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妹
摘 要:学生最喜欢能玩能乐的课间活动,而现今的课间令人烦恼。在课间对学生诸多限制,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任由学生自由活动又会使学校嘈杂混乱,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课程中一些与游戏相关的内容延伸开来,开发课间活动。可以选择性地继承传统的民间游戏,也可以融入现代游戏,使课间活动变得健康、安全。
关键词:课间活动;传统游戏;现代游戏;健康安全
“爱玩”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了,而课间游戏对学生来说恰是一种释放天性的活动。在学习之余,孩子们最喜欢自在地游戏,“课间活动”无疑是学生们最向往的。但在目前的一些教育观念中,这种自由活动时间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现在都强调,学生的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些教师据此认为,学生的游戏时间也应该在老师的掌控范围内,于是对学生诸多限制。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在老师的这种监控中变得不想活动、不会活动了,因为老师喜欢听话、文静的孩子,这就压抑了孩子的天性。而一些天性好动的学生,在老师的视线内能勉强保持安静,一旦离开老师的视线,立刻变本加厉,闹腾得不得了,反而惹出事端。
当然也有一些老师认为,学生在课间可以得到解放,可以随意玩耍,对学生放任自流,结果可想而知。
以我校为例,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其实很充裕,一天连课后看护算有八节课,这就有四个课间,两个大课间,一个午休,累计达120分钟左右,学生可以充分地休息或者游戏。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除了学校组织的间操,我们的很多学生是这样度过的: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在操场上、楼道里追逐打闹……这不仅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噪声污染,也使得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频发,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于是有些班级为了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要求学生下课后除了上厕所不能出教室,只能待在教室里静悄悄地玩,要不就看书写作业。结果,老师也累,学生也累。类似的极端状况使得“课间活动”名存实亡。
面对这一实际,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益身心、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玩出乐趣,玩出收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恰好是一门开放性极强,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课程,正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发课间活动,吸引学生真正实现课间活动的目的。
借着指导《OK十分钟》这一活动课,我引导学生回顾了很多玩过的传统游戏,如打沙包、滚铁环、跳房子、编花篮等等,好些游戏他们只听说过,都不会玩了。还有不少学生喜欢益智游戏,但除了简单的五子棋还有人玩过,走井、跳棋、华容道、九连环、魔方这些游戏就不怎么有人玩了。
为了使学生想玩、爱玩、有的玩,我将“打沙包”这个游戏充分地延伸开来,先借助《钉纽扣》一课引起兴趣,在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后,让学生搜集合适的布片,利用学过的穿针、引线、打结等方法,自己缝制沙包。学生兴致满满,花了几节课的时间亲自动手尝试,缝制出了合乎要求的沙包。在了解了打沙包的规则后,操场上跳跃的身影终于不再是一味地疯跑了。学生更乐于在游戏中一展身手,玩得不亦乐乎,用自己做的沙包玩游戏还格外有兴致,走到哪带到哪,不光是学会组队打沙包,还琢磨出了抓包、翻包、夹包等好几种游戏。玩“跳房子”也离不开他们的小包包。
《扎毽子》也是很有意思的一课。踢毽子是很多大人小时候的游戏,那时都是自己做毽子。学会了缝沙包,学生对自己做毽子也是跃跃欲试。在小组合作凑齐了材料之后,学生看书自学,制作出了鸡毛毽和塑料丝毽。
冬天,为了方便校冰球队和速滑队训练,学校在操场上浇筑了冰场。《雪娃娃》一课让学生兴致盎然,第二课时的时候,我让学生准备了冰猴、塑料爬犁、小铲子,带着学生来到冰场上游戏课。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又怎比得上亲身感受?孩子们抽冰猴、拉爬犁、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不断,吸引了很多上体育课的学生来看。课间时间,这些学生也都在冰场上游戏。第二天开始,在学校的允许下,冰雪运动在全校展开了。这个冬天的课间活动格外热闹,带动起一大批运动爱好者。
“魔方”是世界级的现代游戏,当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经典的世界魔方大赛的视频给学生观摩后,大家都为之惊叹。那旋转在指尖的魔方吸引着学生,他们纷纷买来魔方,一到下课就研究,互相学习、探讨,教室内气氛活跃而不吵闹。我们整个综合实践教研组趁热打铁,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这项游戏,并宣布将在幾个月后举办一次魔方大赛,在全校掀起了“玩转魔方”的高潮。魔方大赛最终举办得相当成功,影响深远,即使在平时,还有很多学生的书桌里常备着魔方,没事就拿出来琢磨。很多水平高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三阶魔方,二阶、四阶、五阶魔方也能玩转,甚至六阶魔方、异型魔方都在研究了。
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不是不想好好玩,实在是很多时候不知道玩什么、怎么玩,对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游戏中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与时间,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游戏中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俊晶.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课间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2]崔小春.课间活动时空:不得不说的话题[J].教书育人,2005(9).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