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3-07 02:41康芮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习惯初中数学

康芮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也会迎来一个重要的飞跃。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勿将所有问题都讲给学生听,而是要鼓励学生反思,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反思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这就为初中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分析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一些有效措施,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习惯

数学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学习难度的。初中数学则属于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初中數学学得好,就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扫除了障碍;初中数学学得不好,那学生到了高中之后,就会学得很吃力。所以,数学教师要注重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注重初中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培养。说到能力培养,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人才培养任务中的重点内容了,其备受学校教师和学生本人的关注。但是,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下面,文章则就此问题展开相关内容的具体分析与研究。

一、注重教学法选取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教师教授给每位学生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比较差呢?”我想这应该是困扰很多数学教师的问题吧?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方法运用得是否适当。由于数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单纯地依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不仅行不通,还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而分数不高,成绩不稳定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往往就是死记硬背,他们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是学习方法不恰当所带来的后果。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法是否恰当,课堂上的讲解是否做到了系统化和具体化的处理。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窝蜂地将知识全盘端给学生,让学生单一地学习理论知识。

例如:在讲解“实数”这一单元中的“平方根、立方根”时,初中数学教师就要注重学生对“平方根和立方根中定义、表示方法、读法、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根的个数”等的区分和理解,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要去背这些知识,以此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从自身找原因,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反思自己是否积极地参与课堂,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认真地完成练习和作业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进而为其反思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善用习题培养学生数学习惯,帮助学生进行反思

中学阶段虽然是学生适应社会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帮助学生进行反思的最佳时期,使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良好时机。所以,老师要注重这一时期对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以“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中的题目为例,“1/2[x-1/2(x+1)]=2/3(x-1)”,首先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对于接触方程和未知数不久的学生来说,这种数学题就是比较复杂的题目了,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细心看清楚题目中的每一个字,如中括号、小括号、加减符号等,千万不能将符号弄反了,如此才能尽量避免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然后,在运算这个题目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将口算、心算、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一步一步地按照“先算小括号,再算大括号”的原则进行计算。最后,做完题目得出答案后,要督促学生检查结果,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按照做题步骤进行解题的,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和反思习惯。其实,这并不仅仅是做数学计算题目的方法,对于数学中的任何一种题型是适用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公式、需要大量计算和运算的学科,而这种“步步为营”的做题方法则正好是贯穿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之中的。所以,良好的做题习惯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行为,也是帮助学生培养其反思习惯的重要法宝。

三、巧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知识能力有限,对数学的认识还处于浅显阶段,加之数学公式的复杂性,以及题目的抽象性,这些内外因素都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但是,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则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图形的运用能够使题目中抽象的条件具体化,形象化,使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更加直观、清晰地摆在眼前。

以“二次函数的图象”为例,二次函数图象中的坐标图形、点、抛物线等非常繁琐,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课堂练习中我们如果只依靠双眼去看题目,是看不出来什么突破点的,而且还容易混淆题目中给出的条件。那老师在二次函数图象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智慧课堂或者微课等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构建图形,绘制坐标轴,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地设置动态的条件展示;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未知条件的推导,或运用多媒体,或自己画图等。待学生提出自己的推导方案后,教师进行方案汇总,并鼓励学生从其他同学所提供的推导方案中反观自己的方案——是否可以更加完善。以此达到通过数形结合训练学生反思能力和提升其反思能力的目的。

反思能力也属于数学学科中学生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意识,发散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文中所提及的“注重教学法选取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善用习题培养学生数学习惯,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巧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这三条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以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道路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5).

[2]王平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17).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习惯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