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玉 戴令羽 赵玲
【摘要】本科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点,我国农业类高校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为本科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探讨了我国农业类高校国际化的必要性,针对当前发展状况提出一系列建议与对策,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我国农业类高校国际化,指导本科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类高校;国际化;本科教学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2017年度高教科研课题(JGJX2017D34);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H170245)。
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本科教育居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及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这就要求农业类高校有必要深化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对本科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形成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类高校国际化的必要性
(一)国际化是社会发展形势对农业类高校的客观要求
1.国际化是经济形势对农业类高校的要求。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迅猛进步,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呈国际化。1994年底,世贸组织乌拉圭回合谈判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确定教育成为“服务贸易”的一个类别。我国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合理吸收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势在必行。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服务贸易扩展是必然,各国教育合作互助程度也定将逐步提高。当今世界无论哪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也不能够孤立地发展教育。每一个国家都要学会如何利用他国的教育资源来弥补本国教育资源的不足。合理引入海外高质教育资源,借助海外先进教育经验,加紧培养具有爱国意识的人才,推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进步。近年来,诸多发达国家都在向我国农业类高等院校输出教育资源。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先后与美、德、日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209所高等院校与科研组织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了六大国际化项目,包括短期交流、国家公派研究生、暑期实习、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联合培养、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出国交流等项目。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目前我国农业类高校的办学水平还普遍较低,国际教育资源的进入有利于提升农业类高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学科建设水准。
2.国际化是人才培育对农业类高校的要求。知识型经济的崛起证明国家间的竞争本质是高精尖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对科技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已远超实际数量,高素质人才的短缺匮乏已成为普遍现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政策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是教育大国而非教育强国,是人力资源大国而非人力资源强国。加上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人们思想观念西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农业类专业、农业类高校的重视程度不断下降。因此,农业类高素质人才尤其匮乏。这类人才的缺失,使我国农业类企业的成长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制约了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3.国际化是科技创新对农业类高校的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快速进步为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对农业类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我国农业类高校的学科结构以及课程设置方面,理论性课程设置居多,实验性课程设置所占成分虽然逐年增加,但所占比重相较于理论性课程仍较小。灌输式、教条式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模式仍普遍存在于农业类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设置不能与国际接轨,不思及经济全球化,欠缺市场意识,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新专业的动力和主动性不足,专业面窄,专业设置跟不上发展需求,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还大量存在。国际化有利于农业类高校借鉴世界高水平建设大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果,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也使得科学技术知识成为教育内容的主体。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是共通的,因此教育体系也呈现出共通性。
(二)国际化是农业类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1.国际化是农业类高等院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上“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打造沿线国家“教育共同体”, 为提供“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智库支持和文化理解, 采取了政策扶持、渠道互助、学历互通互认等措施。目前,国际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测评农业类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农业类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教育资源,促进本国农业类高校教育的快速成长。我国农业类高校只有不断借鉴吸收前沿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走国际化道路,才能适应时代潮流,紧跟世界步伐。
2.国际化是农业类高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需要。我国高水平大学衡量标准中含有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社会影响力、毕业生素质、对外交流等标准,对于大部分农业类高校来说,目前的办学水平尚未达到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标准。高校必须通过国际化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构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诸多农业类高校通过深层次、国际化合作办学,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完备人才培育模式,提高优势学科的竞争优势。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强调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加速形成国际观念,推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组织和知名企业等进行深入合作交流,培植一批具有国际化意识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主动承办高水准国际学术会议。诸如此类国际化政策极大提升了我国农业类高校的办学档次。
3.国际化是农业类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21世纪以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受到世界瞩目,但由于各类因素干扰,教育资源总量无法满足需求,呈现出城市优于乡镇、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的不均衡分布状态。学校文化、师资力量、物质资源、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构成了农业类高校的主导竞争力。国际化使得农業类高校更好地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走出去”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社会声誉和服务区域,“引进来”不断提升学术水准和办学实力,不断优化学科结构。
二、我国农业类高校的国际化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专业化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农业类高校的办学规模得到显著扩展。中国农业大学于1994年组建国际交流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于2007年组建国际教育学院,安徽农业大学于2012年组建国际教育学院,四川、吉林、沈阳等地农业类高校也均设置了国际交流处,促使农业类高校国际化稳步提速。
(一)教育理念国际化
教育理念决定了高校日后的发展方向,农业类高校结合国家政策、自身特点,从教育理念上确定其国际化办学理念,把开放作为焦点,以人为本,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集中力量培植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农业类创新型人才。除高校自身努力外,教育理念国际化需要国家和政府作为强大后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仍同西方诸多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校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同时,要积极借助国外大学经营和改革经验成果,加速我国高校国际化进程。2009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共识,把“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作为加深相互战略伙伴关系的倡议之一,深入推进国际化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质量持续提升。除建立国际高校概念外,学生自身还应树立国际化观念。农业类学校通过多方渠道手段,如国际交流、暑期赴外实习以及邀请国外专家赴华讲座等,让学生认识到国际化模式下自身发展的必要,从根本上推动了农业类高校教育迈向国际化。
(二)教育资源国际化
教育资源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农业类高校推进国际化,整合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方式主要包括吸收海外优秀人才和学术团队与引进海外优质教材。吸收国外优秀人才和学术团队为我国农业类高校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协助构建了更适宜培育国际人才的教育体系。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材主要展示的是我国的知识文化、经济科学和地理环境等,涉及国外发展状况的内容较少,引进海外优质教材帮助我国农业类高校加速培植国际化人才进程,扬长避短,整合出适合在国际化背景下推行的高等教育教材。
(三)培养方案国际化
为了使学生能够熟谙国际事务框架,熟练运用外语,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校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培养方案,如中外合作办学、短期交换、暑期实习等。高校引导学生自觉融入全球化社会,尊重包容文化差异、习惯差异,将协作处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探索适宜培植国际化人才的教育体系,建立培植国际化人才的平台,培植兼具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学生。农业类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具有专业性,因此在选择合作院校时,高校对于课程设置进行了严格筛选,对于学位的授予制度也进行了修改设计,最大化贴近国际标准。
(四)教学实施国际化
教学实施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两方面。一方面,在教学改革中,专家引智效果日益显著,高校引智项目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形成国际化思维模式,同时引智项目鼓励部分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培训学习,加深对国际化的认识,成为高校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有力推手。此外,留学项目则培养了一批对于中国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国际化人才,这部分人才能够提升我国高校的社会认知度,进而深化高校国际化改革。另一方面,农业类高校原本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在课程设置中融入国际元素,增加了对照学科与跨文化等科目内容的比例,宽泛了课程涉及面,不同学科交叉互融,使学生形成国际化思维体系。
(五)学术氛围国际化
创造国际化、多元化的学术氛围是高校迈向国际化的根本。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17年在我国高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总共有48.92万名,两年规模增速维持在10%以上, 其中学历生占总数的49.38%,同比增幅15.04%。2017年,来自204个国家与地区的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就读,硕博研究生共约7.58万人,较2016年增长18.62%。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的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国际学生在中国的学科分布中,学习农学的人数显著增加,同比增幅超20%。中国农业类高校受到愈来愈多来华留学生的青睐,国际化气氛浓厚。此外,农业类高校积极组织承办或参与国际会议、学术论坛等,促进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相互碰撞,增强校园文化的国际气息。
三、国际化对本科教学的影响
我国目前已有95%的高校将国际化列入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国际化对本科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国际化为本科教学带来的机遇
1.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各国文化、掌握国际潮流的各行业人才, 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从国家宏观发展来看,伴随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范围内的作用愈加突出,培植大批既怀揣中国梦,又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国际精英,关系到国家人才、科技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大局。
2.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教师作为高校中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主要担当者,他们在高校国际化发展中举足轻重,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推进者。教师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决定了高校科研的国际程度和国际交流规模,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课程的国际化和学生视野的国际化。高校通过引进国外高素质人才,委派教师赴国外交流学习,革新教师考核标准等策略,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使其国际化经验对本科生学习产生最大化程度的影响。
3.形成国际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落实高校办学理念的主要载体。为更好地贯彻高校国际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是在国际化背景下设计的,参考国际上构建课程体系的技术标准,将通识科目和专业科目、理论科目和实践科目、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按合理的比例关系设置,添加国际元素,輔助学生形成多元化国际思维。引进国外尖端人才,采用国外优质教材,开设海外访学及联合培养等项目,“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师生学术学习与交流能力。
(二)国际化为本科教学带来的挑战
1.生源质量与国际化要求不匹配。国际化使得各国在深化教育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家间的生源竞争。各国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文化等不同考虑,运用各种力量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以各种方式吸引国际留学生。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国际生源竞争中,他们通过积极加强自身文化特色和提供高额奖助学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中国政府奖学金吸引力不断提升。2017年共有5.86万名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在华学习,占留学生总量的11.97%。其中有5.16万学历生,占奖学金生总量的88.02%,4.08万硕博研究生,占奖学金生总量的69.57%。“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31.72万人,占留学生总人数的64.85%。2017年,我国出境留学生同比增长11.74%,达60.84万人,多数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求学,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的地位。
2.教育资源与国际化要求不匹配。高等教育及其组织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全球高等教育市场出现不平等竞争。在国内高校科研及国际化方面,除语言文化及传统专业(武术、中医等)外,中国高校鲜有顶尖学科,学科薄弱,国际化程度不均衡。同时,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使得本科教学难以跟上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教育规部定的教学经费投入标准为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不低于学费收入的25%,但是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不按照标准执行的现象,甚至部分学校的教学事业费投入低于教育部规定的20%的标准。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达标使得本科教学过程中实习经费、科研经费等难以落实,教学质量难以达到国际化要求。我国高校师资实力也难以匹配国际化要求,大量致力于本科教学的教师缺乏国际化视野,英语水平欠佳,全英教学难以推行。
3.办学模式与国际化要求不匹配。目前中国高校的办学模式还未能充分顺应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高等院校没有充分的自主权来管理学校,政府在学校办学模式中居于主导地位,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科研项目审批、合作办学项目、人才流动等都需要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审批或备案,高校不能根据国际化需要实时调整办学模式,阻碍了人才流动和教育资源共享。其次,除科研工作外,高校负担了许多与教学培养不相关的事务,浪费了大量的办学资源。再次,我国学科与专业的划分过细,培养过程中不能深刻认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不利于跨学科的联合培养和科研创新。最后,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英语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国际语言,作用巨大,但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高校对于语言培养不够重视,对英语的考核仅限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本科生难以阅读国外优质教材。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国际化教育要求高校要面对普通学生群体,而不仅仅是少数精英学生。这种变化导致国际化生源质量波动变大,因此国内高校亟须改变自身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日常管理等方面与时俱进,增强对留学生的吸引力。
四、推进对策
(一)改革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
人才培养是当今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国际化进一步明确当今高校应当培育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具备全球意识的国际化人才。高校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必须改革,以便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应学科之间开展联合培养,最终达到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及学位互授联授,培育出优秀合格的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国际化高等教育最直接的表现,它以培养学生适应国际化的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开设国际政法、经济、历史、文化等课程,讲解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民俗习惯等,帮助学生深入把握国际社会动态。
在教学中,高校应当结合时代发展潮流,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教材,适当增加前沿性知识的传授,介绍国外的先进科学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引用时效性强的案例,在论证经典的同时不忘与时俱进。为此,要扩大高校一线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研修,将更好地吸收引进国外高校先进的专业教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提高我国农业类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二)注重个性教育,培育实践能力
国际化对于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填鸭式”教学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潜力,这类学生应试能力强而实践能力弱,缺乏个性,不善创新。在国际化进程中,高校教育应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习不同国度、不同人种、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课程,通过阅读文献和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这些国家的历史、现局和人们思维习惯的理解,并预判它们的未来走向。
农业类高校应建设满足国际化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训平台建设,加强校内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结合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目标,构建开放充分、功能集约、国际标准化水平高、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以便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在校园内锻炼实践操作能力。此外,要选择本专业领导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群,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更直接了解企业及社会人才需求,使学生实习能够与毕业后的工作对接上,构建各部门、各单位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
(三)加强学术交流,打造国际品牌
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资源共享,借助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带入学术交流。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跨国研究合作,参与行业国际性峰会等形式实现。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将我国高校介绍给世界的过程。我国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活跃使得其他各国逐渐关注并认同我国高校的发展。
优秀的教师在学术交流过程中既展现了我国高校的风采,也引進了大量先进的知识,接触到最新的设备技术,了解到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而提升了我国高校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
(四)鼓励联合办学,促进资源共享
联合办学可以更好地促成国际间教育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我国高校要积极争取与国外一流高校开展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学形式可以采取全面合作,或联合开办一个学科、一个专业、一个班级等。多样的合作办学形式可以增加双学位和双专业的学生人数,让国外高品质教育资源为我国高校使用。在本土合作办学,能使我国高校加速探索掌握适合我国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对我国认同度较高的国际化人才。
除引入教育资源外,我们还应该积极“走出去”,开展海外办学。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出口我国特色优质教育资源,如汉语言、武术、中医药等。高校增设专人甚至专门机构,拓展海外课程,建立海外分校,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五)完善教育律例,提供政策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律例政策是顺利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的有力保障。国际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前进的必经之路。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确保相应工作的开展。因此制订并完善一系列高等教育律例,明确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解决办法至关重要。同时,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与高等教育相关律例章程保持一致,高等教育律例与校规校律有机结合,牢牢把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扩大教育开放的理念,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陈学雷.全面创新成人教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5(01):19-22.
[2]李红,郭宪春,李丹.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5(10):58-62.
[3]蒙隽瑶.我国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01):135-137.
[4]邱勇.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N].光明日报,2016-06-21(013).
[5]赵昕宇.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24):61.
[6]李贝,梁志扬.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05):19-21.
[7]罗薇.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5(04):17.
[8]方琴.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J].浙江傳媒学院学报,2008(0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