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文 栾莉
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学校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能力,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的开发与整合,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开设六大课程架构学校多元发展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向更好、更深发展。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特点,开发出以下六大课程。
一、学科拓展课程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新课程中发挥主体性、创造性作用,既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国家课程进行合理、适度、准确的“二度开发”是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需要。
我校鼓励引导学科教研组,基于学科基本特征,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先后开发出实验课程、英语口语练练练、高效阅读、数学建模、演讲与辩论、英语辩论、模拟联合国等学科拓展课程。
二、研学课程
将研究性学习列入中学课程计划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将得到全面的落实。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偏重于在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进人综合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层面的很少,因而要达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非常困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它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同时,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协作配合,从而有助于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
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校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体验研究过程,获得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和素养均得到明显提升。
另外,研学旅行课程也是研学课程的重要部分,由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三、创新课程
开展科技类创新课程开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健全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类课程开发进行科技教育,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互相联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与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适应当今社会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学生树立科技意识,对社会的责任心以及在科技实践中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与生活和周围环境有关的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并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描述、比较、分析和操作的初步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开设科技与创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通过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探究热情。学校已开发出创客教育、机器人、程序设计与3D打印、数字化实验探究、航模、创新思维与技法等课程。
四、生涯规划课程
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目前也成为高中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人从出生到死亡终其一生即为生涯。生涯规划就是在分析个人兴趣、爱好、性格、潜能等各方面影响我们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对人生承担责任的一种计划和预期。生涯规划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的全局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生涯规划的自觉意识,增强未来职业成就的信念,积极关注自身的生涯成长,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做充分的准备。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项目研究,一方面源于学生临到高考时,对于如何填报志愿,一片茫然;另一方面源于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就需要从现在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同时,多途径指导学生备课选考,跟踪指导学习过程,使学生完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为出发点,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通过四结合: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行为养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学校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做中学”与“学中做”相结合,让学生形成就业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
五、节日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丰富的课程内涵来支撑,学生参与兴趣的激发以及经历、情感的丰富是非常重要的。我校秉承办学理念,致力打造出校园主题文化节日,建立校园生态文明环境,注重文化育人,以此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条件和实践展示舞台。龙口第一中学有读书节、科技节、环保节、艺术节、体育节五大校园主题文化节目。多彩的节日文化丰富了校园生活,也起到全面育人的良好效果。
六、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本着从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我们首先立足校内资源的利用开发,然后与社区、企业等社会团体联动,继而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校内资源深挖、学校社会互动、依托高校发展”的“三步走”综合实践活动模式。
校内资源深挖:学校新建校区校内设施先进、资源丰富,进行校内综合实践活动,就近取材,既方便师生活动,又让学生对学校增加了解。目前,学校开诏45门活动类课程,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内资源有学校餐厅、校园植物、电地暖系统、地震馆、创新实验室、生物园、地理园、图书馆、实验室、艺术楼等。另外,所有的校内场所为校园微视频拍摄提供了场地。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会。”我校在充分有效开发利用校内设施的基础上,将商场、法庭、模联社等机构“搬”进校园,致力于校园社会环境的创建,加强学生的社会情境体验。学校定期举行艺术作品“变现”活动,结合家长开放日为学生创设社会交易体验。
学校社会互动:一方面,为解决某些专业的师资缺乏,学校采用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和引进校外优秀资源的方式,既解决了师资难题,又让学生接触到相对专业的教学;另一方面,以学校“五走进”社会实践课程体系为依托,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社会,关注社会、丰富知识、获得体验。并不断采用挖掘和利用校友资源、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定期邀请行业精英进校,为全校学生进行职业介绍或专题报告的形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互动。
依托高校发展:优质高校丰富优质的资源有效填补我校师资或专业领域的空白,让学生接触大学先修课程,了解大学专业,及早进行个人生涯规划创造条件。几年来,课程开发中心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在工作开展中,面对新的问题,我们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并将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实践活动当中,形成“以活动为依托,研究性学习为导向”的授课思路。
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我校综合实践教育教学工作已初见成色,任重而道远,我们会始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一步步扎实前行。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