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辉
摘 要: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一般会按照教材内容和课后习题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单纯的问题只能在形式上检验学生的所学,无法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对此,在新课改自主探究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立足初中物理教学来谈一谈如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情境创设方法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驱动下,情境教学法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在教学活动组织中,情境教学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纵观初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我们可以看出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部分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实际性,只是将问题情境创设作为教学的手段,将教学内容生搬硬套到问题情境之中,在牵强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是无法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的。其次,一些教师的物理问题情境创设能力有待加强。从这些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来看,只是打着情境创设的幌子,仍是以传统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缺乏极具鲜明的物理问题。最后,所创设的物理情境缺乏创造性,部分教師照搬其他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形式,不符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而且在“人云亦云”下,其问题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那么,怎么才能有效地创设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呢?
一、借助生活,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按照教材内容或教参习题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与生活相断裂,在枯燥、抽象的问题下,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自然会削弱。对此,为了提升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会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来创设情境,并将问题寓于该情境之中。以“压强”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胸口碎大石”的画面,在该画面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表演者的胸口上放着一块重达200斤的石块,用锤子猛地砸向石块,石块碎裂了,但表演者却完好无缺。该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一问题,无需我过多的讲解,他们自然会对探究问题的答案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当学生学到压强这一内容的时候,联想生动的画面,自然会对该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实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会忽视实验活动的开展,照本宣科的情况层出不穷。对此,我会在尊重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教学本质的基础上,借助物理实验的形式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在向学生讲授“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的关系”这一内容的时候,会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实验:我先拿出准备好的三个形状相同的饮料瓶,接着在该饮料瓶上选取不同的位置(高度)来各自钻出三个小孔,然后分别快速地向三个塑料瓶内灌水,请学生观察哪一个瓶子的小孔出来的水“射程”最远。如此,将问题寓于实验情境之中,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验观察中自然会获得问题的答案,并扎实掌握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深度关系这一知识点,同时还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引入游戏,创设游戏问题情境
尽管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在年龄上有所增长,但其心智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新奇好玩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男学生,乐于参与游戏活动。针对初中生的这一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我会借助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创设问题情境。我在教学“杠杆原理”这一内容的时候,会从班里选一名力气比较小的女生站在教室门后,用手推门把手的地方,将门关住,然后选择一名力气比较大的男生站在门外,用手推我所规定的区域,最后学生可以看到,男生用了很大的力气却无法将门打开。接着,我会让男女生互换位置,男生站在教室里,仍按照之前的方式来推门将门关住,而女生同样要按照之前的方式来开门,学生可以看到,女生很容易就将门打开了。对此,在鲜明的游戏活动对比中,学生对出现这一情况产生探究兴趣,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带着问题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实现了有针对性的教学。
除了以上的方式之外,教师在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时候,还可以将物理小故事引入其中,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每一个物理小故事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借此还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其物理知识储备。
总之,在创设初中物理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诸如引入生活、实验、游戏等来创设情境,并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呈现问题,使学生在为情境吸引的同时能对问题解决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依据情境来加深对物理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甘少腾.初中物理教师问题情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蒋兴邦.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