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艳
周敦颐《通书·文辞》曰:“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可见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也是如此,新闻报道绝不是单纯地罗列事件、数字和概念,而是能客观报道事实,同时有思考,有道义传承的,有积极社会效应的文章。
一篇合格的新闻报道需要经过收集信息、接触采访、归纳写作。而媒体记者如果缺乏专业知识,将影响新闻写作的各个环节[1]。曾有相关研究对上海12家综合性媒体环境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访谈,发现中国的新闻从业者正面临专业化缺失的困境[2]。
媒体记者若缺乏相应专业知识,收集信息时,有可能浅尝辄止,难以洞察社会热点,不能挖掘出重大新闻事件中深层次的意义,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眼光看待问题,夸大主观作用[3],出于个人认知局限,倾向某一方,产生不平衡报道,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4]。
媒体记者若缺乏相应专业知识,接触采访时,往往不易与专业领域被采访者进行深入交流[5]。在交流过程中,若不知道常用的专业术语,便不能理解对方的表达,会难以和被采访者产生共鸣,也不能理解被采访者所做出的成果在其对应领域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也使采访陷入被动的尴尬境地。记者作为采访信息的直接采集者,若不能基于专业背景知识,系统而有目的地提出问题,与被采访者的深入交流,如何保证信息的顺利传递?如何让间接得到信息的读者们受益匪浅?
媒体记者若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归纳信息,进行写作时往往不易做到标题恰当、措辞准确。比如在法院判决书全文里使用“宣判后”的字眼。其实,判决书是宣判前制定的、而在宣判时宣读的。作者对还未发生的事情,使用词语“告知了”、“进行了”这样的词汇,是由于写作者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又如在“香蕉致癌”事件的发生,以及“转基因大豆油高度致癌”的类报道中,都是因为记者缺乏专业知识,对一些专业性问题的了解比较肤浅,导致公众的误读,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再者,涉及环境类新闻事件。记者由于自然背景知识缺乏,为了避免引起可能的纠纷和来自舆论的压力,大部分新闻记者报道时会直接把风险性预测排除在外,而环境类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就是风险性预测,不能做到这一点文章往往单薄浅显,也会使得相关专业的学者深感不满。
想要提高中国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知识水平,需要记者自身、学界和政府两方面的努力。首先,记者自己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构建自己对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框架,进而形成思维体系,这将有利于记者客观全面的看待事件,跳出个人喜恶,从职业的角度报道事实[6];另外,在西方,专业的新闻教育已经比较普遍,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统计,到2007年为止,已经有50个大学设立了新闻专业。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这为学员在新闻报道中的某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型记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成立了如美国大湖区环境新闻培训所等机构,这样的机构靶向性更强,专门针对某一社会或环境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和培训,如美国大湖区环境新闻培训所着重培训来自五大湖沿岸的媒体工作人员,重点关注大湖区周围所面临的最为严重和紧迫的生态问题。我国政府和高校也可以效仿成立这样的新闻专业和新闻培训所,来培养专业型的新闻从业者,从而满足新闻报道对记者的专业性需求。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记者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从而写出深刻的新闻报道,提高媒体公信力,让媒体成为“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7],写出能“载道”的好文。
注释:
[1] 李长缨. 记者专业知识三说[J]. 新闻知识, 1997(2):35-35.
[2]余梦. 环境新闻对记者专业性的要求[J]. 新闻爱好者月刊, 2012(2):59-60.
[3]李建明.错案追究中的形而上学错误[J].法学研究, 2000(3):87-94.
[4]许鑫. 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J]. 国际新闻界, 2011(5):63-70.
[5]高学强. 浅谈如何加强区县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2):94-95.
[6]姜燕.传播文明价值观,谨防以情绪化、戏剧化报道吸引眼球—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报道解析[J].新闻记者.2012(06).
[7]刘海生. 医疗事件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v.6;No.69(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