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引体”欲望,“半个”实现梦想

2018-03-07 02:40徐万忠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引体向上策略

徐万忠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农村中职学生上肢力量和引体向上成绩,让学生认识到引体向上锻炼给自身带来的健身之美,文章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根据农村职校当前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以调节学生对引体向上的认识为起点,点燃学生的热情,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指导,最终达到学生的健力美和提高学生引体向上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中职;男生;引体向上;“半个”策略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引体向上是高中生的必测项目之一。笔者在参加区内抽测工作中,发现在引体向上测试中得零分的学生很多,完成3-5个的学生比比皆是,同时发现在测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拼搏努力的欲望,表现出对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成绩极不在意的态度。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的学生的确很多。那么,如何化解学生对此项目的不感兴趣、不努力练习?笔者立足数据分析、教学经验总结以及相关文献研读,对农村职高男生引体向上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设计与实践。

一、杭州市某区高中2014~2016年成绩分析

在对各项数据逐一分析过程中发现,笔者所在学校2014年平均分6.22低于区平均值6.83,2015年平均分7.25低于区平均值7.94,2016年平均分6.65低于区平均值8.41,三年总平均分6.71低于区总平均值7.73,其他表内未列的各项数据良好,均高于区平均值。男生身体健康状况良好,速度、力量素质优秀,已经具备了练习引体向上的条件。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抽测成绩不理想呢?笔者通过问卷及座谈等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归总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引体向上等体测项目缺乏正确认识,不知道引体向上锻炼给自身带来的健身之美,不愿意付出,练习时间少,量不足,不能坚持,缺乏耐力方面的练习等。

学生对引体向上的认识调查问卷设计如下:

1.你喜欢做引体向上吗?你对引体向上感兴趣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2.一般情况下你能做几个引体向上?

A.0个 B.1-2个 C.7-8个 D.10个以上

3.你知道引体向上的锻炼效用吗?

A.知道 B.不知道 C.知道一点儿

4.你会做引体向上吗?

A.会 B.不会 C.不太会

5.除体育课外,你会去做引体向上吗?

A.会 B.不会 C.偶尔

6.你认为引体向上适合什么样的群体去练习?

A.身体强壮的 B.身体瘦弱的 C.很多人都可以的

7.你一周能去做几次引体向上?

A.0次 B.1次 C.2次 D.3-5次

8.你觉得做引体向上有用吗?

A.很有用 B.一般 C.没必要

9.通过一段时间锻炼后你觉得引体向上成绩有提高吗?

A.没有 B.一般 C.提高很大

10.你觉得做引体向上难吗?

A.一般 B.难 C.不难

11.你觉得多大年龄段的人适合做引体向上锻炼?

A.少年 B.青年 C.中年 D.老年

12.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你认为哪个项目最难?

A.50米 B.1000米 C.引体向上 D.立定跳远

13.你认为做哪些辅助练习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引体向上成绩?

A.俯卧撑 B.直臂悬垂 C.屈臂悬垂 D.器械辅助练习

14.你在体育课上练习引体向上很认真吗?

A.很认真 B.一般 C.应付了事

15.你在学校练习引体向上到场地上方便吗?

A.方便 B.不方便 C.还可以

16.你认为学校引体向上场地上的单杠数量够用吗?

A.够用 B.不够用 C.还可以

17.你认為学校需要增加引体向上场地吗?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18.你在学校平时有时间去锻炼做引体向上吗?

A.有 B.没有 C.不太有

19.你在练习引体向上时怕苦、怕累吗?

A.还好的 B.害怕,太苦太累了 C.不怕

20.你认为对引体向上成绩提高的最好办法是有哪些?

A.经常练习 B.偶尔练习 C.有计划练习

本次对所任教三个班124名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4份,收回121份,有效问卷121份,具体调查数据见表2所示。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的分析结果是:多数学生是会做引体向上的,只是心理上对引体向上不重视,做不做都无所谓,甚至有少数学生根本就不想做,即使在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少做几个甚至一个没做到也无所谓,没有意识到引体向上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虽然有个别学生比较喜欢,有时冲动之下会连续做几次,但是看到自己的手磨起了泡,也就慢慢放弃了。还有个别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做,认为自己身材矮小、超重,做不起来。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场地蹩脚不方便,单杠少,做起来很不舒服。学校现有一块引体向上场地,场地内有三副单杠,在学校食堂前的一块草坪上。学生反映单杠横杆偏细,光滑,还有一根横杠不稳定。单杠数量不足、规格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训练。

二、引体向上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践

树立引体向上“美、益、必”思想,转变学生认知,树立学生信心,帮助学生建立心理预期,利用舆论和团队力量促使学生练习,完善学校场地建设,设置各种比赛项目为学生提供练习平台。在体育课堂上采用“半个”训练技术让学生完成从“0”到“1”的突破。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一)辨析引体向上技术动作要点,做到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引体向上而言,学生要知道其动作技术的要点是什么,有什么原理等。引体向上属于以次数来计算成绩的项目,主要考评上肢力量。引体向上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静力性引体向上与借力性引体向上(即通过摆动身体获取相关的助力)两大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视频及课件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静力性引体向上的技术要点和借力性引体向上的要点进行对比与分析。如图2某学生的任务单。

(二)建立“引体”心理预期,点燃学生“向上”的欲望

1.引体向上之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漂亮的脸蛋、完美的身材令人羡慕,可是脸蛋是天生的,身材是需要后天雕琢的。引体向上就是一把完美的刻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图片展示及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引体向上美的教育。

【案例1:首因效应的运用】

师:“同学们,当前健身越来越为人们接受和追捧,在我们学校里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在寝室里用哑铃、臂力器、握力器等器材锻炼,但大家知道吗?(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实际上一直有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被我们大家所忽视了,那就是引体向上。说到这部分,同学们可能会嗤之以鼻,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引体向上带来的完美蜕变——杰森·斯坦森的逆天背。”

师:“大家来看,杰森·斯坦森的背部从初级状态到逆天级别,引体向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上认为,首因效应作用强,持续时间长,效果最好。笔者利用这一原理对学生开展了引体向上教学内容的第一课,目的是通过首因效应,帮助学生树立“引体向上之美”,让同学们看到引体向上雕琢的完美肌肉线条,消除学生对此项运动的无所谓情绪,激发学生对做引体向上的欲望。

2.引体向上之益。付出不一定有收益,但要想有收益就必须付出。对于体重超常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引体向上的锻炼来达到减肥的效果。笔者通过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人或事来举例说明,以达到促进教学效果。

【案例2:身边的锻炼达人】

师:“同学们,你们回想一下,我们学校哪位老师属于锻炼达人?”

师:“好,我说一个,你们看看他是否符合标准。”(某老师的描述,略为夸张及带有神秘色彩的介绍。)

师(出示照片,如图4-1、图4-2所示):“对,他就是每天利用课间跑操时间做杠上运动健身、减肥的某某老师。”

师:“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吗?就是依靠单杠和双杆。男孩子谁不想有一个健美的身材?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某某老师的完美身材正等着我们去超越。”

教学实践证明,此案例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单杠引体向上练习的热情,之前那些不愿意参与的学生开始变得主动起来,经常向笔者问练习的秘诀是什么。这说明,学生已经知道引体向上练习对于自身成长的好处。

3.引体向上之必。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组织学生共同学习《标准》,促进学生对《标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练习的目的性。《标准》规定“初中、高中、大学男生必须测试引体向上”,还指出体测成绩作为学生评优及毕业的重要指标。同时,笔者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共同分析引体向上的锻炼作用与价值,如锻炼背部,拉伸脊柱,发展大圆机、小圆肌、冈下肌、斜方肌、肱二头肌和背阔肌。上述的相关内容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授之外,为了突出其重要性,笔者还将其做成标语悬挂在田径场和篮球场上。

(三)运用“杠爆”与“杠花”,树立学生“向上”的信心

“只需用心种庄稼,无需费心去杂草。”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树立学生完成引体向上的信心,用学生身边鲜活的实例来证明引体向上可以做到。

【案例3:“杠爆”我做到了,你呢?】

师:“同学们,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练习感悟。今年老师已经42岁了,体育科班出身的我,大学专项是中长跑,学生时代也是杠上翻飞,但已荒废了20年,从我意识到要提升学生引体向上成绩和锻炼价值之日起,我就开始了艰辛的‘爆杠训练。刚开始做两个就头晕、蹬腿,到最后能做20多个,是因为我三个月来坚持每天课间操半个小时的‘爆杠。在你们跑操过程中,我和单杠运气,再冲一个,再坚持一个……一个不行半個……就是这样的训练让我实现了爆发。我的训练过程你们应有目共睹。”

学生从笔者的讲述中感受到了引体向上可以练。笔者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在学生心中埋下了坚持训练的种子。

【案例4:“杠花”都有了,你呢?】

师:“同学们,××班中有个绰号叫‘猴子的学生,你们知道吗?老师认为其不愧叫‘猴子,人像,在杠上的动作更像。今天,老师请到了这位同学,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他的动作吧!”

同学们看着“猴子”同学的“双力臂”“杠上后翻”“大回环”等动作表演,瞠目结舌。

面对教师的“杠爆”、学生的“杠花”,笔者试图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故事知道引体向上是能完成的,从而为学生树立信心。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激发,参与度大大提高。

(四)运用舆论效应激发学生参与,帮助学生“杠友”的养成

1.强化舆论效应。舆论是促使人们进步的长效鞭策力量。学生每天都在谈单杠应用的徒手健身,相互鼓励,陪伴去场地上练单杠,这是我们“杠友”养成的宗旨。笔者在所教的三个班124名男同学中组建了微信群,目前已有80多人加入“杠友”微信群。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在群里分享健身的乐趣和健身之美。有的会相约去“撸杠”,课余时常会看到单杠场地上“杠友”们在“撸杠”的喜人场景。

2.竞赛促进参与。练习非常讲究氛围,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比赛的策略,不仅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展比赛,而且建议学校在运动会中增加引体向上比赛项目。通过尝试,发现此做法非常好。于是笔者又积极推进年级引体向上对抗赛、挑战赛、创纪录赛等。不仅如此,在笔者的参与设计下,学校还在显著位置贴上了引体向上各类比赛前三名学生的名单及照片,在简介中标出班主任、体育教师等名字。此做法极大地激发了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积极性,同时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活用“半个”激发策略,激活学生课内外锻炼内驱

“何为半个,不能为一者谓半。”在引体向上训练中不能完成一个完整动作的为半个,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分成一、二两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即“半个者”)学生的主要目標是突破“1”;第二层次(即“成形者”)学生的主要目标是提升“1”。

1.从“0”到“1”的突破训练。从学会发力到能拉起一个,即从“0”到“1”的过程,是最艰难的过程,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本文采用“半个”教学策略和练习方法,降低难度,时时肯定,让学生在练习中领悟动作并逐步实现从“0”到“1”的突破。

(1)帮扶引体练习。学生两人一组,练习者正手握杠,两手与肩同宽,另一名学生双手托住练习者的腰部或腿部,在练习者发力上拉的时候,给予适当助力帮助其完成引体向上动作。助力大小由帮扶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不要给予练习者很大的助力,尽力让练习者靠自身力量完成动作。如图5-1、图5-2所示。

(2)反向训练练习。在帮扶引体的基础上,让学生缓缓下落,整个下落动作在3秒钟以上完成。通过正反两向的训练和对学生上身大肌肉群进行训练提升上肢力量,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引体向上的正确发力点和重心位置。“帮扶引体+反向训练”法,配合辅助练习直臂悬垂、屈臂悬垂、悬垂平移、斜身引体、仰卧悬垂引体等2到3的课程训练,学生基本达到目标,完成引体向上的整体动作。

(3)静态挂杠+肩胛骨后收练习。双手握杠直臂在单杠上,开始降低难度,膝盖弯曲小腿向后勾。双手用力握杠,头后仰,胸部向上挺起去找杠的方向,在此过程中肩胛骨从放松状态到用力后收到完全收紧的状态,然后放松再做下一次后收练习。每次练习在能够握杠时间安内完成,也就是说如果能握杠30秒,那么就在30秒时间内完成最多的个数。如图6-1、图6-2所示。

整个过程身体始终用力,而不是单纯地挂在上面。这个动作不仅锻炼了握力、手臂及肩部的力量,而且能让学生明白用力的方向。单组练习的时间可以从15秒开始慢慢延长时间到30秒及更长,中间休息30秒至60秒,每次练习3组至4组。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慢慢坚持,肯定会有提高。

(4)斜身引体练习。在此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两手略与肩同宽且采取正握杠的方式,整个身体要保持挺直姿态,两脚要自然前伸并蹬地,从而保证两臂与躯干之间形成90°斜身悬垂。同伴要积极帮助练习者并用力压住其两脚,从而保证练习者的脚不发生移动。要求练习者做屈臂引体动作且每一次拉伸时下颌要触到或者超过横杠并稍作停留,之后伸臂恢复90°斜身悬垂。根据练习者的能力完成相应次数,一般20次为一组,以完成2-3组为一个练习周期,组间休息30秒。如图7-1、图7-2所示。

(5)仰卧悬垂引体练习。此练习要求练习者在低单杠上做仰卧悬垂的姿势,同伴握住其脚腕或者小腿位置,从而保证练习者的双脚抬至水平部位,以20-25次为一组,完成1-2组后交换位置进行练习。必要时要增加一名头部保护学生,即3人为一练习小组。如图8-1、图8-2所示。

(6)蹬地引体练习。实践证明,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动作对于提升其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故而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了蹬地引体向上练习策略。练习过程中要求练习者采用正握杠并能够通过自己脚蹬地的反作用力完成上拉动作,练习8-10个为一组,做完3-5组为一个周期。

2.“半个”间歇训练,从1个到多个的提升练习。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选用不同的“半个”训练方式,多种训练方法共同作用,在教师组织引领下,在激发学生向上欲望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1,2,3,……”间歇式训练,第一次完成1个,第二次完成2个,第三次完成3个……以此类推。前三组动作间隔30秒,从第4组开始间隔60秒,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临界现象,即学生力竭时,鼓励学生完成最后半个,并缓缓下落直至双脚着地。学生的引体向上训练很多时候是心理力竭出现在生理力竭前,需要老师和同伴大声地鼓劲、激励。这个时候,观众的力量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能让学生出现生理力竭而停止训练,学生就达成了训练目标;如果在生理力竭出现后完成半个训练,学生的成绩提升将是飞跃式的,“半个”是不断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径。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所任教的三个班级124名男生进行近一年的实践研究,使得学生的引体向上能力均有所提高,成绩如表3所示。

通过表3我们可以发现2016年学生的优秀率为5.6%,而2017年的优秀率增长到41.2%,增长了35.6个百分点,不及格率由57.7%下降到1.3%,下降了56.4个百分点。抛开一定的主观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文所举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引体向上的成绩是大有作用的。当然,笔者也非常清楚虽然在相关训练策略运用后,学生成绩对比之前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关的策略还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性。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是在仅有的40分钟或45分钟内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能力,而是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有效的终身体育意识。引体向上作为学生力量能力的测评项目,在提高成绩上需要科学的锻炼方法,需要师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地尝试、修正与优化相关策略,需要让学生明确运动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在不懈地坚持与努力下才可以实现。本文所列举的相关策略,是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后的梳理,一些做法会因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导致效果出现不同。因此,相关同行在借鉴过程中需要加以甄别,灵活加以运用。总之,提高学生引体向上能力的策略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肯坚持,肯动脑,肯共享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宋红生.高中生体质测试之引体向上完成情况分析——以西安市长安区二中为例[J].新西部,2017(28):39,44.

[2]张瑞丽,黄希斌.高职男生引体向上的数据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2016级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125-127.

[3]王少林.中学男生引体向上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南京外国语学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90.

[4]兰成伟,陈学超.提高学生引体向上合格率的实验——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2017(27):63-64.

[5]剧红梅.分析引体向上肌肉训练的力学原理和方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12):69-70.

[6]吴扣群.试析引体向上是职校男生体质测试达标的主要瓶颈[J].现代职业教育,2017(08):141.

[7]刘婷.体能训练中的形态学问题——以中学体质测试中的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7(01):112-113.

[8]程仁勇.高中男生引体向上有效教学的实践性研究[J].运动,2017(02):115-116.

[9]谢永亮.引体向上零分,孩子能天天向上吗[N].健康时报,2016-12-27(001).

[10]戴守慧.探讨引体向上助力式练习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153.

猜你喜欢
引体向上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肋木在引体向上练习中的运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