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2018-03-07 08:59王涵博
商场现代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商业模式互联网

王涵博

摘 要: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传统旅游产业的商业理念、经营策略等各方面的劣势被一一呈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和“515旅游发展战略”政策的双重带动下,旅游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但是,互联网在旅游产业的运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项配套设施和服务并不完善,缺少行业间的有效合作,一个健全稳定的互联网旅游生态体系还没有成形。本文对在互联网下旅游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各模式的优劣势对比,为我国互联网下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模式;旅游产业;升级与优化

一、互联网下旅游的三种商业模式及其优劣势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入发展,“互联网+”模式已经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互联网+旅游”的商业模式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截止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万亿之多的产业规模。传统旅游企业为了紧追市场步伐,也纷纷向互联网领域迈进,由此催生了三大互联网旅游的商业模式,它们分别为:UGC模式、OTA模式和资源+技术模式。

1.UGC平台模式

在UGC平台模式中,综合了上传和下载的双向功能,游客可以使用APP便捷的查询旅游景点,同时还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旅游感受并与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进行交流和分享,这使得旅游者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UGC平台模式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成为众多互联网旅游企业的选择,他们可以在该平台上吸引游客的关注、收集相关信息,由此为客户制定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旅游路线,提供更家优质的服务。大量的数据信息已经成为UGC商业模式的重点优势,在该优势的帮助下,旅游企业可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服务。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强大的功能,更让UGC商业模式优势倍显,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实现客户信息的准确分类和保存,为后续的服务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当前UGC平台还没有成为游客的必备工具,该平台对于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浏览相关的旅游信息,包括酒店、交通预订等服务。而在UGC平台上,平台除了提供旅游的酒店、交通等预订服务之外,在旅游感受、出行攻略等方面的运用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大部分内容都是靠收集游客零星的记录整理形成的,并没有产生系统化、有价值的参考内容,并且其中内容的真实性也还有待查验。

2.OTA模式

OTA商业模式没有什么创新的发展,他只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线下的旅游模式搬到线上,主要还是从事销售机票、酒店等旅游商品的商业活动。在OTA商业模式中,客户获得旅游信息可以通过查看其PC端的官网或者手机端的APP,而旅游企业则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作为中间商将旅游产品供应商的商品提供给客户,从中赚取相应的佣金或者差价。OTA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经营方式并不复杂,并且能够较快的获得经营收益,这种模式对于刚起步的旅游公司非常适合。另外,传统的旅游公司转向互联网经营,大都会采取OTA的模式进行,而这些公司都是持有正规的许可经营证件的,所以在诚信度上可以保证。但是由于该种模式只是简单的将经营场所有实体转移到互联网,所以其创新度比较低。并且,这种模式下容易出现“恶意占座”的情况,就是这些企业在没有真实客户出现的情况下,会事先订购很多张机票或者酒店,当谈成客户之后,会将预定信息更改出售,但是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将预定的产品销售出去,他们可以选择退订,而受损失的将会是这航空公司和酒店。

3.资源+技术商业模式

资源+技术的商业模式是目前十分被看好的模式,它已经发展到了互联网在旅游行业作用中的高级层面,未来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在我国该模式经营的企业仍不多,因为对旅游公司各方面的条件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由传统模式转型而来的大型旅游企业是“资源+技术商业模式”的重要成员,他们经过较长时间的原始积累,在旅游资源、资本、技术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优势,因而在互联网的助力下,能够为客户提供较全面、系统的旅游资源的搜索,并且通过对官网、手机客户端的不断优化,可以不断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感,从而提升客户的依赖度。因为该模式需要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所以它的劣势就显而易见,不仅门槛比较高,而且对企业来说风险相对也比较大,在运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寻求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获取客户的信息、加强他们对互联网旅游企业的粘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措施

1.旅游行业细分化,全面拓展O2O服务

旅游产业包括了吃、住、行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对行业这些内部元素进行垂直细分,并充分和互联网建立有效的衔接,促进互联网旅游业O2O服务的全面发展。

(1)从“吃”入手,创建饮食类APP的生态圈

旅游企业要对客户端APP進行优化管理,对手机端客户采用积分奖励的机制,客户每一次对服务和产品做出相应的评论或打分之后,都会获得对应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下次消费时使用,从而可以有效增加客户的粘性。

(2)从“住”入手,实现酒店O2O服务的多元化

以国内酒店“花间拾零”为例,该酒店不仅在从事普通的酒店服务,同时他们还另辟蹊径,和零售供应商合作,经营客户需求的商务礼品。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其客户不仅可以订购酒店服务还可以在微信上购买他们的睡衣、生活用品等产品,成功了实现了酒店业和零售业在互联网上的合作。

(3)从“行”入手,加强与互联网专车服务领域的合作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盛行,出租车领域也出现了互联网形式的专车服务,由于其超强的便利优势,用户市场不断壮大。因此,互联网旅游企业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加强与专车服务领域的合作,比如在预定酒店服务的同时可以为客户提供预定专车的服务,这样对于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

2.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创建旅游金融生态体系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展现的强大号召力,各领域企业实现新的发展,频频向互联网金融投出了橄榄枝。而互联网旅游作为现如今的热门行业,其大量的客户数据对于涉足互联网金融拥有明显的优势。但因我国互联网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还比较弱,所以进行金融布局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要对金融和旅游双方产品的具体特征做出严格的分析,评估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定制金融产品,同时也要利用金融的优势,为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条件。

(1)采用OTA的商业模式,与传统金融企业进行跨界合作

OTA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庞大的流量资源,互联网旅游企业可以借此大力推广互联网理财、保险等服务,一方面可以为传统金融服务的推广提供更多的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金融服务和旅游服务进行捆绑,可以大大的提升旅游服务的附加值。例如,为了客户的旅游项目添加意外保险的服务,不仅促进了金融产品的销售,保证了游客的安全,还提高了企业服务质量,一举三得。

(2)创新旅游消费方式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互联网分期、网络小额贷款的消费方式大肆流行。为此,互联网旅游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为客户制定相关的分期付款服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征信技术,对客户等级、信用值作出评估,以此为不同的客户给予符合其等级的分期、贷款服务。

3.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创建智能旅游景点

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下,为实现旅游景点的智能化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1)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智能门禁系统、互联网售票系统,在旅游高峰期,智能门禁系统和互联网售票系统的建设,可以极大的加快游客进入景区的速度,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

(2)完善安全保障系统,景区人数如果超过最高承受量,会给安保带来极大的挑战。通过互联网科技,创建自动化的人数统计和警报体系,一旦人数过多或者即将达到警报线,自动警报系统将会提示景点管理者和游客,时刻注意自身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已经不可或缺,越来越多的传统旅游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各种经营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企业想要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快速的发展,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和互联网进行深度捆绑,加快产业机构的升级优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珊珊,何秀芬.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视角--评《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10).

[2]谢璐.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3]张静.“互联网+”背景下建设河南省智慧旅游新构思[J].特区经济,2017(1).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商业模式互联网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