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惠娟
(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广西南宁 530023)
广西有11个少数民族,在饮茶的时候,各民族因其环境、资源、文化差异,泡茶的方法、使用的茶叶、泡茶的器皿均有不同,从而形成了丰富、隽永、值得弘扬传承的民族茶俗。例如,壮族的打油茶,苗族的虫茶,侗族的四道茶,仫佬族的砂罐清茶,毛南族的煨茶茶艺等,这些饱含着民族文化的茶俗都是有其历史传承的。
如今,我们往往以茶艺表演来传播茶文化,这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时也是经过升华具有艺术性的饮茶方式。整个茶艺表演,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展示,从茶叶选择、茶器配备、服装搭配、音乐制作、表演设计到表演者综合素质,无一不凝集着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歌颂。并通过展示,让美得以分享,让文化得以传播。
少数民族茶艺通常分为生活茶艺(茶俗)和表演茶艺两种,在表演少数民族茶艺的时候,要了解该民族生活习俗、着装特点,民族音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2017年,笔者创编了民族茶艺作品《诗画瑶山茗茶香》,并以此作品在区级茶艺比赛中获取了优异成绩,现以此作品为例,分析其设计要素,对民族茶艺表演作品的编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茶艺创作首先要确立主题,主题要有新意,定位要准确,特色要鲜明,具备个人风格。民族茶艺作品《诗画瑶山茗茶香》的创作思路主要来源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盘王节。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而今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共享劳动果实的传统节日,茶席主题设计将其中的一些重要元素穿插在设计以及表演当中。一方面展现著名茶叶产地金秀瑶山;另一方面以瑶族人庆祝盘王节的过程为主线,通过赏茶、泡茶和奉茶几个环节及解说,展现热情好客的瑶家人,瑶家世世代代爱茶、嗜茶,以茶养身,以德传家的文化。
茶席的铺垫和设计是观看表演者视觉首先会接收到的东西,要具有吸引力。但铺垫的设计不能仅为了形成视觉冲击,应考虑与器物之间的关系,二者融合,器物之于铺垫,如鱼得水,如人归家。并且呼应主题。民族茶艺作品《诗画瑶山茗茶香》,茶桌长1.20米,宽0.70米,高0.70米,茶席整体采用上下叠铺的组合式,茶席左侧摆放杂粮,象征着瑶家人丰收的喜悦之情。整个茶席以豆沙色、暗青色为底蕴,寓意哺育众生的大地,彩色织布和色彩鲜明的瓜果,表达了瑶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归根结底,茶艺表演的核心、灵魂还是茶叶。在选择茶叶的时候,也要与茶席的创意主题结合,否则无法真正诠释茶叶的内涵。《诗画瑶山茗茶香》选择的茶叶是金秀瑶族自治县当地红茶,为金秀的古树红茶,汤色红艳明亮,正好体现瑶家人的热情似火,对人的热情,对生活的热情,恰与主题相符。
明代许次纾所著《茶疏》中云:“茶滋于水,水藉于器”,由此可见,泡茶的器皿非常重要。民族茶艺作品《诗画瑶山茗茶香》,选择的是一套陶土色茶壶和4个茶杯,竹制的茶匙和茶荷等。色彩朴素,意境悠远,与铺垫相融,创设了极好的艺术氛围及意境。
艺术有其共通之处,美的事物在合理的搭配下可以加成。在茶席中增添插花艺术这一做法,已无法追溯其历史,但其作用毋庸置疑。茶席所用的花应选择新鲜的,且不必繁复,通常只插一两枝就能画龙点睛。与主题的配合、整个构图的美感,都关系到插花艺术对茶艺表演的影响效果,不当的插花,反而会给整个表演减分。民族茶艺作品《诗画瑶山茗茶香》,选择了新鲜玉米、稻谷、花生等粮食作为原料进行艺术的设计,花器选择陶制瓷壶。陶壶插入金灿灿的稻穗,与桌面的茶具相照应,竹篮盛满花生,旁边配以新鲜采摘的玉米,造型设计高、中、低三个层次分明。这就使得整个茶席具有灵气和生机,让观众感受到瑶家人盘王节时庆祝丰收的场景,如身临其境,同享喜悦。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大瑶山腹地,海拔高,风景秀美,云雾缭绕。根据茶席的设计考虑,采用当地风景和民俗风情的视频展示,更能让观众感受到瑶家人的生活场景。根据茶席的设计理念及茶席表演舞台现场实际情况,背景视频以金秀自然风景、茶山、采茶、制茶、盘王节等加以制作,在背景视频的辅助下,视觉效果更佳,整体氛围更浓,对观众的吸引人更强。
表演服饰的选择,应结合表演主题及内容。民族茶艺作品《诗画瑶山茗茶香》,服装选用金秀瑶族中的花篮瑶服饰,完全符合当地瑶家人在喜庆节日时的特色穿着。在入场时,即让观众眼前一亮,随着表演的进行,与主题一致的服饰,加深了观众对主题的理解和印象。整个服饰造型放在茶艺表演中,给人一种很协调的感觉。
背景音乐对于作品的表现力往往容易被忽略,音乐适合与否,直接影响品茶人的心境,同时对茶品的品鉴产生影响。茶艺表演背景音乐选择和创作,要符合茶境的需要。茶艺表演《诗画瑶山茗茶香》的背景音乐,选用了《喊天》、《盘瑶情歌》、《幸福瑶乡》三首金秀瑶山原生态民歌作为背景乐,歌声萦绕,悦耳动听,犹如置身于瑶山之间。经过剪辑,音乐与出场、泡茶、奉茶等表演环节相互配合。如奉茶环节,配乐以《幸福瑶乡》为背景乐,以瑶家人为自己过上幸福生活、与众人分享喜悦之情的场景相映衬。
如插花艺术,不同门类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如果合理,可相互加成,民族舞蹈也是展现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艺术形式。但在茶艺表演中,舞蹈不可喧宾夺主。民族茶艺作品《诗画瑶山茗茶香》,设计的是在开场的1分钟内,随着音乐节奏,表演者以瑶族舞蹈漫步入场,在背景视频的景色衬托下,仿佛把观众带到了大瑶山之中,为接下来的民族茶艺表演起到铺垫的作用。
茶艺解说是传达表演主题的重要手段。解说词应善于创设情境,引人入胜,用词优美,表达准确。解说的内容与茶艺表演的过程同步,要让观众更好的理解主题内涵,更好的感受艺术的美好,更好的体会茶道文化。
步骤及解说词:
山花开,一抹嫣然;空气中,花香弥漫。烟雨入瑶山,山水如墨染,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畅谈欢笑把茶饮。
有一个县城,位于广西大瑶山腹地,那里奇峰千仞,古树苍劲,溪水迂回,泉声清脆,雾霭绕峦,气象万千,是一个风光旖旎、钟灵毓秀的地方,在这里居住着被誉为东方吉普赛人的瑶民族。瑶族伊始,盘王便在这大瑶山之中撒下爱的种子,从此,大山中的野生茶滋养着这里的子民,瑶家世世代代爱茶、嗜茶,以茶养身,以德传家,这里,就是金秀瑶族自治县。
1)翻杯
解说: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而今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共享劳动果实的传统节日。瑶族人自古智慧勇敢、吃苦耐劳,临近节日,屋里屋外到处收拾得整齐干净;地里山头,金黄的稻田、茁壮的玉米、整齐的茶园处处笑脸迎宾。
2)赏茶——村寨处处展新颜
解说:茶圣陆羽编写的《茶经》上,罗列了唐朝著名的42个茶叶产区。其中提到的“青山”、“东温”、“瑶山”等地名,就在金秀瑶山境内。金秀瑶山中,现存1250余株千年古茶树,更有5万—6万亩其他大大小小树龄在几十至几百年不等的野生茶分布于群山遍野中,终年云雾缭绕,腐殖质土层深厚,茶叶品质极佳,瑶族先人秘制的“早春白牛茶”,清代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这等待冲泡的红茶就是瑶族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3)温杯——拔开竹林进瑶家
4)置茶——新茶新谷正丰收
解说:自从瑶家人发现了茶,茶叶就像稻谷、玉米一样一直是瑶族人传统的农作物。当山间地头的庄稼日渐成熟,也预示着“盘王节”的到来。忙碌丰收的午后,备上新采的茶叶,这就是瑶家人简单的幸福。
5)冲泡——八音奏响采新忙
解说:盘王节这一天,瑶族儿女身着民族盛装,吹响牛角号,奏起八音,唱起《盘王歌》,跳起长鼓群舞。人们把采摘回来的农作物与肉类煮熟,祭祀“开荒辟地”的祖先,祈求年年丰收,幸福安康。
6)分茶——
解说:桂中有山,绵延百里,咫尺奇崖,古树苍劲,水涧凛冽,沟壑蜿蜒。山有珍,千年茶,盈人抱。轻烹炉火调青山,白牛贡茗红汤醇。
7)敬茶——香哩热茶敬嘉宾
8)谢茶——
解说:丰收时节喜连连,一盏红茶添笑颜;红茶洗尽凡尘事,瑶乡亲人把歌扬。千年瑶寨,月如弦,美轮美奂,瑶山四季如诗如画,瑶山香茗待客来。
通过创作民族茶艺作品《诗画瑶山茗茶香》,对民族茶艺表演作品的编创进行了一次实践,将编创理论与实践结合,对民族茶艺表演设计要素进行了剖析。民族茶艺表演作品各要素均应围绕主题,突出民族性,提高艺术性。对于表演者的综合素质也应加以提高,加强形象、气质、心理、茶技各方面的培养及训练。创作者也要不断积累人文知识、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创作及表演极具文化内涵的民族茶艺表演作品,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余悦.中华茶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
[2]朱海燕.论“千两茶茶艺表演环境的设计[J].福建茶叶,2011(2).54-55
[3]林东波.刍议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创作[J].福建茶叶,2011(5).47-49
[4]乔木森.茶席设计[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5]符江红.云南少数民族茶艺表演作品编创探索[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7).40-44
[6]郑万生.关于茶俗表演的再加工[J].农业考古. 1993(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