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中国民歌教学研究

2018-03-06 09:47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周敬慈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9期
关键词:衬词音调陕北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 周敬慈

一、关注民歌的语言与歌词特征

可以说语言是辨别不同区域民歌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教学中,当学生首次聆听一首民歌时,最易关注到民歌语言的不同。在教学时,教师不妨先引导学生先从学习歌词入手,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民歌语言的口语化特征,体会不同地域语言的音韵特点,当学生熟练掌握歌词中方言的字调后,再运用方言发音演唱歌词。如在学习四川民歌《螃蟹歌》时,应先找出带有四川方言的字进行重点学习,如“蟹”读“hai”,“哥”读“guo”,“脚”读“jue”,“个”读“guo”,“壳”读“kuo”,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便能够在实践中体悟到四川方言的语调特点。

准确的发音与吐字在民歌教学中至关重要,这与语言的学习密不可分。如学唱陕北民歌《三十里铺》的歌词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读一读歌词中“名”“村”“我”“心”“人”等具有浓厚陕北特色的字音,在反复念诵中逐渐体悟陕北方言的音调规律,咬字时,需要注意陕北方言中前鼻韵的字具有后鼻韵化的特点,同时伴有后重音现象,民歌的方言语调也是影响旋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习时需细心体会语调变化与旋律走向的关系,这样才能读出陕北方言的韵味。

衬字、衬词的运用是我国民歌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教学中,民歌的衬字时常因字义没有实际含义而被忽略。其实民歌的衬字、衬词是整首民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突出民歌的地方特色,同时对加强歌唱语气、加深歌曲情感、丰富音乐形象、扩充音乐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山东民歌《包楞调》,因歌中多次使用衬词“包愣愣楞”而得名,音乐也得以丰富和扩充。蒙古族民歌《我是草原小骑手》中使用了蒙古族标志性的衬词“啊哈啊哈嗬”,以此烘托歌者愉悦自得的心情。当学生聆听到这些特有的衬词,便会自然地与特定地域或民族关联起来。

二、关注民歌的音乐特性

每首民歌均带有自身专属的音乐标签,不同的调式、音阶、节奏、节拍、旋法、特性音调、音乐结构等要素赋予了民歌鲜明的音乐特征与持久的艺术魅力。在音乐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不断提升民歌的演唱能力,就离不开对民歌音乐本体的细致分析,只有当学生对各地民歌的音乐特征有一个整体认知后,才能敏锐地辨识出不同地区民歌特有的音乐属性,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歌声展现出地方民歌的风味。

对于民歌的演唱,应牢牢抓住各地民歌旋律的风格性音调与特殊唱法。如陕北民歌中的甩腔就是一种特色唱法,常出现于民歌句首,如在《兰花花》的第一乐句“青线线那个蓝线线”句尾就运用了甩腔,在长音后带有一个短装饰音,演唱时需要将尾音上挑,以此来渲染歌曲情绪。除此之外,微升fa的“欢音”与微降si的“苦音”也构成了陕北民歌的色彩标记,有时只要找出旋律中的微降si,陕北民歌的风味便凸显出来。《三十里铺》就是采用了燕乐音阶的曲调,用以表现伤感、悲痛的情绪。再如湖北民歌的三声腔,歌曲《催咚催》全曲由“do、mi、sol”三音构成,调式也由宫调式转向徵调式,成为这首民歌的另一个特色。以《洗菜心》《铜钱歌》《一根竹竿容易弯》为代表的湖南民歌,羽调式的色彩贯穿全曲,形成以la-do-mi为骨干音的羽调旋律,微升sol构成的多种音腔被视为湘羽类民歌的特殊音腔。再如山东民歌《花蛤蟆》中运用了多处装饰性的上行四、五度倚音来衬托音乐形象的跳跃感。另外,在少数民族民歌中,如达斡尔族民歌中的长时值音常以颤音作音腔装饰,曲终通常采用上、下滑音收尾。以《桔梗谣》《阿里郎》为代表的朝鲜族民歌在旋法上常以一个音为轴心,旋律围绕核心音作下行二度级进和四度跳进,进而形成波状旋律线条,这也是朝鲜族民歌的独特之处。在学习民歌演唱时,如果能够准确分析民歌的音乐特征,找出民歌旋律中的特性音调,那与唱出民歌韵味的目标就更为接近了。

三、关注音符背后的音乐文化

在音乐教学中,有时存在过于重视音符本身而忽视音乐文化的现象,尤其是民歌教学,更应该挖掘音符背后的文化内涵。当我们真正对民歌的生成背景与人文性有了一定了解后,那么我们会自然而然的理解不同地区的民歌在音乐上的差异性,进而懂得采用何种情绪来诠释各地民歌。

以陕北民歌为例,陕北民歌是基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形成的艺术品种。陕北山歌高亢的音调特点与沙梁起伏的自然环境存在密切的关联,在这片自然赐予的特殊地域,站在对坡的人们可以遥望互视,对歌喊话,但要绕过山坡面对面交谈则需行走二、三天的路程。由于此地沟深蜿蜒,山坡绵延相接,当居民在对歌或日常交流时,想要将声音清晰的传向对坡,就需要将音调提高,发出高昂洪亮的声音,同时还要把音调拖长,才容易产生共鸣,这也造就了山歌悠长的音乐特征。我们总能从在天宽地广的自然环境下孕育而生的陕北山歌中捕捉到高亢奔放而又深沉质朴的情感基调。如在《走西口》这首体现与亲人难舍难分之情的民歌中,便能领略到陕北山歌的风采与韵味。

从浅层角度讲,陕北高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塑造了陕北人民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方言土语,而半农半牧的个体生活方式又造就了如信天游、山曲等富有特色的歌唱体裁。从深层角度谈,陕北的自然环境也为当地民间音乐的独特性创造了有利条件。高原环境对陕北人民生活方式,性格秉性均产生潜在影响,在长期的历史交融中,又促成该区民众形成共同审美习性,而这种审美趣味也必然会对陕北民歌体裁、音调、歌唱方式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久而久之,陕北民歌便在经过民众创造、筛选、淘汰、加工、流传等历程而日臻完善,最终形成陕北地域浓郁的音乐特性。

不同地域的民歌都有它依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不同的语言、历史传统、民族性格与审美情趣造就了风格迥异的民歌,只有真正挖掘民歌旋律背后的文化因子,了解民歌的生成背景和与之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才能领悟民歌文化的精神内涵,准确展现不同地区民歌的情绪与特有的地方韵味。

猜你喜欢
衬词音调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你可以相信电话那头的人吗?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
赣西民歌的衬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