小,同样大小的砝码有相同的质量。在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运用他们的肢体、心理、感官等感知质量,感知的方法越多学生对质量的理解越深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不只是用笔书写才能学到知识,这样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除了感知法,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来探索真知,例如教学“除法的验算”时,在验算489÷4=122……1时,学生验算为122×4=488,这时学生发现488与被除数489相差1,这个1去哪儿了呢?1是余数所以在验算过程中有余数的要把余数加到验算中去,这样得到488+1=489才与被除数相一致,才能检验自己这道除法算对了没有,最后在小结时学生能很直接地说出在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等于被除数。这种试错的学习方法很好地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探索增长新知识的途径,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作业创新,成就学生数感及模型思想
在作业创新方面我们充分运用“互联网+”不断拓宽学生的作业时间和空间,特别是数学作业中的计算作业。如果在宝贵的课堂时间中让学生不断重复进行机械性的计算练习,那么一来学生感觉数学课堂非常枯燥,二来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被这些无趣的练习所削减,并且让学生下意识地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数学就是无趣。其实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类似速算盒子之类的作业软件,放手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计算作业练习。在我与学生运用速算盒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利用软件自带的竞赛功能开展同学之间的计算竞赛,竞赛过后学生可以通过错题集锦发现自身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多次少量的计算作业中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提高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
作业创新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作业类型的创新,常规的作业通常是老师出问题学生给解答,而我们现在打破了这种惯性思维,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创设问题并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例如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常会遇到一面靠墙让学生围篱笆的题目,现在我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创设模型,只要在其中蕴含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并符合实际生活常规,就可以成为学生的一种独特作业模型,这样的设计既成就了学生的模型思维,又能让老师直面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不足之处,让作业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三、教法创新,成就学生应用意识
时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并不注重教学方式呈现的多么奇特,但是非常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在教法创新中我们充分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例如VR虚拟实景技术、3D打印技术。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中我们可以运用VR虚拟实景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各种不同运动的特征,而且在感受中不会受到现实生活中重力的影响,这样就能在现实生活中轻松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的各种运动轨迹的呈现。在教学时,老师首先让学生感受多种游乐设施的实际体验,例如旋转木马、青蛙跳、小火车、摩天轮。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之后说出这些项目的不同之处,并将其分成两类,在充分感受以后同学们很轻松地就能把这四项游乐设施分成两种运动方式,一种是沿直线运动,另一种是绕一个点旋转,在找出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特点以后让同学们利用虚拟实景技术自己模拟出其中的一种运动方式,其他同学从屏幕中观察运动特点并判断是平移还是旋转,把虚拟的运动轨迹变得直观、具体。
在小学阶段教学立体图形时往往受制于学生的空间思维,所以没有实际的学具很难向学生说明物体空间结构,但是在3D技術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轻松地将空间结构复杂的立体图形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方面帮助空间思维稍弱的同学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帮助空间思维比较强的同学更近一步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具体结构,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是我们多年前都无法想象的,现如今教育技术的推陈出新已经到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正所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教学做法的创新是要让学生更多的将学习的知识以及学习的方法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毕竟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让自己今后的生活能更加轻松便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现代最先进的各种技术,只有见多才能识广,只有当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时,他们今后的学习才能更高效,也只有当学生提高了应用意识,才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更应该把这种创新理念付诸于实际教学中。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