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8-03-09 19:04张少喜
中学物理·高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辅助教学有效提问初中物理

张少喜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提问;辅助教学

教学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学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教学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刺激他们的想象和促使他们去寻找新的知识。因此,有效教学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在一堂课中提出许多问题,提问的形式和顺序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反应直接影响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化,书面化,形式化,就不能使提问很好地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提什么问题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提问才更有效,本文作了如下分析。

1有效提问具有的特点

1.1有效提问应具有针对性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关于某个原理或某个题目的,还是关于学生某个知识层面的,都应当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根据教学目的、任务,针对物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设计提问的思路技巧与方式,切忌毫无准备的随意提问。例如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中,列举生活中,生产中压力产生作用效果的现象之后,提出:不同大小的压力作用在同一物体表面上产生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相同大小的压力呢?较小的压力,作用效果就一定不明显吗?学生经过思考会想到受力面积这个因素,最终得出结论。理性地认识到,需要引入新概念“压强”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1.2有效提问应具有目的性

课堂提问的设计,不仅要强调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且还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实施过程中优选问题切入点,将问题切入点选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换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例如在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热学复习中。“温度”与“热量”总是被学生混淆,如果教师提出:为什么热量可以传递,而温度不能传递?学生要想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思考温度和热量到底有什么区别。即温度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热量是内能传递的一种形式是“能量”,“标志”当然不能传递,而“热量”是可以传递的。显然这样的提问目的很明确,目的不在于问题答案的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准确地区分物理概念的内涵。

1.3有效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性提问能使学生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使学生处于对问题“想通而不透,想说又说不清”的状态。例如在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电压》教学中提出:“什么是电流?”;“导体在未接入电流时是否有自由电荷”;“导体中既然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荷,把小灯泡接人回路中,小灯泡亮不亮?”;“为什么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不能形成电流呢?”;“电源为什么能使电荷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呢?”。

教师通过设计以上的提问,学生很想回答提问,却回答不清楚。则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2有效提问的策略

2.1矛盾式提问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当生活中的现象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学生心里的不平衡会产生认知的动力,通过科学的回答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例如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教学中提出:“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能挂上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来,这是为什么?”;“有时候搬运大块玻璃的工人,不是直接用手去抬玻璃,而是用两个橡皮吸盘压在玻璃上,能很方便,很安全地把玻璃板搬起来,这是为什么?”。这样的提问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相联系,现象中又与生活的经验有一定的冲突。科学的分析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2铺路式提问

铺路式提问是教师为使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做出进一步理解的需要,设计一组问题,进行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使学生的认识,在教师的启发下,逐层深化,螺旋上升。例如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的提问片段。

演示1:一辆有轮子正放的小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演示2:一辆有轮子倒放的小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提问1: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看到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

提问2:实验1与实验2现象中,小车在桌面上滑行的距离说明了什么?

提问3:如果水平桌面是光滑的,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实验1与实验2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提问4:如果水平桌面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同学们推理一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么样呢?

提问5:你现在还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观点正确吗?

在以上提问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告诉学生“运动与力的关系”,而是先把问题分解,通过层层深入,让学生能够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递进式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从一个问题出发,依托问题的解答,依次递进,深入提问,不仅能充分調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同时有利于使分散的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相互联系的,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电阻》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教学中,设计一下提问。

提问:有的台灯亮度可以调节,台灯的亮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与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小有关。

提问: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

答:改变电压或电阻。

提问:改变电阻又有哪些方法?

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或温度。

提问:我们学过的滑动变阻器是怎么改变电阻的大小?

答:通过改变接人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同学们观察桌面上的滑动变阻器,想一想如果把它串联在电路中应该怎么连接才能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从而改变接人电路的电阻?

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这一连串的问答,不仅引入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问题,同时有效地联系了串联电路的相关知识,渗透了知识之间的意义联系。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是物理课堂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教学功效,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辅助教学有效提问初中物理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运用多媒体平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