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课堂教学设计

2018-03-06 00:15张齐峰
中学物理·初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张齐峰

摘要:本文介绍了运用简易自制教具,定量探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设计过程,改进了教材上的学生实验.同时,教学中以实验、问题、启发、应用或拓展为手段,以语言、图象、表格或代数为方式,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或合作交流中,逐步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课堂是学生发展能力的主阵地,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笔者上了一节市级教学公开课,现把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与同行分享.

1教学过程

1.1激趣引入

上课伊始,组织同学进行趣味比赛.要求两名同学同时操作手摇式两台发电机,比较哪个灯泡更亮,获胜者予以鼓励.

设计意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奇心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亲历情境和亲身体验中点燃学生探究和学习的“火把”.

1.2猜想与假设

与参加趣味游戏的同学交流,你认为发电机的电动势(感应电动势)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回答,与磁场强度、转速、线圈大小、匝数和导线的粗细等有关.

教师:下面三种图(图1、图2、图3)均能产生感应电动势,上述因素是否是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最本质的因素?

学生:在图1、2和3中,由于不涉及转速或线圈大小,所以转速和线圈大小不是最本质因素.又因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与磁通量的变化有关,结合发电机实验的感受,我认为可能与磁通量的变化、匝数和运动时间有关?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感应电动势E可能与磁通量的变化△φ、匝数n和时间△t有关.

设计意图 提倡开放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排除非本质因素,得到本质属性,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能力,达成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部分目标.

1.3设计与实验

教师:为了检验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定量研究.

原理分析 如图4,小车载着磁铁从上滑下到进入线圈△L过程中(如图5),闭合回路的磁通量φ增大、磁铁速度υ增大,则闭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E增大,灵敏电流计偏角会不断变大.调节光电门到线圈的距离,当灵敏电流计偏角最大时,用数字计时器测此时瞬时时间△t.改变线圈的匝数或磁铁的条数,就改变了闭合回路的匝数n或磁通量的变化△φ;改变小车下滑的距离L,就改变了时间△t,血这样,就可以比較感应电动势E与匝数n、磁通量的变化△φ和时间△t的关系了.

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1)保持磁通量△φ、△t不变,探究E与匝数n的关系(表1).

(2)保持△t、匝数n不变,探究E与△φ的关系(表2).

(3)保持△φ、匝数n不变,探究E与△t的关系(表3).

将数据描点、连线,即可得图6、图7和图8.

设计意图 学生自己进行组内分工与相互合作,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图象和得出结论,由实验表象向归纳结论逐步过渡,主动构建知识,达到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目标.

1.4实验结论

教师: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大量的科学家开始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最早由纽曼、韦伯各自从理论上提出了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之后法拉第通过精确的实验验证了这一规律.人们为了纪念法拉第在电磁感应现象方面的突出贡献,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一定律,即E=k△φ/△t,(k为比例系数).在国际制单位中,因为1V=1Wb/s,故k=1,即单匝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φ/△t.又因为n匝线圈相当于n个电源串联,所以n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E=n△φ/△t.

设计意图 适时渗透情感、物理文化、思想和方法教育,避免生硬说教,同时关注学生成长,达成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目标.

1.5延伸推导

教师:能否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导线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请完成下列两种情况的推导.

学生:垂直切割时,如图9所示,导体由ab匀速移动到a1b1,这一过程中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φ=BLv△t,△t时间内轨道与金属棒所围面积内磁通量的变化量为△φ=BZis=Bvl△t.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φ/△t=Bv△tL/△t=BLv.即垂直切割电动势E=BLv.

学生:切割方向与磁场方向成θ角时,如图10所示,将υ分解为垂直于B和平行于B的两个分量,其中v2=Vcosθ,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产生电动势;与B垂直的分量v。=vsinθ,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E=BLvsinθ.

设计意图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合理推导,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增进学习物理的情感.推导后,注重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达成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目标.

1.6例题分析

例1 如图11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IT匀强磁场中,一根长为20cm的导线以2m/s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成30°角,求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例2 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2×10T,一个直径为20cm、电阻为0.1Ω的圆形圈放在磁场中,线圈平面垂直磁场方向。在线圈某一直径两端用力拉线圈,如图12所示,在0.5s内使线圈面积变为零。问:在这个过程中,线圈内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平均感应电流有多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题设条件,从物理规律出发,通过分析、综合或类比等,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达到消化、理解和反馈所学新知识.同时两组例题对比,让学生在反思中巩固、深化和提高,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endprint

1.7讨论与展望

讨论电动机线圈转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是加强了电源的电流,还是阻碍了电源的电流?学生讨论后发表见解,教师点评总结得出,电动机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电源的电流方向相反,称为反电动势,会阻碍线圈的转动,从而对线圈做负功,使电能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

展望电磁感应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根据此原理制造发电机、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电器设备,有兴趣的同学可查阅资料或预习下一节.

设计意图“讨论”片段,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旧问题,为知识安装一个应用“接口”,逐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勤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好习惯;“展望”片段,提出新知识.新情景,为知识安装一个拓展“窗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以求达到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和文化基础的部分目标.

2教学反思

2.1课前

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障碍,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逻辑关系严谨、難度梯度适当的问题或实验系列,把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将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让他们经历智力的探险,收获思维和智慧,改变只会“模仿”不会“迁移”的顽症.

2.2课中

通过课堂学生演示实验和分组定量探究实验,让学生亲临其境,获得具体的直接经验,得到清晰认识.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学生讨论、分析、推理和归纳,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

2.3概念规律教学

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可以用语言、图表、代数或几何等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同的学生对信息的不同表征形式有着不同的反应.教学中需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征形式.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能够以多种形式来表达同一问题,就表示他们已经对此问题有了非常透彻的理解.

2.4教学思想

运用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时,依据“发现学习”的教学思想,需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入手,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阶梯中领悟,在渐进中进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能力.

2.5课后

还应注重各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整体角度看知识结构,将学生各方面零散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理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中学音乐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