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的消极影响及应对路径研究

2018-03-08 05:26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主义思潮

刘 顿

(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9)

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迈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问题。近年来消费主义日渐成为影响社会风气的主要社会思潮之一,如何在后工业的丰盛时期能够优雅与理性地消费成为人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作为社会以及消费主体的大学生,其受到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日渐突出。大学生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陷入功利主义的迷误、价值追求的虚无、责任担当的推诿,其实质就是“真实主体”“价值主体”“责任主体”的消解。研究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已成为显学,目前的研究多注重现象描述、成因分析或是对策建构,但现象分析较为零散,针对某一具体现象分析较多,缺乏全面性;成因分析理论深度不够深入;对策建构较为单一,实效性较低。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现象层面即对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带来的大学生主体性消解问题进行现象的规理;并试图从理论层面即立足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的主体哲学维度进行分析,将其运用于弥补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主体性带来的消极影响;最终从实践层面出发即宏观社会舆论传播层面、中观高校培育层面、微观个人发展层面提出有效对策,为消费主义带来的大学生主体性缺失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现象规理:消费主义困境及主体性消解

法国著名学者让·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一书中详细分析了消费主义给人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鲍德里亚在承认马克思有关物役性观点的同时转向了商品散发出的耀眼光芒对人的深层欲望的唤醒与支配,最终整个社会变成“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1]6。进一步地深入不难发现消费主义的困境是导致了一种支配和奴役关系:作为消费主体的人与物的关系竟然不再是人和物之间的使用功能关系,已经俨然转变成了主体性消解的被强暴关系了。[2]

(一)炫耀性消费:真实主体性虚无

当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传播开来时,就开始不断地消解和吞噬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就其实质来说是人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决定的自由,这种自我决定必然彰显着普遍性的自我决定,从哲学思辨而言,自由必然是普遍的,因而主体性与自我是不可分割的,消费主义使得两者分割开来。从占有对象或者自然的关系而言,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消费的主体在消费中所获得的并非是一种享受,更不是一种对消费客体的自由关系,而是一种由物役性逻辑催生出的一种虚假欲望。这种欲望是一种不同于生理匮乏的心理性匮乏,这种匮乏是由于消费社会文化心理所造就的,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这种主体性消解,首先就表现为这种心理性匮乏。因为,马克思认为自由的并且有意识的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人的生产与消费都是区别于动物的生理行为,人的生产与消费是全面的,而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动物是在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因此,“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123-124。

然而,在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导致人在心理匮乏下屈从于自然需求,对欲望的屈从。汉娜·阿伦特对穷人所述的那样“富足与无休止的消费乃是穷人的理想,追求一夜暴富的知名激情绝不是感官的邪恶,而是穷人的理想;穷人秘而不宣的愿望不是“各取所需”而是“各取所欲”。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开始追求个性,通过那些华丽、夺目的突出性展示,在包含高端的美学和心理技巧的广告中,在表征着商品拥有者的地位和身份的品牌诱惑之下,形成了德波笔下的炫耀式的景观,其对人的主体性进行消解,进一步对意识形态进行统治和支配。不要忽视这样的主体性消解与意识形态的统治,使得发展成为一种商品之间的相关性控制关系,当消费主体去购买一种高档商品,与这一商品相关的其他同级别商品,特别是指品牌档次,形成一个紧密的立体式的欲望网络并催化、控制人的欲望。最终,形成了一种这样的逻辑:消费者看似无意识地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自愿购买各种商品,在虚假欲望的指引下,主体性被消解,但这恰恰是消费主体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以及“成功人士”差异性等级的逻辑。消费的主体已经不再是个人,现代消费中真实的人已经从中剔出,鲍德里亚宣称:“消费的主体,是符号的秩序”[1]226。

作为当代消费的主体——大学生,消费主义对其的消极影响是无可厚非的,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者,其肩负着重要责任与使命,因此,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如今,消费主义的具体表征:奢侈消费、享乐消费,为了凸显个性以及充实感的消费方式在大学生中越来越受到追捧,一方面,大学生之间为了显示其个性,通过奢侈消费和他人区分等级,用一种物的符号化来突出自己的存在。消费观的扭曲与主体性的消解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阻碍国家、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指的是自主、理性、自为、自律的人格魅力,是大学生彰显个性、从容自信、勇于担当“立足于天地之间”的魅力人格。当代消费主义导致大学生主体性的消解,首先,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自主性缺失,由于消费主义和快餐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缺少自主性,养成用金钱来解决其需要,例如:花钱购买试题答案、雇人上课等等,使本该彰显自身自主性的活动变成商品交易就轻松解决。其次,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理性思维也逐渐从大学生身上缺失,节俭、节约、适度消费的优良传统越来越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盲目消费、过度消费,被现代广告媒体与商品所制造出来的景观所迷惑,最终被消费异化所控制,开始陷入虚假消费的黑洞中进行一个又一个商品购买的追逐,只有在商品的消费中才体现着主体的存在与充盈。大学生在购买高档商品时体现出与周围主体的差异化、等级化,在这样的差异化中体现其的“自为”,其本质是一种消费异化下的非理性行为,从而导致大学生开始逐步丧失对自身目标的追求以及能力的提高。最后,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开始丧失自律感,道德滑坡现象屡屡出现,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责任感忽略。

(二)过度消费:生态和谐主体性缺失

消费主义在符号消费的主导下不仅仅导致当代大学生主体性的虚无,更为严重地导致了其生态和谐意识的缺失。消费社会中不再强调以使用价值为衡量标准,在资本利益的驱动下使用价值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时尚、身份、流行趋势作为要素的短暂性商品。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揭示了消费社会中产品生产者抛弃了以往创造商品时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始在生产商品时故意设置缺陷,其目的是为了在随后的过程中进行产品的不断升级与换代,从而刺激大众不断进行消费,鲍德里亚将其称为:破坏性的刺激消费。当代大学生就是参与破坏性刺激消费的主角,为了追赶潮流与时髦,不断地进行消费,导致大量的商品与资源浪费。

当今大学生中流行着一句话:“每年打开衣柜都觉得现有的衣服已经不符合自己的气质。”这句话绝不仅仅作为一种戏谑的借口,而恰恰是当代消费社会下刺激性消费的缩影,青年学生一味追求时髦所带来的虚荣与满足,忽视了浮华背后所呈现出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为了不断满足虚荣,商家将会最大限度追求高产,而青年消费者一味追求更新换代,支持其这种行为的基础是以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破坏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在追求感官刺激的同时,当代大学生的生态和谐意识开始逐渐丧失,甚至开始在自然环境面前变得冷漠,割裂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在炫耀消费社会中等级身份的同时,也开始走向了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在消费社会虚假需求的驱使下开始认同,抑或是支持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极端发展之路。

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发展的重任,应该支持和拥护国家为了发展所提出的理念与构想,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中央领导人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的构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然而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当代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导致生态和谐价值取向的淡薄与缺失,这直接阻碍了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这也不难理解在当代思政教育中青年大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观的不承认,甚至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是生态和谐价值取向虚无的社会层面危害。对于当代大学生个人层面的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消费社会下的盲目消费、刺激消费,滋生了青年学生的工具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表现在对待生态环境方面,就是生态和谐意识的虚无,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大学生表现出冷漠、个人主义,认为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自身无关,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恰恰在消费思潮影响日渐严重的今天,更要呼吁当代大学生清楚地看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自然与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作为整体的一个要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稳定,自然生态的破坏,必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当下雾霾加剧、噪声污染等生态恶化的多样表现以及大学生生态和谐意识的虚无,是与消费社会下“刺激生产—过度消费—极端破坏”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的。

(三)享乐消费:社会、家庭、个人责任感缺失

消费社会倡导一种享乐至上主义,人为通过多元的媒体与充满诱惑、挑逗的广告语,暗示消费者为了物质、感官的快感,只有通过消费这样的手段来彰显自身的个性,从而在对消费品的占有中彰显自己的主体性,更进一步区分与他者的区别,甚至在这样的异化消费中划分出等级。

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一书中强调,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围攻下、巧妙设计的广告语中,呼喊着主体性的彰显与解放,然而却在商品的包围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变成了拜物教的信徒。消费社会陷入了一种逻辑困境,即试图用消费来彰显消费者的主体性,然而这恰恰导致了消费者主体性的缺失。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表明,消费是同生产一样体现人的本质的实践,在消费中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体现着自己的本质特征。然而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在过度消费和盲目消费中表现自我与个性。这是个人主义的表现,是以个人本位为主导的一种利己主义,导致大学生社会、家庭、个人责任感的缺失。

首先,社会层面上大学生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不再注重自身消费实践与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高度契合,忽视社会道德,遮蔽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取向。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消解,弱化其肩负的社会公平感、正义感。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与满足物质欲望,扰乱社会秩序或是对道德价值的怀疑与嗤之以鼻,不利于社会团结与安定。

其次,家庭层面上当代大学生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虚假欲望,不懂得节约与珍惜家长的血汗钱,更有甚者用欺骗、自残、暴力的手段要挟家长满足其过度消费的欲望,完全丧失了作为子女的家庭责任,本该关爱自己的父母及家人,却在消费欲望的驱使下家庭的责任也逐渐消亡。

最后,在个人层面上丧失对自己的责任,消费社会下的大学生一味追求眼前的欲望,对自己采取纵容的态度。当下“裸贷”现象在大学校园中频频出现,对自己的未来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追求“及时行乐”“活在当下”“过把瘾就知足”的极端个人主义。在这种错误价值误导下,将自己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抛在脑后,不再为其而努力奋斗。

总之,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主体性被消解,对其思想道德以及人格塑造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使得他们唯物质欲望为追求,忽视自身本质、生态和谐意识、责任感的彰显与提高。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责任,所以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消费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此,本文通过立足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分析其主体哲学维度来有效弥补消费社会中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主体性消解的危害,从而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传播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及道德准则。

二、理论提出: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的主体维度阐释

“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最终提出“现实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社会批判,其理论意旨就是为了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作为“现实社会”人的主体性,他们深深意识到主体性的重要。 一言以蔽之,“主体性”是“真”“善”“美”得以可能的根据。当代大学生更是“真”“善”“美”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所以在消费主义影响下造成其“主体性”弱化,急需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来应对消费主义造成的消极影响。以往提出的解决对策,往往流于表面,只是强调要着重培养大学生节俭、合理的消费观,这并未从学理上找出真正的理论依据,本文将从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着手,阐释其所包含:生产的主体性、建设的主体性、创造的主体性三大特征,并将其运用于有效化解消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后果。

马克思的实践理性消费观,强调消费这种实践既要符合实践主体的目的性也同时合规范性,即要符合一定的价值原则与实践规范,最终通过这种实践达到最高的善,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促进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生产性的主体性

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从其主体性角度去分析,认为其包含着生产性。在这种广义的生产中表现出主体本质的对象化能力,与消费主义狭隘的占有性不同,主体的生产不是对外在客体的索取,而是对其的付出。

生产性是身心健全的人彰显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弗洛姆从人道主义伦理学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本身就存在着“内在之生产性”。消费主义带来的炫耀性消费,就是一种极端的占有性主体性的放纵,为了满足其虚假欲望,从而尽可能占有更多的消费品,这是同马克思消费观所体现的生产性主体性相违背的,从人道主义伦理学角度来看,其目标并非压抑人的邪恶,也不是放纵这种恶;而是目的在于生产性地将人的内在潜力进行激发与诱导,就是“生产性取向是自由、美德及幸福的基础”[4]208。作为实践的人在本性上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生产性就是实现这种内在本性的主体趋向。“一个人越是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生产性地运用这种能力以增进他的力量、信仰及幸福,他与自身异化的危险就越小。”[4]209不难看出,主体性的生产性特征,是以反对异化的有效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人的生产性的主体性使人们在从事实践生活中觉得快乐和幸福,同时这种快乐和幸福又不断推动着生产性的主体性。

生产与消费是相生相伴,作为社会的主体要长久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消费(占有),这是毋庸置疑的。实践理性的消费观特点就在于,能够在占有性与生产性之间寻求一种“中间之道”,作为社会生活的“现实人”来看,一个合理的主体必然是涵盖了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如果没有一定的占有和消耗,就必然无法有效生存下去,同时,他们所占有与消耗的,也必然是连同周围成员所生产和给予的。因此,任何的社会主体都无法仅仅生活在占有中,而是要以生产性为前提。消费社会恰恰产生了:占有性主体占统治地位,整个社会的主体性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占有性主体的消极作用,与此同时,以往作为积极的生产性主体也开始被消极化,开始走向服务于占有性主体的屈从地位。“一个社会、群体或个人,如果占有、获取商品或金钱为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即使所从事的某一活动本身是生产性的,也可能异化为以商品或金钱为目标的占有性行为。”[5]147

(二)建设性的主体性

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主体性所包含的又一主体性特征就是:建设性主体性。人类作为实践主体,其实践活动可以是破坏性的,反之也可以是建设性的,两者的区分在于不同的价值观标准。消费社会所造成的又一异化现象就是过度消费带来的环境破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消费欲望完全激发了主体性的破坏性,使其占主导,造成了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欲望而大肆破坏自然,向自然攫取过多资源。因此,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分析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主体性特点即建设性主体性。

马克思声称哲学家不仅仅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那就注定要同客观世界发生关系,生产性主体性从时间节点上考察,其表现为源头,其实质强调的是主体的原发性。[5]153而建设性主体性则更注重行动后果,引导主体使其主观能动性外化为更有效、更有益的结果,带给自然、社会环境、个人、群体正面且积极的效果。因此,主体的建设性其深层意旨包含凝聚与保持,这种价值导向是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良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都有益于主体性的发展。消费社会在追求感官刺激的同时,导致当代大学生的生态和谐意识逐渐丧失,甚至开始在自然环境面前变得冷漠,割裂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在炫耀等级身份的同时,也开始走向了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在消费社会虚假需求的驱使下开始认同抑或是支持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极端发展之路,这正是建设性主体性的异化,破坏性主体性抵消了建设性主体性所带来的积极成果,因此,要避免破坏性为主导,就要积极倡导建设性主体性。建设性主体性从根本上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并且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肯定的、积极的方面,是社会文化和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

(三)创造性的主体性

恩格斯强调:“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反之,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6]247这就充分肯定了作为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作为消费实践的主体,其必然应该包含着一种创造性主体性,创造性主体性是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主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践主体的最高表现。

未被消费异化的主体其创造性表现为一种自身能够感觉其自身作为实践主体并从事实践活动,是一个生产、建设到创造的发展过程。生产性与建设性如果倾向于活动的结果,那么创造性则倾向于主体活动的本质。“创造性是一种性格取向,每个感情健康的人都能够具有这种性格取向。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可以赋予他所接触到的一切生命。他赋予自己的能力以生命,也赋予别的人和物以生命。”[7]97-98现实层面来看,这种创造性主体性其表现为:每一个实践主体都通过创造性的作用,发挥其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充分发挥其自身责任的同时,就是给予自己与他人的尊重,也就赋予了别的人和物以生命。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强调:“从一种社会的观点来看,这种普遍的创造力极为重要。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予一个人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8]12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深入理解并践行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的创造性主体性。

三、理论的运用: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强化

消费主义社会思潮作为一种非道德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发展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与中国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准则是相互抵牾的。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与主体性的消解和危害是不容小觑的。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研究克服消费主义社会思潮消极影响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只有全面加强和深入宣传实践理性的消费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才能有效化解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主体性的消解。因此,具体分为三个层面,即宏观社会舆论层面、中观高校培育层面和微观个人发展层面。

(一)宏观社会舆论传播层面:弘扬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

如前文所述,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往往在社会转型时期以异常活跃的状态表现出来,它借助新媒体等多元的手段作为一种实践遍布人类生活,消费主义社会思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无孔不入,严重吞噬着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积极倡导马克思的实践理性消费观,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转型就是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的转型,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是一种诠释实践智慧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观既没有像禁欲主义那样限制人的发展,也没有像极端个人主义那样提倡在过度消费中让自己主体张扬与消解;而是一种中庸之道,强调消费这种实践既要符合实践主体的目的性也同时合规范性,即要符合一定的价值原则与实践规范,最终通过这种实践达到最高的善,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促进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是用和谐贯穿起感性与理性、目的性与规范性、主体性与价值性。因此,社会舆论层面要加强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的弘扬。具体做到如下两点:首先,清醒认识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的实质。要有效地克服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必须首先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社会思潮。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如果抓不住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内核与价值实质,就不能形成克服消费主义社会思潮消极影响的精神动力。清醒认识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的消极的社会作用,社会发展史证明,消费主义社会思潮既是对社会变革实践的一种歪曲反映,更重要的是对当代大学生主体性的消解,对其思想道德以及人格塑造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使得他们唯物质欲望为追求,忽视自身本质、生态和谐意识、责任感的彰显与提高。总之,只有坚守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消费观,才能认清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在逻辑和理论上的错误。其次,加强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宣传教育,合乎实践及理性的消费行为需要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的宣传和教育。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9]16

在当代中国,让普通群众具备深刻的方式和批判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的能力,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及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的“灌输”工作,使人民群众掌握理性的消费观,成为克服各种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9坚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舆论阵地,批判并限制消费主义消极思想的传播,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鸣锣开道,其是靠社会舆论传播和发挥作用的。因此,社会主义思想上层建筑系统,必须占领舆论高地,旗帜鲜明地反对消费主义,弘扬节约、节俭等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近年来,由于市场导向,公益性媒体和经营性媒体同时存在,一些媒体通常在对待信息时采取选择性的姿态,将其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连,这些因素使得社会舆论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态。媒体大肆宣传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等错误的消费观,热衷于炒作一些“一夜暴富”类的事件,都或多或少地为消费主义社会思潮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苹果卖肾事件”“宝马车中哭泣”等现象的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为人们严肃思考当代社会价值观问题、认真思考如何批判消费主义敲响了警钟。

(二)中观高校培育层面:强化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培育

在中观层面,高等学校要加强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的培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实践的“范”和“导”。为了有效克服消费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抵制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和诱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该树立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理念,从大学生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全时段、多层次精心设计道德教育思路。高等学校要深刻认识自己在价值观教育的上层建筑职能,积极努力营造校园合理的消费文化氛围,努力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具体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大学培育合理消费观的职能,高校是有效抵御消费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曾说:“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是人成为被侮辱的、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9]10作为现实关系中的人,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始终体现人的本质,使得人的本质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得到永续的发展,高校教育就要彰显“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努力达到教育即实践的高度,教育要成为人的发展中的一个中心环节。高校要明确认识教育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具有引领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职能,高校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渗透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运用多元手段和实践途径努力培育在校大学生的正义观、生态观、消费观等。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理性消费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10]294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环境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能够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培育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因此,在学校建设中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让学生时常沉浸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观;同时,注重精神层面的建设与宣传,定期组织大学生对有关消费观正面与负面的相关新闻进行讨论,加强组织大学生参加相关实践,明确意识到不良消费观的恶与合理消费观的善。最终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下,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利益观。邓小平曾强调:“每个人都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都向‘钱’看。”[11]146这里要声明的是培育合理消费观并非是提倡禁欲主义、苦行僧等价值观,适当的、合理的利益激励,能够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消费观,反对急功近利的消费主义。

(三)微观个人发展层面:推进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践行

要努力使得学生自发地或是长期培育下内化于心的一种自我教育的诉求与意识。著名教育学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少年学会了不仅留心观察周围世界,而且留心观察自己本身,不仅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他的精神力量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12]9当下社会真正的、积极的实践主体性和实践自由,正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现代社会公民,摆脱消费主义、物质主义错误思潮的吞噬和影响的最有力的精神保障。为此,大学生在个人发展的实践中要积极践行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要加强对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的学习,以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所提倡的主体性、正义性、生态性原则,作为反对消费主义的最终依据。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弘扬对主体性的彰显,克服的是消费主义所造成的主体性虚无,让当代大学生在消费实践中切实明确其自身所担任的社会责任,更积极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主体性。刘少奇强调:“我们共产党员不能把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共产党员,不但要在革命实践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而且还要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13]112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在消费实践中积极践行马克思实践理性消费观,感受消费实践中的主客观阻力,坚决抵制消费主义的物质诱惑和思想侵蚀,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和自身的主体性,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张一兵.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解读[J].江汉论坛,2008(9):23-2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5]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8] 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 张耀灿,郑永廷,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姜励群,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3]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主义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Film review:WALL·E
正确认识消费
消费观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中产阶级想象——论新都市电影的物欲狂欢与精神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