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视阈下我国高职港航专业改革思路

2018-03-06 12:47刘新英
职业时空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

刘新英

摘要:文章以我国经济新常态为背景,分析了高职港航专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交通运输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智能化改革和港航业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等新背景、新形势,探索了高职港航专业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提出了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一带一路”; 港航业; 高职专业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中央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领域也提出了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思路,港航业积极开展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智能化改革,以智慧型、国际化、绿色、创新为方向,增强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在这一宏大的背景之下,作为为港航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港航专业,面临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变革,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高职港航专业主要集中在《教育部2017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目录》中“交通运输大类”下的“水上运输类”专业,涉及港口电气技术等港口类专业和航海技术等水上专业,主要有港口经营管理类、港口机械操作类、航运管理类及船舶操作类等13个专业。

一、高职港航专业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交通运输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革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港航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张婕姝在《中国港航业发展趋势》一文中,提出了港航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港航企业围绕以上重點任务,结合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兼并重组、港航联动、强强联合,港航企业紧密合作,着力打造港航命运共同体。以自动化码头为标志的一系列成果引领了港口、航运业的智能化变革。以港口行业为例,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信息统计,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生产运行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特别是近年来,港口的竞争模式转变,港口格局从过去的“一城一港”逐渐演变为“一省一港”,更好地激发了港口改革的动力。

(二)港航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决策,为我国港航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如招商局、中远海运港口、上港集团、青岛港集团等港航企业,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的投资建设,通过兼并收购、特许经营和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加大了对海外港口的投资布局,从单纯的资本输出,转向人才输出、管理输出,许多港口向海外投资项目派遣大量技术工作和管理人员。海上丝绸之路为港航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契机。

(三)港航业发展对高职港航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港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遭遇新的问题,如发展路径多样化、港航物流资源协同性、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新的挑战。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中,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人员交流、培训机制,为相对落后的沿线国家培养港口发展的急需人才,为“走出去”的港口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语言和文化背景类的培训;在港航业智能化改革中,培养满足码头操作智能化、港口管理信息化、供应链服务智慧化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都是高职港航专业改革发展的题中之意。

二、高职港航专业改革的思路

(一)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优化、调整专业

在港航业转型升级,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行业的改革日新月异,特别是在智能化改革、“海上丝绸之路”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港口经营管理的理念发生了变革,港口机械设备的操作出现了颠覆性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自动化码头的运营,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港口设备操作、维修等岗位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海上运输方面,船舶大型化、邮轮产业的崛起等新的业态现象带来了航运业新的改革。因此,高职港航专业必须紧密联系产业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动态、新变化,在专业或专业方向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等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及时跟进行业改革发展的动态,使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作为青岛港企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在“校港一体”的体制优势下,学院与港口航运企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每年与港口专家共同研究调整、优化专业,在邮轮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况下,在青岛港新增邮轮公司的背景下,新增“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满足邮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对接港航业技术革新,及时更新课程与教材

智能、智慧型港口的建设和现代航运业的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单一掌握港口业务知识向掌握港口、航运、物流等专业知识的多元融合、综合型人才转变,从单纯掌握传统意义上的港口设备操作、维修知识向了解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等其他相关知识转变。因此,高职港航专业必须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动态优化课程内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港航业专家共同研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新编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或校本讲义,满足港航业改革对技术技能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学院港口机械类相关专业先后增加了《自动化码头系统运营》《人工智能概念》《远程控制》等相关课程,港口电气类相关专业新建了《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编程》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等课程,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优化了《港口信息系统应用》课程的自编教材和讲义。

(三)深入港航企业一线学习,教师实践能力及时更新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更新和提升是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培养满足港航业智能化、国际化等重大战略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果没有能够及时跟进行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教师,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高职港航专业的教师进行最新的港航领域发展形势培训、理论更新培训、技术技能革新培训是改革的首要环节。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参加高端的行业技术讲座、培训或高校深造等形式开阔视野,对接港航业发展的最新态势;可以通过参与港航企业技术革新、科技攻关项目,或直接深入生产一线学习实践等形式了解港航业技术技能的变革。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学院港口类专业专兼职教师每年分专业、分门类参加主办方青岛港组织的各类技术技能培训,航运类专业教师定时定期到运营船舶上实训实践,以此来确保专业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和行业技能需求。

(四)依托港航企业资源,开展实习实训

培养动手能力强、实践水平高的高职人才,离不开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实践证明,与企业结合越紧密,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职业技能实习实训越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越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随之升高。在港航业新的发展背景之下,高职港航专业很多传统的实习实训设备需要及时调整、更新,有些设备甚至面临淘汰的局面。对于不能及时调整、更新的实训设备,高职院校只有把目光转向港航企业,依靠企业的新设备、新场地,依靠真实的职业场景才能实现对学生进行新技能的传授和培训。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尤其应该主动出击,积极与港航企业协调,在企业生产繁忙的情况下,能够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一些机会和岗位。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港航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学徒制试点等多种方式合作育人。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了多样化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日照岚桥港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岚桥班,港口导师带徒,确保了学生在港口生产一线实习的效果。

(五)发挥资源优势,为港航业转型升级提供多样化服务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优势为港航企业服务,是高职港航专业重要的社会功能。在港航企业转型升级的变革过程中,高职港航专业应该充分发挥服务行业企业的作用,为港航企业开展员工技术技能提升培训,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服务港航业智能化改革和“国际化”战略,学院先后为青岛港开拓国际业务开展了缅甸语、西班牙语、英语等多语种培训;承办青岛远洋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等航运企业的船员技术技能培训;为中国理货协会等行业协会举办理货资格考试师资培训等,助力港航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三、高职港航专业改革中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一) 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职港航专业的改革亦是如此。就目前港航业发展的現状来看,行业企业改革的速度日新月异,特别是在智能化改革的过程中,多专业、多行业、多领域交互发展、互相渗透的格局对港航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职港航专业不能单纯为了追赶行业改革发展的速度,眉毛胡子一把抓,乱了阵脚。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行业企业和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有效可行的改革方案,循序渐进,确保质量。

(二)处理好 “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以港口领域为例,自动化码头的发展使自动化操作代替了人工操作,传统意义上的港口设备操作人员失去了就业岗位,港口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原来的港口机械类专业和港口电气类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培养方案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甚至实习实训设备都面临新的调整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全盘否定,应该在全面分析就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基础上,做好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三)处理好“个体发展”与“协同发展”的关系

目前,港航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开设呈现两种状态,一是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代表的港航特色高职院校,这类院校数量不多,以港航专业为主要专业、特色专业,专业之间互相补充,以优势港航专业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的特点尤为明显,各专业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得较好;二是在一些高职院校,港航专业的开设呈现零散化状态,甚至开设一个专业,有单兵作战的现象。以山东省为例,除我院是港航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外,其余开设港航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是综合类院校或者偏海事类院校。为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笔者所在院校作为牵头院校,成立了山东港航职业教育集团,更好地服务于山东乃至全国港航业发展。

在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之下,在交通运输行业进入智能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在港航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过程中,作为为港航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港航专业,改革势在必行。开设有港航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融入港航业改革、升级的大潮,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调整、优化高职港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拓展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能力,在专业、院校、企业的协同发展中,为我国港航业实现智能化、国际化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婕姝.中国港航业发展趋势[J].大陆桥视野,2018,(5):45-49.

[2]  丁莉.以港口为战略支点 书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新篇章[J].中国港口,2018,(7):1-4.

[3] 雷久相.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综述[J].职业时空,2015,11(10):1-4.

[4] 陈天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港航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亚太教育,2016,(30):145.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