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昌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革命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微媒体”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开辟了新的道路,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传播,应以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遗存、革命精神四大基本内容为重点,创新传播方式,满足当代人解决问题的需求,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红色文化 文化传播 革命历史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革命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对革命文化的传承。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微媒体”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开辟了新的道路,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微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遗存及革命精神,合理利用“微媒体”平台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提高民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对于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微媒体”的兴起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微传播”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红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文化基础。其内在价值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经验和崇高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
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播并非易事,而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由于红色文化难以满足当前民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致使红色文化传播往往达不到最佳效果,因而不容易吸引民众的广泛关注。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近年来,“微媒体”的兴起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以“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微传播”方式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和价值。
红色文化“微传播”有利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它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抹黑红色文化、削弱民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影响到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红色文化要积极占领“微传播”这一阵地,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
红色文化“微传播”有利于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对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是增强红色文化育人实效性的最佳途径。首先,红色文化的传播要实现由平面向立体的转换,红色文化传统的展示方式不具备直观叙事的功能,画面平实且可视性较差的传播方式难以生动形象地表达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思想。如果借助“微传播”这一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相融合的、立体式的传播方式,就能够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使红色文化更加容易被民众接受。其次,传播红色文化需完成宏大叙事到见微知著的转换。宏大叙事的艺术表现形式容易让人感觉内容空洞,而“微传播”深入细致地对小细节进行描述,让理论说教变成了有趣的故事,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最后,实现由“中心式构架”向“参与式构架”的转换。这种转换方式不再是红色文化的单向传播,而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能够有效地激发群众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
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遗存、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四大基本内容
重温红色革命历史。红色革命历史是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实现崇高理想的奋斗历史,是反映中华民族不畏强权、实现民族独立的光辉历史。将革命历史作为红色文化“微传播”的主要内容,通过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多角度、立体化地对革命历史进行展示。一方面,这可以让当前处于和平时年代的青年一代重温战争时期的历史,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生活。另一方面,“微传播”能够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历程,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弘扬红色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这段红色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因此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正是这些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红色赞歌。然而,当前有一些素质低下、别有用心之人,以恶搞红色作品、抹黑革命烈士形象作为娱乐大众的手段,在造成负面社会影响的同时,也让广大群众对革命历史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因此,在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向大众普及更多的革命历史,特别是革命英雄、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彰显其爱国主义情怀,使之成为激发我们努力前进的不竭动力。
保护红色革命遗存。红色革命遗存是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红色文化遗产,例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遗址、革命者遗留的文字资料,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设施等。这些红色革命遗存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整个历程,是红色文化的载体。将红色文化遗存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基本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利用“微传播”渠道,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革命遗存更好地想象和重温当时的场景;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对红色遗存的宣传,可以让人们时时缅怀革命先烈,由此铭记革命历史,自觉传承革命文化。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红色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代表。红色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前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下,承载红色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应当成为当代主流文化之一。因此,在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应该将红色革命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传播内容。
弘扬红色革命文化,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和思路
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播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对传播方式和思路进行创新。我们应摒弃“灌输式”的手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进行传播,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致力于对细节的关注和描述,将理论说教转变为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现实,符合民众需求。不仅如此,红色文化传播者还应深入挖掘革命时期的典型事迹,将重点放在对革命人物、事迹、情景的选择上,形成生动、真实、富有立体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根据观众对红色文化的兴趣点设置议题,形成“微传播”热点,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为了适应“微媒体”的传播形式,红色文化传播者必须深入发掘革命历史的精神内涵,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将宏大厚重的革命精神凝聚成短小、精炼的表达形式。其内容不仅要有深邃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还要生动形象,让民众乐于接受。此外,还要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当前的时代特征相结合,满足当代人解决问题的需求,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张红岩:《“微文化”传播对青年价值观有何影响》,《人民论坛》,2016年第35期。
③阮晓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6期。
责编/王妍卓 刘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