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阈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18-03-07 21:3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大学生

王 平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工作处,江苏 常州 21316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高校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思政教育方法,深入解决传统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此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全力促进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有效培育。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提高思政教育质量,而且对高校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刻意义。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阈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内容

1.1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态度和思想,是人们追求理想的精神支撑,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够实现理想。习近平新时代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只有坚定追梦的信念才能够在追梦的路上不被困难所击败。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应对现阶段社会上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加强伦理道德对人们的约束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与现阶段的国情相符合,是各族人民的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准确传达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且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生活中,让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具体化[1]。

1.3 优秀文化传统

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也是国家的宝贵文化财富和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观山东孔子研究学院时提出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宝贵财富,我们应积极保护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文化优势。我们要重视文化的未来发展,将优秀文化传统拓展到未来实践中[2]。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优秀文化传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政教育中的优秀文化传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思政素质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1.4 党史国史

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积极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加强高校学生对中国发展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的了解,深入感受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加强高校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性,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精神。党史国史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1.5 “四个自信”教育

“四个自信”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主要包括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强化“四个自信”相关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以此来感染大学生,使其对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抱有高度的自信心,改变大学生对西方的盲目崇拜,确保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四个自信”教育需要大学生具有坚定的信仰和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四个自信”制度和理论的关系,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撑。

1.6 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法治是社会公民权利的重要保证,能够约束社会公众的欲望和不法行为,稳定社会环境。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力量,其法治观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建设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全面讨论了依法治国问题,强调法治意识的培养要从青少年入手,深入开展法治教育。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权威和宪法权威,积极宣传我国法律规定和法律的重要性,培养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高校应积极向大学生介绍我国的法律内容,加强高校学生对我国法律内容的了解,让高校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

1.7 生态文明教育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强调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要求使生态文明意识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让学生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能够在心中建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电、少玩手机、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阈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

2.1 读书学习

阅读是学习的方式之一,阅读优秀书籍能够加强我们对世界的深入认识,帮助我们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积极采用读书学习的方法,根据当前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特征,加强大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阅读与学习,引导大学生阅读中国传统优秀典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思想》等书籍以及其他能够净化大学生心灵的优秀书籍,优化大学生的思想认知。

2.2 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德育建设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来落实,将大学生道德修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华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帮助大学生建立人格尊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促使大学生在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过程中能够自觉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

2.3 文化熏陶

受教育对象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其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优秀文化的影响,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充分运用各种文化形式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突出核心价值观[3]。因此,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应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活动、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中,让高校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深入接触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生活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习惯中深入了解优秀文化,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法,加强优秀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熏陶。

2.4 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教育要知行合一、以人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行合一就是要将所学的道理和知识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将行为与思想相结合。因此,高校教师应自己对所教的思政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并将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此来促使学生的思政学习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2.5 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主要指运用生活中的优秀品德和高尚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榜样的熏陶下养成良好思想品德。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从严治党要以自身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戴。同样,在高校的思政工作中,教师也应当从学生中间积极选拔优秀学生,在学生中间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带动更多的学生,促进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根据教育内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榜样,让学生学习榜样的精神。例如,思政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感动中国人物、先进集体等来树立道德榜样。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问题

3.1 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够突出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充分保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才能够保证高校工作的正确性[4]。个别高校党委缺乏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参与,对思政教育的指导不足。并且,部分高校缺乏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认为思政教育没有专业课程教学重要,思政教育可有可无,对思政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师资投入严重不足,思政教育师资薄弱。另外,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独立,没有融入其他学科教学中,思政教学流于形式。

3.2 思政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很多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制意识、政治素养等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对党史国史的了解和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思政教育内容不够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认为思政教育是高校的政治教育工作,仅仅为学生传授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对思政教育的正确认识。并且,教育任务不完善导致学生的思政知识学习不够全面,缺乏对党史国史的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意识薄弱,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

3.3 思政教育平台不健全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互联网思政教育工作,突出强调互联网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仅仅采用口头讲授的方法,缺乏对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的运用,没有构建完善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严重不足。另外,还有部分高校思政教育虽然开设了互联网平台,但其教育方式仅仅为学生提供资料搜集,缺乏对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不高[5]。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

4.1 突出思政教育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

高校应突出强调思政教育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为此,高校党委应充分发挥对思政教育方向的指导作用,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思想教育现状等,制订科学的思政教育目标,设置健全的思政教育任务。高校党委领导应重视思政教育,对思政教育进行战略规划,制订思政教育的科学方案,明确思政教育的保障措施,保证思政教育的开展。高校教师应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将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增强人才培养的全面性。

4.2 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应突出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政治信念,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爱国精神,让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高校思政教育应积极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加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了解,让大学生明白中华民族革命的艰辛,明确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责任,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高校思政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要求大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生态,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4.3 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高校思政教育应积极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抽象理论灌输的讲解方法,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同时开展思政理论教育和思政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思政理论知识运用于思政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思政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并且,高校思政理论教育应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在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挥优秀文化的熏陶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另外,高校思政教育应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构建完善的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思政教育资源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