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基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

2018-03-07 17:34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供给

彭 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遭遇的挑战依然严重;“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等思想的实施与创新创业新型经济区的设置与崛起都对新的产业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便应用而生。在教育界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由于社会各方面以及学生自身情况等因素影响,教育质量相对下降,高职毕业生受到了用工企业的质疑,企业管理者觉得,这些接受过“黑箱操作”的受教育者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身怀绝技”,而且新经济时代“工匠”的缺失以及“工匠精神”的迷失也引起了国人对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关注,因此,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内涵释义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要谈“工匠精神”首先要明确“工匠”的内涵,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及象形释义,“工匠”通常指有专门技术或手工艺专长的那类人;《现代汉语词典》也将“工匠”理解为手工艺有专长的人。西方的早期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艺术境界而非利益,二是对工艺的完美追求,三是对“神”负责的宗教文化色彩[1]。而我国历史时期记载的一些寓言故事等早已体现了“工匠精神”,比如庖丁解牛、古代四大发明等都体现了技艺高超的工匠大师之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鼓励各行各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培育行业所需要的工匠精神,扩大产量增加品种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创建自主的一流品牌[2]。国内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任何事都做精、做专、做细的风格,是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有学者指出,“工匠精神”就是崇尚劳动神圣,就是执着、心无旁骛,对自己产品的醉心投入和创新改造。总而言之,“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工匠们对产品精益求精,对工作潜心专注,看淡名利,把老一辈所遗留下来的技艺进行传承与发扬的精神,这其中蕴含的不仅是一种追求完美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3]。

(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不是一个新的经济学名词,但却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即“加强对需求方的结构性改革,根据市场情况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供给端的市场适应性和灵活性,使资源的有效中高端供给成为经济新常态的领先动力”[4]。简言之,就是要求各行业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不仅关注如何扩大满足总需求,还要致力于改革供给方的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服务、产品、品牌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为经济新常态提供动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是对职教供给端进行结构性改革,突出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5]。一方面要打破过去僵化单一的教育供给模式,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减少无效重复供给,促使人才供给符合各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致力于化解职业教育供需矛盾,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发展依靠“需求侧拉动”转向“供给侧推动”,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人才供给的适需性,既满足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又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使职教体系服务引领新常态。

二、职业教育供给侧视角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可行性分析

在教育上倡导“工匠精神”,就是将受教育者放在首位,以受教育者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做教育的“工匠”。依据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对职业教育供给端进行改革,为学生创设和提供更好的环境与学校服务,逐步培养并锻炼学生职场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提高高职院校未来人才供给的适需性,在院校中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够潜心研究,不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从而培育出“智造强国”的“大国工匠”,使之快速适应“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新经济时代。

(一)“工匠精神”是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的法宝

从职业角度着眼,培育“工匠精神”能够促进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在推崇创新的时代,教育上缺失专才和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于社会发展进步来说是致命的。作为促进就业与改善民生重要保障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涵盖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对职业教育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供给,缓解“技工荒”难题,为社会输送一大批能够涵养“平凡”思想、渗透“精细”品质、凝聚“利他”情怀的高素质专门技能型人才[6]。工匠们只有不急躁,静心投入,潜心搞研究,看淡名利,不以追求物质财富为目的的“平凡”思想才能使产品渗透着“精细”的品质,竭尽所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做到“物尽其用”“尽用其物”,减少重复无效供给,避免资源的浪费。遵循这一宗旨,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对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具有巨大的现实性影响。

(二)“工匠精神”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从经济方面考虑,“工匠精神”的培育推动着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供给侧改革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是:供给质量达不到有效需求;产品没有个性化;加工产品时粗制滥造;公众的消费需求趋于多样化、创新性、个性化,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没有个性化的产业模式导致产品千篇一律,质量和档次低下等问题,也致使国人对国货品牌不信任不购买。具有讽刺性的例子如国人漂洋过海东渡日本疯狂购买马桶盖,大规模清扫韩国的化妆品、澳洲的奶粉等。但海外的产品就真的完美无缺吗?事实并非如此,可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归咎于工艺界缺乏“工匠精神”。中国市场供给质量低下,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满足不了大众需求,使国民不得不将消费视野转向海外市场。为了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或“中国创造”转变的步伐,在经济新常态以及“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当代培育更要契合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工匠精神”是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筹码

从教育层面入手,“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为高职学生未来就业时添筹加码。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偏见或观念,那就是重技能轻技术,重理论培训轻素质培养。高职学生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后备军,应该对职业素养有更高追求,心怀感恩,不断创新,自觉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培育,进行新时代“工匠文化”的教育。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如果能正确的进行自我价值定位,树立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将所从事的工作当做事业而非职业,与所从事的工作建立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感,那么在工作时,从内到外散发出的对工作的热情与活力一定会赢得他人的好感与信任。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曾说,“工匠精神”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把事情做好的欲望[7]。受教育者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进行职业培训,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以及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职业道德,自觉培育“工匠精神”,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理念,那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他将是一个就业前景非常棒的职业人,能受到用工企业的重视和栽培,并在职业领域占有一席之位。

三、职业教育供给侧视角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分析

(一)政府发挥顶层设计作用,实现各方统筹

不管在经济领域还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都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在职业教育的实际办学中,市场一直参与不够,政府“一家独大”,行业监督管理不到位,企业在与学校合作中积极性不高,学校盲目追求办学规模,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定位不清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该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多元主体互动。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特色,积极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激励师生创新发明和产权保护;适当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整合社会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并给以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确保资源和资金投入[8],强调“职教与普教同等重要”,使高职生在进行“工匠精神”培育与自觉内化的过程中,感受到全社会所形成尊重工匠的氛围和制度环境。

(二)行业组织发挥指导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行业组织和其他社会中介在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扮演着“咨询决策、管理与服务”的角色,因此各行各业必须与各级政府密切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建设提供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定期为职业学校提供咨询、培训和指导等服务。行业为职业教育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战略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和多样化,在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激发职业教育的活力,实现各种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有效共享。职业教育发展紧紧依靠行业,行业组织积极发挥咨询建议等指导作用,推进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创造机会指派企业技术人员、教师、专家学者等到学校、工厂相互观摩学习。高职生根据市场需求,在个性化定制与柔性化生产过程中,在行业与其他组织的协调中,及时把握市场动向,结合自身情况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有目的地培育工匠精神。

(三)企业积极参与,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谈起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社会大众都在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因为学校与企业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才能合作;因为只有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随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激发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全过程的活力,加强了新技术新发明的探索能力;另一方面调动教师激情和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因此企业应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为学生的实训实践提供平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共育共管共享,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估,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馈和评价。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以其精准的设备、精良的技艺、庞大的内部人员构成等优势坚持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力度,积极拓展技能实训基地,积极利用资源加速学生从课堂到工厂、从学生到工匠的“蜕变”,[9]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人员的培训和使用过程中,让学生在进行“工匠精神”的学习与培育中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

(四)职业院校搭建平台,实现人才供给

职业院校由于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致使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能与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和相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的专业层次与市场需求相脱节,[10]不能较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化。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新“中国工匠”的摇篮,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时进行改革,争取扩大办学自主权,根据市场需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专业设置,结合自身定位办出特色、办出优势,为国家培养输送一批批坚韧不拔、千锤百炼、追求极致的“工匠”,为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助力,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因此职业院校作为人才供给的集中地,需要协调各方关系,拓宽与政府,与行业,与其他院校,与企业的互动渠道,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实现人才供给最优化。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重视实践实训环节和教育培训,根据学校实际和地方特色,有目的地实施“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7];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有关工匠精神的课程,从日常教学而不仅仅是德育课中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从而达到“工匠精神”的培养目的。

(五)高职学生准确定位,实现自身价值

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人们自古以来就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这些偏见对那些想要潜心钻研,反复改善以追求极致的工匠们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并且现代社会中时时强调“高效、快速”似乎也与“慢工出细活儿、精雕细琢”等观念矛盾对立。高职学生要对自身准确定位,根据自身优势和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习,勤钻研下功夫,在某一领域发挥特长实现自己的价值。虽然自己是毫不起眼的“螺丝钉”,但依然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顺应人民不断提升的需求,将产品做精做细,为自己和消费者负责。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要成为公正的人,就应该每天都做公正的事”。那么,如何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答案是每天都做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的事。高职学生更应该静心自觉地选择工艺,自觉肩负起把我们祖先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的使命。

结束语

工匠精神生生不息、不会过时,它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新的使命。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大国工匠”,因此必须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学生的职业素质,尽量提供丰富资源帮助高职学生尽快成长为某一领域内有特殊技术技能的工匠,在营建社会氛围和人才激励保障上多想方法,以保障为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从而加快向“智造大国”转变的进程,使职业教育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芦弈君.工匠精神融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7.

[2]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6-03-006(02).

[3] 赵琼琼.试论东周的工匠精神[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10-11.

[4] 陶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辩证法[N].浙江日报,2016-05-10(15).

[5] 蔡文伯,高睿.破解与选择: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02):11.

[6] 苏军.“工匠精神”与教育自觉[J].上海教育,2016,(4):64.

[7] 李珍,丁雨晴,屠丽美.德国“工匠精神”怎么学“慢工细活”不浮躁[J].决策探索,2016,(3):69.

[8] 闫智勇,吴全全,蒲娇.经济新常态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构想[J].教育与职业,2017,(01):8.

[9] 汴文志.培养新“中国工匠”高校要跟上[N].非常视角,2016-06-22(10).

[10] 朱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流、意义及方向[J].教育与职业, 2017,(01): 13.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供给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工匠赞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