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伟
五光十色,本是用来形容色泽绚丽、花样繁多、鲜艳的一个词语。然而,在我看来,用其中的“五色”二字来形容著名的瞿家湾则一样贴切,因为小小的而又大名鼎鼎的瞿家湾头顶五顶桂冠,即古村、名镇、红都、鱼米之乡与生态旅游之乡。
坐落于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洪湖西北处的瞿家湾,是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
瞿家湾以瞿姓居多,这瞿姓人家的先祖名叫瞿文暹。明朝以前,这里是洪湖芦苇河汊中一处鲜为人知的荒洲。直到明朝弘治年间,一个名叫瞿文暹的汉子,为逃避官府的追杀,荡一叶扁舟闯入这里,举铳打下第一只野鸭,荒洲才第一次留下拓荒者的足迹。瞿文暹看中这里的富饶,于是弃舟登岸,在此落脚生根,他用打野鸭换来的银钱,起了瓦屋,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至明朝崇祯年间,此地方取名为打铳湾。这是流传于洪湖坊间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
关于瞿文暹只身闯荡洪湖的缘由,以及瞿文暹的发展史和瞿家湾的兴旺史,还有另一传说。相传,在明朝天顺年间,荆州城北门外草市场杨家塘有个叫瞿永华的人,明天顺4年有了第五个儿子,取名瞿文暹,瞿文暹诞生的准确时间为公元1460年农历6月27日戌时。瞿文暹天资聪慧,自幼习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数年后,朝廷张榜开科招取进士,瞿文暹前去应试,不负众望,一举中了武进士。有一户员外名叫杨波,在朝廷身居要职。这杨波出身卑微,未做官前曾多次求助于瞿文暹。一天,杨波离京返乡,见妹妹已到婚嫁年龄,仍未择偶,便有心将妹妹嫁给瞿文暹。在杨波的撮合下,武进士瞿文暹与杨波之妹结成了夫妻。因杨氏一直没有生育过,又常与杨波发生争执,瞿文暹思前想后,终于打定主意,在一个无月之夜,悄然离开杨氏,骑着一匹黑骡子来到洪湖岸边。这一年为明弘治9年即公元1496年,瞿文暹时年36岁。不久,瞿文暹与付氏成婚,婚后不久,付氏病逝。瞿文暹后来又娶了周氏,有了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瞿胜祥、瞿胜禄,现存于瞿家湾老街的祥禄书院就是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的。明嘉靖8年即公元1529年瞿文暹去世,享年69岁。明崇祯17年即1644年,此地被取名为打铳湾。公元1855年即清咸丰5年,集镇成雏形。到清朝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瞿氏家族逐渐发展到800多人,占当地人口8成,遂将“打铳湾”改名为“瞿家湾”。
据《洪湖县志》记载:北宋以前,瞿家湾人烟稀少,属云梦泽区管辖;自北宋始,有少数外地渔民至此,以捕鱼狩猎为业,兼开荒种田;瞿家湾自明朝弘治九年即公元1496年就开始形成,现存瞿家湾老街早在清朝末年已然成为闻名遐迩的瞿乡集寨、湖广一带的中心集镇。
瞿家湾明清时期就是一座由数以百计的民居、府第、店铺、祠堂构成的水乡古镇。如今的瞿家湾是一个建制镇,隶属湖北省洪湖市,镇中心就设在瞿家湾老街。
瞿家湾镇中心,街头竖有一高大牌坊,透过牌坊的矩形大门,一条白墙灰瓦、清朗俏丽的老街便呈现于前,这就是著名的瞿家湾明清一条街,几十米开外一堵白墙的三个楷体汉字—瞿家湾,霍然跳入眼帘,白底黑字,格外醒目。
瞿家湾明清老街,全长700米、宽近3米,始建于明弘治九年即公元1496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瞿家湾老街现存建筑最早建造年代为公元1496年,传统建筑规模18000平方米,完好程度95%。古建筑多为清末民初民居建筑,民居为徽派风格,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灰墙玄瓦、高垛翘脊、雕栏画栋,装饰精巧,韵味古朴,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小镇特色,是我国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当属中国建筑史上的艺术瑰宝。
据记载,清光绪年间,瞿姓中出了一位商人瞿宏亮,在瞿家湾开了第一家商号。这时瞿家湾形成了上、中、下瞿家湾三个自然村落,均坐落在内荆河河湾南岸,东西长700米,短也有300米,南北宽则均为4米。街道用青条石铺筑,建筑物之间,有的留有巷道,有的毗连,有的两憧房屋共一道山墙。现留存的中瞿家湾,也就是今日瞿家湾镇的镇中心,仍拥明清民宅百计、楼房50余幢,这些建筑完好,对于研究湖北民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瞿家湾民居均系砖木结构,内部用木梁架构,外围用空斗砖墙,多为硬山,在厢房后坡屋面以上砌女儿墙,山墙的檐头作垛头,前后对称。垛头上分两坡水,盖灰色小瓦,檐口安瓦头、滴水,中间作垛头脊饰,作工讲究,题材有龙、凤、孔雀等吉祥的飞禽走兽。除瞿氏宗祠的牌楼覆绿色琉璃瓦外,余皆盖小灰瓦。正脊的端头不装吻兽,用白灰和碎砖瓦砾堆塑龙、凤、孔雀等,中央部位堆砌火焰宝珠,象征家族的吉祥兴旺,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瞿家湾河、湖、港、汊交织,春夏两季常有水患,故民居多为二层楼房,临街面底层作为铺面,后有厢房、天井、转角楼和堂屋。临街面上层设吊脚阁楼。富豪之家在上层设有居室、贮藏室及其它设施。小户人家的楼层只有贮藏室,在发生水患时,便可居留。凡临街楼房,前楼面向街面伸出1米左右,作成“吊脚楼”檐部用丁头拱,或用精雕的撑拱和出双挑承挑檐枋。边缘设栏杆扶手,以开间的大小安装一、二个吊脚垂花柱,雕刻莲花瓣、瓜楞瓣和镂空花篮等多种图案,尤以镂空花蓝雕刻最为精美。
瞿家湾目前保存的规模最大的建筑要数瞿氐宗祠。瞿氏宗祠通面阔五间16.20米,进深四进二天井一天沟,深30.36米。由牌楼、朝门、拜殿、正殿和四个厢房组成,落地柱106根,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拜殿是祠堂中最早的一座建筑,下层廊柱与楼的出檐部分施花牙子撑拱,正面雕刻“渔、樵、耕、读”及其它花纹图案。
瞿家湾还是著名的老区。瞿家湾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所称颂的“洪湖精神”延生在这块红色土地上。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湘鄂西苏区的革命中心,是当时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是长征主力红二方面军的摇篮。贺龙、周逸群、段德昌、谢觉哉、柳直荀等老一辈革命家,均在这里领导过根据地的革命斗争,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就是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的缩影。毛泽东同志曾给予很高的评价:“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鄂西特委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将监沔游击队和江石游击队合编为鄂西游击大队。随着洪湖苏区革命斗争的大发展,红四军和红六军于1930年7月4日胜利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后为邓中夏)任总政委。红二军团的成立,标志着湘鄂西苏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3月至7月,中共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临时委员会、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和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西省共青团、总工会、贫农团、妇女会、儿童团、反帝大同盟、济难会等群众性的革命团体,先后在瞿家湾成立。
瞿家湾现存有革命遗址39处,大部分集中于瞿家湾镇红军街(老街)和沿河路街道南北两边,其余散布在附近村湾。中共中央湘西分局是重要的湘鄂西革命遗址之一,坐落在瞿家湾正街南侧东段,屋长15米,宽7米,为二进二间中式砖瓦结构。另一重要革命遗迹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坐落在瞿家湾正街北侧东段,长18米,宽11米,为二进中式砖瓦结构建筑。顺着老街走到尽头,是一座建筑精致的“瞿氏宗祠”,在高大的书有“宗伯府”三字的门楼上挂着两块木牌,横在门楣上的是“湘鄂西苏维埃政府”,竖在门旁的是“新六军洪湖独立团”。
1988年1月,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5月,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1998年12月,瞿家湾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十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11月,瞿家湾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瞿家湾镇地处洪湖北岸,北靠古内荆河,东临子贝渊河,西与监利县接壤,三面环水,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洪湖系全国第七、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泊,有大小湖泊102个,拥有水面百余万亩,其中洪湖大湖水面53万亩,是目前全球水质优良的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湖北之肾”。
洪湖水面辽阔,水草茂盛,是野鸭飞雁等侯鸟栖息的理想场所。洪湖是鸟类的乐园,现有鸟类168种,蒲鸭、黑鸭、獐鸡、鸿雁、大天鹅等在此“安家落户”;洪湖水质清纯,鱼虾丰富,生长着青、草、鲢、鲤等114种鱼贝,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遍布全湖。洪湖是我国淡水鱼类的重要产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鱼。洪湖岸边,土地肥沃,良田万顷,盛产水稻和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洪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瞿家湾又是这“乡中之乡”,鱼米之多之美更是扬名天下。
瞿家湾地处洪湖大湖岸边,粮棉之多之好,鱼虾、莲藕、菱角之多之鲜自是不必多说。瞿家湾本是以“打铳湾”闻名于世的,“红烧野鸭”也就自然成了这里最有名的名吃。既然是最有名的名吃,那么也就在食材、佐料和做工等等方面都挺有讲究。地道的瞿家湾“红烧野鸭”,原料为重约二斤的野鸭一只、猪油半两、芝麻油一两、白糖四两、绍酒二两、硝水一两、精盐三分、胡椒粉二分、蒜白半两、葱花三分、姜片半两、姜末三钱。瞿家湾“红烧野鸭”制作流程分四步。首先,选用洪湖产青头对鸭一只,干拔去粗毛后,在明火上燎尽细绒毛,剖腹去内脏,留用肫、心,用清水洗净;鸭肫剖开,除去皮杂,切成块。砍掉鸭头、尾、脚爪和脊骨,鸭颈用刀梢拍,切成四块;其余切成一寸长,四分宽的块。其次,将炒锅置于旺火上,下芝麻油烧热,放入鸭块加硝水煸炒,待鸭块血水炒干时,加绍酒翻炒二分钟,至鸭肉刚熟后起锅。再其次,旺火上放置炒锅,再加鸭块稍炒,入精盐、姜片、清水(浸没鸭块),盖上锅盖焖烧半小时,待鸭块八成熟、锅内尚有少量汤汁时,再加入蒜泥、白糖,继续焖烧至糖汁能拉丝,起锅盛盘。最后,把锅内剩下的糖汁稍烧,加熟猪油,起锅浇在鸭块上,撒入葱花、胡椒粉即成。如此烹饪出来的“红烧野鸭”自是一道具有浓郁水乡特有的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色泽金黄,芳香四溢,外酥里嫩,鲜甜爽口。
洪湖浩淼无边,绿波荡漾,清澈见底,景色绚丽,四季皆美。春来渔帆点点、绿草婆娑;夏时荷香阵阵,渔歌唱晚。秋日莲满菱熟、品莲尝菱;冬至风吹芦荡,百鸟翱翔,蔚为壮观。
近些年来,瞿家湾镇高唱洪湖歌,打水乡牌,举老区旗,抓住机遇,充分挖瞿家湾水、古、老三大人文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现代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特色经济,做起了美化洪湖、开发洪湖的大文章,以唐城大道为轴心的新型工业园区一展都市现代企业之风貌,以蓝田生态园为中心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突现湖光水色、海市蜃楼之壮观,以明清一条街为核心的古建筑群昭显古色古香之民俗风韵,街道宽阔,高楼林立,红花锦簇,绿树成荫,夜幕低垂,万灯齐明,霓虹闪烁,似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洪湖之滨,尽显现代都市之风流。美丽富饶的瞿家湾,以其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灿烂的历史以及厚重的红色旅游文化,每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蓝田生态园是一个拥十里荷花带、万亩莲藕区、观荷长廊、九画廊桥、观音莲台、荷花仙子、钓鱼岛情人屋、湖心岛莲花原、湘鄂西革命首府、明清一条街等多处景观,集明清建筑、革命老区、水乡特色、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于一身,兼自然风貌和文人景观两大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湖心岛莲花原原为百里洪湖上的一个自然小岛,每年夏季,这里的荷花最先开放,格外清香。智慧的瞿家湾人因地制宜,在小岛上建起了莲花原。立于原上,登高远眺,湖光水色,尽收眼底,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观荷长廊,长百米,九拐八弯,荷香四溢,漫步长廊,观生态园之美景,听洪湖小调一曲,鼻福眼福耳福并享,天地人同乐。九曲观荷采莲廊立于一片天然莲池之上,全长8000米,每年6至9月,万亩荷花绽放,亲临其境,“人在廊中走,如在画中游”之感之美顿生。钓鱼岛,四周湖水相绕,风景优美,秀色可餐,岛上建筑袭明清遗风,白墙青瓦,花草树木满目,凉亭多处,设有专供游客垂钓、休息、购物的场所,还建有“西周文王祠”一座,以供游客参拜。更有创意的是,每当游客垂钓小有收获,即可行至自助餐厅,亲自动手,做一道“湖水煮湖鱼”之佳肴,鲜于嘴上,美在心里。洪湖渔民在岸上捕鱼劳作,常遇风浪险阻,迷失方向,为祈求平安而信奉观音。建造杨枝观音铜像,寄托的是瞿家湾人消灾除病祈福平安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