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研究

2018-03-08 01:49盛方清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邮轮校企实训

盛方清 , 姜 锐

(1.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南京 211100;2.澳门科技大学 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澳门999078)

近年来,随着邮轮旅游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各大邮轮公司对中国籍邮轮乘务员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方兴未艾,本研究对高职国际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国际邮轮人才培养对策,为开设国际邮轮乘务相关专业的院校提供一些参考。

一、高职国际邮轮人才培养的发展机遇

(一)高职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关于职业教育,《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同时,加强现代服务业和社会管理服务人才培养。在教学模式上,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规划》提出,要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加强现代服务业和社会管理服务人才培养。《规划》强调,要推进“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此外,《规划》提出要强化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的融合,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教学、顶岗实习、岗位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标准制订。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统筹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同时,推动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完善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制度,建立健全大国工匠优秀后备人才早期发现、选拔和培养制度。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让职业学校学生的技术技能可以通过不断深造得到发展。

(二)国际邮轮产业发展重心加速东移

近年来,国际邮轮产业发展重心东移趋势明显[1]。邮轮产业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北美,现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旅游产业。目前全球邮轮产业以年均8%的速度快速增长。国际邮轮协会(CLIA)预测,到2020年底,全球邮轮游客有望突破3000万人次,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邮轮市场,将占据全球六分之一、亚洲二分之一左右的邮轮市场份额[2]。2008—2015年期间,中国出游的游客人数增长近40倍,进出邮轮母港的邮轮数量增长近20倍。据中国邮轮游艇分会(CCYIA)统计:2016年大连、天津、烟台、青岛、上海、舟山、厦门、广州、海口、三亚10大港口城市共接待邮轮996艘次,同比增长58%;10大港口城市接待邮轮出入境中外邮轮旅客2261405人,同比增长82%;其中,出境中国旅客2122610人,首次突破200万人,同比增长91%[3]。

(三)国家和地方政府日益重视邮轮产业发展

近五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邮轮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扶持与促进邮轮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同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重点任务是加快实现邮轮自主设计和建造,构建新时期邮轮旅游发展的大格局。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多处提及邮轮旅游内容,如推动国际邮轮访问港建设,有序扩大试点港口城市范围,统筹优化入境旅游政策,研究制订外国人来华邮轮旅游政策等。2017年3月,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发展邮轮旅游,鼓励形成分布合理的邮轮开发港口体系,有条件的城市建设邮轮旅游集散枢纽。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是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也是我国邮轮旅游业最成熟、最发达的地区。江苏长江下游港口群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港,具有发展国际邮轮产业的独特优势[4]。

(四)国际邮轮企业迫切需要专业人才

中国邮轮产业因连年井喷式增长已成为国际邮轮企业抢滩的“新大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必将成为世界邮轮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邮轮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批邮轮专业人才作支撑。根据《2016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到2020年中国邮轮、游艇、游船和水上旅游人才需求量将超过30万,邮轮人才供应缺口将达到28万。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是邮轮业发展的关键,加快培养我国的邮轮专业人才刻不容缓。随着占据全球邮轮市场垄断地位的国际邮轮企业在中国市场逐年加大运力,中国籍邮轮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长。以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为例,招聘中国籍乘务员数量由2013年的1%增至2016年的10%,其他国际邮轮公司也有同样的人才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开设邮轮专业的院校毕业生人数远远无法满足邮轮企业的人才需求,国际邮轮企业面临着较大的人才缺口。

二、高职国际邮轮专业产教融合的挑战

(一)培养目标与国际邮轮人才标准不对接,培养模式落后

国际邮轮产业国际化程度高,企业用人标准严,高校应紧密结合邮轮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构建国际化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5]。邮轮经济的产业链很长,需要的人才类型也很多。目前,众多高校顺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但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参考相近的专业,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各高校均存在培养目标与国际邮轮人才标准不对接,培养模式僵化等问题[6],开设的课程也多和旅游、酒店专业相挂钩,缺乏邮轮娱乐管理、销售服务等课程的设置。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引进国际化标准与教学资源,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接轨的国际邮轮人才。

(二)“领军型”人才匮乏,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不足

师资队伍建设是优质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培养国际化邮轮人才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专业起步较晚,国内专门培养邮轮方向的硕博士点极少,各高职院校无法直接引进“对口”师资,且由于高校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占比较大,他们大多数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从教,缺乏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目前在全国开设同类专业的院校均面临师资团队缺乏领军型人才、师资行业经验缺乏、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7]。需要结合邮轮产业的特点,柔性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专家担任专兼职专业带头人。

(三)仿真式实训基地缺乏,邮轮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足

实训基地是实现专业工学交替、校企一体化培养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长三角地区近20所开办邮轮专业的院校均缺乏现代化仿真实训基地,难以培养出邮轮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在本专业建设中要致力于建设国际化标准的综合仿真邮轮基地,依托国家“长三角现代航运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子中心、“长三角国际邮轮乘务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以国际邮轮的技术与管理标准为蓝图,建成国内一流、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管理现代的“邮轮酒店”[8]。

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国际邮轮人才的对策

(一)校企协同创新,构建“四互”式产教融合机制

一是校企互动,成立企业学院并完善相关机制。由高校牵头,集聚邮轮联盟、邮轮企业和其他合作企业资源,成立“邮轮企业学院”,打破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把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直接融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中,建立企业学院章程及相关管理制度,推动邮轮专业群建设,将国际邮轮乘务综合实训基地建成“邮轮式酒店”。

二是成本互冲,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认真研究国家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型企业建设相关文件要求及优惠政策,从政策层面调动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修订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将“企业投入实训资源、员工知识更新、使用基地开展其他服务等的成本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相关受益相互抵充”等举措写入校企合作协议中,节约企业和学校人力和物力投入,建立长效合作激励机制。

三是利益互享,建立邮轮产业技术技能积累机制。企业将最新经营模式、最新产品研发、最新服务项目与学校最新科研成果、最新实训技术、最新培训课程对接,形成技能操作、产品制作、项目实施、科技开发及项目孵化等一系列训练作业规范,并通过校企职业技能联赛等创新创业活动进行巩固,逐步建立邮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企业员工训练标准,积累形成邮轮产业行业标准。

四是发展互助,建立校企协同发展机制。校企共同制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建设规划,企业依托院校进行运营,学校依托基地进行教学科研;企业休假员工可到校兼职来减轻企业用人成本、学校可聘请企业员工参与教学和基地管理降低教学成本。校企还可依托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为企业“做大做强”和学校基地“做优做特”提供保证。

(二)引入国际标准,建设“五层递进”式实训邮轮酒店

引入国际最先进的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量子级”邮轮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模式,结合邮轮专业学生成长实际,构建职业认知实习、职业基础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适任训练“五层递进、虚实结合”的实训体系。建成一个拥有完备的设施设备、一流的技术标准、先进的管理模式,集教学实训与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多功能校内“邮轮酒店”。

基于虚实结合的建设理念和现有资源,依托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等领先信息技术,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和共享平台,实现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和实体实验实训室管理信息一体化管理和共享,具有虚拟实验实训教学综合运行管理、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决策管理等功能,并且实现业务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此平台基础之上政行企校合作开发实训资源,建设完善邮轮人才实训资源库,建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开放共享型邮轮实训平台。

(三)船校交替,校企互培互聘“教练型”师资

建设邮轮专业“混编师资团队”,师资队伍由校企双方根据人员总数、职称、专业技能等结构要求共同配置,共同承担企业学院的教学、培训、科研和项目开发任务。校企必须精心培养邮轮专家,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实训教师到邮轮行业企业顶岗半年以上的比例达9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基地实训课程比例达35%以上。基地师资团队通过循环交互式挂职锻炼、顶岗实践或培训研修,成为懂邮轮、用英语、善技能、能教学、带学徒、会研究的“教练型”师资。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特点和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校企联动,建立足够数量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并对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学校积极鼓励专任教师定期到邮轮上顶岗实践,在保证专职教师满工作量津贴的基础上,获得邮轮顶岗薪金。企业积极鼓励公休期间的邮轮技术骨干到基地参与“邮轮式酒店”经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项目驱动,打造邮轮技术服务与创新高地

依托现有邮轮专业,校企共建科技服务团队,完善邮轮考证、技能实训、顶岗实践等项目,开发邮轮销售、邮轮产品设计、邮轮康乐活动、邮轮会展策划等新型项目,联合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服务。校企共建应用技术研发团队,积极开展邮轮创新创业教育,面向邮轮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建立省级、校级、院级的分层次、分类型的师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扶持体系,成功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引进国家旅游局“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创建“邮轮旅游技能大师工作站”,为行业开展技术研发、技能传承、人才培养及产学合作等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与国内外企业、院校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性邮轮会议,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职业培训等互访工作,搭建国内外深入合作平台,开展全国邮轮师资定向培养,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四、结语

邮轮产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关系到我国的海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行业标准、适用规范以及人才培养规格都受相关具体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约束。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国际邮轮正逐渐向大型化、专业化、信息化和高科技方向发展,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能掌握和使用新技术、新装备的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国际化应用型邮轮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邮轮校企实训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