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8-03-06 02:56李宁高薇史秀云迟艳琴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

李宁 高薇 史秀云 迟艳琴

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世界各国教育体制的自然选择,而美国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其诺贝尔获奖得主占比50%左右,其在人才培养领域的有效性显而易见,文章将深入分析并高度概括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现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

新经济时代的蓬勃发展,以知识创新为主流态势,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人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人才的培养呼唤教育体制的改革,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理论扎实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是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综合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美国在人才创新培养方面具有先进的经验,美国现行高等教育思想先进、体制灵活、管理规范,教育已经成为数百年来移民美国的有效途径,教育可以帮助来自全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在美国实现一个和谐统一的经济主体,美国的教育理念是一直把扩大教育机会作为其核心发展目标,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分析与了解,找到其中的优势特征,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提出一定的启示经验,以促進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一、美国高校办学特点

第一,美国高校的办学体制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其中私立学校又分为私立非营利性学校和私立营利性学校;高校设定层次分为为了普及通化教育的两年制社区学校、为培养应用教育的四年制本科学校以及为培养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录取方式大多采取开放式,面向大众的低门槛录取,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效果,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精英教育仅作为少数研究型大学的培养任务。美国高校办学模式由各州自己裁定,联邦政府无权干涉教育事务,采用高等教育分权管理的办学模式,因此美国高等教育各具特色,自主性和创新性特点比较明显。高等教育体系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自下而上”形成的,这种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高等教育办学人才培养目标以地方特色、人才需求为依托,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下实现优胜劣汰,社会适用性极强,各具特色又难以复制,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办学模式的“雷同”现象。

第二,为了保障办学特色,美国大学的经费来源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政府拨款大多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间接资助的方式。美国高校发展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主要由全美地区的六大认证机构进行认证评估来保障,认证评估机构虽为民间组织,但权威性很强,高校自愿参加认证评估。认证评估仅设置办学最低标准,不进行综合排名。只有通过认证的大学才能获得联邦政府的资助,其在校学生才能获得贷款资格。所以这种鼓励式的评估体系保障了美国大学办学的特色性与统一性,促进了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美国高校另一部分重要的经费来源于社会供给,公益部分由社会捐赠提供,有偿经费来源于基金投资、社会服务收入等,其中校友捐赠为美国高校提供了重要的经费支撑,美国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专职校友管理团队,设立专设机构,负责校友信息管理及资金管理工作,保障校友捐赠或基金投资的回报率,为捐赠资金提供良性循环平台和风险把控屏障。

第三,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深化高等教育普及,美国大学采取了多元化开放性的生源渠道,大学教育生源渠道不仅包括适龄青年高中学生,还面向社会开放,招收非全日制学生、未完成高中学业学生、有特殊才能的青少年学生越级破格入学等,这样的特殊学生已达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三,非全日制学生达到一半以上。美国大学的“学分互认”制度体系相当灵活和发达,学生的入学选择既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多所学校同时申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随时转学或跨校选课,衔接学校之间可以学分互认,即使是社区学校与本科学校之间的跨校转学,也可直接办理相关办学手续及学分户籍,为学生学习提供最大的自由度,这种学分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为学生转学和专业转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有效机制保障。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管理体制创新

我国高等院校一直遵循传统的政府化行政管理模式, 美国高校组织模式采用法人制度,企业化管理方式,高校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参与市场竞争,在激烈的人才培养竞争体系中,激发高校开发多样化的人才激励制度,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显然相对欠缺,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限制大学的高水平深入发展,虽然我国高校体制多为公立,但校长的权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应重视校长人选的选择与任用,目前我国高校校长大多由专业领域内知名学者担任,但学术领域内的尖端人才不一定精通教育管理,高水平大学的校长应优先从具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教育家或拥有大量资源的社会活动家中进行选择,高校管理体制采取“校长负责,民主管理,教授治学”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最大的差距主要在办学理念上,浓厚的行政权力氛围会制约学术创新,高校学术权力应与行政权力并行拥有同样重要的位置,行政权力应为学术权利提供服务和更为自由的学术空间,鼓励基层学术人员勇于创新,注重原创性成果的开发,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的民主竞争态势,这就需要专业的领导人和管理团队把控整个学校的运作,创新管理体制。

(二)国家拨款体制创新

我国高校多数为公立体制,享受国家定额拨款,国家针对高等教育都有专项的教育、科研、实验室建设等拨款项目。虽然各高校能够获得的拨款金额也有一定差距,但高校之间缺乏竞争意识,仍存在吃大锅饭的情况。我国高等教育要提高高水平科研实力,其培养一定要有针对性,在国家拨款体制中应引入竞争机制,把有效的资源和资金集中化。在高水平大学建立国家级实验室,鼓励高水平一流大学参与市场竞争,申请并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大学建立高科技园区,支持学生利用学校资源在园区内创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性支持和绿色通道。通过市场竞争按项目下拨经费,使一流大学成为具备人才培训、世界尖端人才引进、项目研发等多项功能的科技、人才孵化器,提升我国整体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办学模式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应更加灵活多变,拓宽生源渠道,降低非应届社会生源的高等教育再造门槛,健全学分互认体制,社会培训教育、专业资格认证、创业项目可以进行学分互认,鼓励学生从事创新创业项目,可以保留学籍、学分,简化跨校选课、跨专业选课程序,同时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形成以大学为依托的科研中心、实训实践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这种高度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吸引企业的资金支持,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以高校的研发团队为依托,攻克技术难关,并在与高校合作过程中选拔优秀人才,实现双向共赢。

(四)教育理念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规模世界排名第一,毛入学率达到28%,但我国仍未进入高等教育强国之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即使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名校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其创新性成果、科研水平、师资质量仍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一定差距。在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方面与美国高等教育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侧重基础教育缺少创新教育,这种教育差距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创新要求,应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方面进一步突破,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从以单纯的智力开发、知识传授、偏重专业教育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转变为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国际化的教育观念,促进观念创新、教学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构建适应我国经济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缓解就业压力严重与杰出人才缺口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洪修.协同视野下关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与实践样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 (3) :96.

[2]王占仁.高校全而推進创新创业教育的争论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6 (8) :115.

[3]顾月琴.德国双元制和北关CBE职教模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 (11) :65.

[4]曹瑞明,冉清文.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 (1) :105.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题解教育『三问』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