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银菊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目前,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开展与推进中,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日益受到重视,而且对于公共英语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创新教学方式,也在加大力度进行全面探索研究与优化改进。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对英语学习进行实效性应用而进行的重大改革措施。这使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既能够面向于专业培养目标而强化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能使其在英语技能型培养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由此促进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岗位发展需求。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进行了明确的意见要求,在素质教育要求下,不仅要注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成为真正能够服务于社会与国家建设的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为此,在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作用下,进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改革,既应以就业引导为主要改革方向,同时还应对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使英语教学不仅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更能够由此展开具有实践性的活动,由此满足当前社会的专业人才需求,同时也顺应了高职教育的基本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观。
以本学院的16工商管理1班、16印刷与媒体技术1班、16建筑造价2、3班共计191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教师根据所任班级的不同专业性质,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或多种以“工学结合”为理念的教学方法。根据学校提供的备课场所和专业实训基地,例如借用外语外贸学院的语音室组织工商管理班的学生进行在线谈判会话的模拟教学。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经常组成一个教学组,互相交流学习,共同研讨、发现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和衔接,体现英语教学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公共英语课程在科普和基础知识的强调及渗入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将专业英语融入到公共英语课程之中,做到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培养有效的迁移能力,建立起公共英语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形成完整的英语应用能力体系。
从本质上来讲,高职教育必须展现以下特征,即以就业为导向,将能力视为其本位。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为公司培育出生产和技术,另外,还有服务和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实用型人才。所以,高职英语教育应始终坚守“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的人才培育的总方向,培育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英语教育还远远达不到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而且实用性也不强。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效率低,很难满足公司对人才的渴求。
最近几年,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虽说获得了比较大的成果,却依旧有教学形式与方法老旧,以及沿用普通教育的倾向等一系列的问题,以往以老师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始终保留在多数的高职英语教学当中。几乎都是以老师单方面的讲授为主,也就是说,老师先讲解重点单词的使用方法,之后再对课文当中的重点句式和语法进行讲述,最后通过做习题来巩固。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无法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单调的教学方式想要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具有很大的难度的,而且培育出来的学生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都表现偏低。
高职教育要培育的是能够适应生产和建设,以及管理和服务的一线高技术实用型人才,而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是高职教育培育人才的承载体,是有重要的意义的。但是,根据现阶段使用的教材来看,虽说种类繁多,然而,从本质上来讲根本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可供选择的教材很少,而且难度高,缺乏实用性,普遍采用了本科教材的撰写思路,形式不够创新;另外,在内容方面更新速度慢,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不但如此,还缺乏针对性,教材内容过多地注重词汇和语法;而且教材当中缺少实践教学环节,老师很难组织教学。
现阶段,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始终将期末考试成绩以及等级考试视为考量一个学生英语能力的标准。这样的评判方法过多地注重了基础知识中词汇和语法的运用,却忽视了“说”的能力的重要性,致使“哑巴英语”现象极为普遍。学生在这样的评判体系当中,将期末考试以及等级考试当作学习的最终目标,而且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根本不具备实用性,很难达到未来的职业需求。
高职英语教学不能缺少实践环节,而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的英语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检验。但是,根据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专业课程的实践远远高于英语教学实践,甚至还有大部分院校根本就未曾开设英语实践教学,而且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就更加无从谈起。
在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中指出了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就是要培育出技术和生产,以及管理和服务等多方面的专业领域的人才,这也充分展现了高职公共英语是和专业课程协同发展的特点。另外,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好基础的语言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其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要以实用性为主。同时,还要充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并针对企业和毕业生展开调查,清楚岗位所需的英语,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所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朝着这个方向,要充分结合专业需求,为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服务。
高职英语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一成不变,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老师在教学环节中讲授的角色,利用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法”,以及辩论赛等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来综合培育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老师可以在网上搜寻一些和工商管理有关的英语短片,比如说,斯坦福大学公开课“如何创业”等等,通过观看短片,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只有教材内容具有了实用性以及针对性,教学效果才能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选用适宜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也要选取一些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的,而且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另外,高职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育学生在职场中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所以,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就不容忽视,老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不但要对考试成绩以及等级考试通过率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做出评价。不仅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由老师设置课题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以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模式构建工作情境,模拟真正的职业环境,把与职业有关的技能和知识当作学生的学习内容,以此来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另外,还可以创建模拟实训室,让学生能通过模拟实训室来加强实践能力,更好地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现代高职教育教学中,英语教学已经不再是一门独立的语言类基础学科,它既应与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相互呼应,还应与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对应。由此可见,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在以服务于专业培养为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划特点,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既可以进行专项人才培养,同时也能为促进学生就业而提供全面服务。
[1]唐艳平.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4-25.
[2]陈敏.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如何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J].校园英语,2017(38):77.
[3]蒲春芳,张萌,李军.浅析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4):156-156.
[4]蔡淑红,宋淑红.基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培训,2016(20):57-57.
[5]吴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专业实践教学[J].校园英语,2016(34):70.
[6]高云.浅谈交际法在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为例[J].校园英语,201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