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梅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要抓好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训练;范读;课堂指导;形式多样;合理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应在各个学段得到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做好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我来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将如何训练朗读。
一、教师要做好示范朗读
凡是学习,基本是从模仿开始的,美的语言、美的朗读是学生模仿的源泉。记得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何尝不是从语文老师这个源头活水中来汲取呢?
课前,教师要做好范读的准备工作。在钻研教材、备好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对课文进行反复诵读。范读时,教师对原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做到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确切、快慢适当,同时要做到抑扬顿挫,使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得到熏陶。
二、课堂要重视朗读指导
著名教师孙双全曾经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做好朗读指导。对教材中讲读课文的学习,我们安排了不同程度的朗读要求。
如教学《金色的草地》,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将文中难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紧接着,学生进行自由的朗读学习,教师将进行巡回指导,尤其关注班上的学困生。之后,指名进行朗读课文,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并让学生将读错处反复进行朗读训练,直到读通读顺了。在讲读教学中,要做到讲和读的有机结合。教师引导学生要读得声情并茂,必要时,教师还要做好范读。如教学《爬天都峰》,我这样指导:课文第二自然写了天都峰的高和陡,学生默读本段后,我课件出示了陡峭的山峰图片,让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问:“孩子们,这么高这么陡的山你能爬得上去吗?说说你的感受。”学生答:“太陡了,很危险。”“看着很恐怖,万一掉下去怎么办?”顺势我这样指导:“你能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吗?”当学生读后我继续指导:“请注意两个感叹句,语气要读得再强烈一点。”于是我进行了范读,再让学生模仿读,要求读出让人难以攀登的畏惧心理。后面内容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进行了分角色朗读,读中体会一老一少互相鼓励、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品质。尤其引导学生注意“奋力”“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体会一老一少爬山的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样的指导,真正做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朗读形式要灵活多样
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我们在课堂常常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同,我们采用的朗读方式也不同。写景类文章,包括古诗类,我采用配乐读;阅读类文章,采用自由读。课文中出现人物对话多时一般采用分角色读。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时采用轻声自由读;在讲读教学中采用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另外,我每天布置学生在家朗读课文。为了更好地落实这项学习任务,我在手机微信中建了一个班级语文朗读群,要求学生每天在群里用语音的方式将自己的朗读发出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对他们所发的语音朗读进行简单的评价。
四、朗读要有评价
著名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尤其小学生,他们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显得特别开心快乐,从而在内心产生自信,同时获得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朗读教学中,我常常评价:“你的进步真大,连那么难读的长句子都读顺了!”“老师相信你能把字音读准,加油,孩子!”“孩子你读得比较流利,如果把声音再放大一些就更好了!”等等,有了这样的评价,孩子们能没有朗读的兴趣吗?孩子们不但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也想得到同伴的评价。在同桌的互读、指名朗读中,我会让听的同学评价,鼓励他们指出不足的同时,提出对方的优点。记得一节公开课上,一名后进生竟然举手,我将机会给了他,可他朗读后问题真的较多,学生评价时全是缺点,我这样引导:“你是个细心的孩子,肯定也发现了他的优点,请说说看!”他想了一下说:“他今天举手了!”我顺势引导:“你说的真对,说明他很有勇气。”我又对被评价的孩子说:“如果你克服了他刚才所提到的不足,就会进步更大。”对于学生来说,能否在朗读中得到快乐与进步,少不了大家诚挚而中肯的评价,尤其是老师那准确、及时、多样、具体的朗读评价。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握语言训练这条主线,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要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合理地进行朗读教学指导,就一定能够培养好学生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白金声.怎样当老师 怎样教语文[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05.
注:课题名称:提高小学生语文朗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课题立项号:LZ2017-6942
課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系列论文。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