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双西小学 王 锐
正在听课,讲得甚好,忽然听到“那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一种欢快的情绪来演唱……”嗯?本以为老师要进一步从歌词入手,引领学生体会歌曲情感内涵,竟如此轻率地做了总结式的要求。这种话乍一听合乎情理,细一想缺少味道,这样简单的要求过于浅白了吧!好像任何一首歌想要唱地打动人,老师这样一要求,学生就能做到,是,学生也许做到的了,但做到的是老师所要求的那样一种最本能的情绪表达,而非经过思考和酝酿之后的歌唱,更不是从心底与音乐产生的共鸣。是的,我们常常是太心急了,不敢慢下来,不敢细致起来。
于是,我就想: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该怎么说,怎样要求才能让学生表现出我们想要的或者说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种积极地、充满真情的学习状态,营造出那种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想象到的课堂,教的有趣,学的乐趣,动静相宜,心领神会的课堂。
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排在首位的,但实践证实:这一教学目标没有得到真正具体的落实,大多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没有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多的发展。
现在,情感教育已受到各科教学领域的重视,也做了很多研究,在音乐教学领域的研究大多是关注如何运用音乐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而忽视了教学方法、活动设计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怎样与知识技能协调融合,进而怎样达到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深入与升华,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得以真正实现。所以,我提出了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五层次模式研究
从情感教育的定义来看,情感教育指的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即对学生的态度、感受、信念和情绪等方面的关注,以及对学生的自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注。换句话说,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个体与他人关系的有效性,在这个意义上说,人际关系和社会技巧就被视为"情感教育"的核心。与这种教育理念有关的还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对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特别关注学生的态度、感受、信念、和情绪);二是把情感与认知发展联系起来,即学生们作为学习者的感受以及他们对学习科目的感受,至少可以和他们的实际能力一样有影响。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他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首先,他认为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其次,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统一体。再次,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艺术”,我们深刻的认识到:音乐学科本身具备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和情感教学的优势。音乐教师应重视学生情感特征和情感内容的研究,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功能,培养和完善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音乐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感受情感教育的殿堂。
五个层次是一个由感性情感到理性思维再到感性文化的一个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整节课中音乐活动颇多,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下进行身势活动或体态律动,却很少有教师与学生的问题对话交流;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提问了,但问题过于泛化,没有思考的层次性,对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没有多大促进作用,学生更是不爱回答或不太会回答音乐问题。
于是我们力图从问题开始,提高提问的技巧,建立一条和学生情感对接的罗马大道。
首先我们要看音乐会引发我们或学生自身的什么“波动”,里面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就是和学生最好的沟通内容,教师从中发现可提问的内容,以及提问的方式。
一是提问抓住音乐中的亮点,亮点是聆听的一个抓手,让学生轻松的、快乐的、有意识的专注到音乐里,并以点贯线带面,逐渐看到整个音乐的“森林”,让学生会听音乐,听懂音乐。
二是所提问题是具体的,直指音乐的,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是对应的,每一次活动由一个问题引出,问题就是听点,能够让学生逐步由体验获得的经验积累上升到较为理性的认识,同时改变以往提问的策略,由引导关注聆听开始向需要思维的参与进行发展,如对比、记忆、辨别、想象等。
总之,通过提问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让感性的体验过渡到音乐知识,提问引起关注,关注到音乐,让学生会回答,爱回答老师的问题,最终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从音乐性、实践性、社会性三方面考虑来设计音乐活动,音乐性是指以音响为基础,从音响出发,实践性是指能够多数学生参与的方式,社会性是指活动能够产生配合、协调、合作、尊重、谦让等关系。组织活动的设计是贯穿整个课堂的重要媒介,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通过活动掌握知识,实践能力,通过活动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化的发展。所以音乐活动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有层次的进行设计与选择。重点对学生的态度、感受、信念、和情绪等方面的关注,以及对学生自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注。
下面就我的一节课作简要说明: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再次挑战多次国赛中讲过的四年级欣赏作品《打字机》,进一步挖掘音乐作品中对情感教育能够产生作用的音乐要素,充分利用最能引起关注的特色音响,创设了最能激发学生,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活动方式——撕纸游戏和幽默表演,带给师生耳目一新的感受。
首先继续深挖教材,针对四年级学生节奏感强、富于表现等特点,在课的一开始就紧紧抓住“DING”“CA”两个音响,让学生从听到,到创设表现音响的动作,再到能与旋律配合完成音响的加入,做到了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将学生的专注力、想象力、编创力、反应力逐层挖掘带动,引领学生走近音乐内部直至看到音乐全部真面目。
乐曲共一分四十三秒,虽短小却诙谐有趣,为三段体(ABA)结构,表现了紧张忙碌的办公室里人们愉快工作的情景。 我创设性的利用作品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特点,与学生一起表演了一个忙碌的早晨,从刷牙、洗脸、吃饭、穿衣到上班的一个过程。
学生从活动中听懂了音乐,在活动中提高了听辨能力、反应能力、创编能力,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形成了能力,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认可,眼神烁烁有神,这不正是我们音乐教师希望看到的吗?
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指导下歌唱的不仅音色优美,还要情感充沛,尤其是在情感表达方面,我们常常只是简单的从情绪要求上做一些提示,具体怎么才能做到却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方法,所以学生的演唱总是不尽人意。因此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着重从歌词的咬字吐字方面研究,让教师教有教法,学生学有学法,提高学生演唱中表情达意的能力。而且在唱歌过程中唱好每个字、词、句也是一个对学生从审美到表现美的雕琢过程。
有一次,我要讲六年级的一首歌曲《妈妈格桑拉》,在讲之前,我首先分析了歌词,第一段“趴在你的肩上,能说悄悄话——听着你的歌,梦里开鲜花”是具体描绘母子情深,咬字应轻柔舒缓,若咬得过重,就没有了亲切与温暖;而第二段中“妈妈格桑拉——”歌曲旋律与前一句呈八度大跳,歌词更加直抒胸臆点出主题,咬字要舒展有力。
在教授学生演唱第一段时,要求关注每一乐句第一个字,学生发现每个字是动词,于是我让学生将每个动词“趴”“依”“牵”“听”要加强语气,其实也是一种力度增强的方法,只不过加强语气的说法比单纯要求加强力度更有内容,更有情感表达的内涵,继而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这四句的关系,这四句再次做出力度变化,第三句“牵着你的手,风雨不害怕”是第一段中的旋律最高的一句,情感处理上要略显的强一些,而第四句“听着你的歌,梦里开鲜花”衔接时将 “听”字的处理做了两种示范,一种是强的稍显激动,一种是弱的,稍显柔和温馨,当然学生对两种情况都会有选择,这时我提出,歌曲每一句的演唱要看前后乐句的发展关系,这就和理解课文中一句话的含义一样也要看句子前后的语境关系,这样一说,学生明白了,选择了弱的处理。
这样细致的教学不但没显得课堂拖沓,反而增强了一种课堂的质感,让学生在演唱中学会了思考,并且相信学生在以后也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虽然在唱歌教学中是以音乐为本的,通过声音来塑造情感形象,但是歌曲作为音乐与文学的一种载体,教师们也应重视歌词对于表达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准确的咬字吐字、归韵收声、乐句衔接等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歌曲的伴奏是从属于歌曲这一整体音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的教师常常忽视伴奏的功能,或者只是最后为了展示一下教学的完整性,有的教师也重视了,但不提示学生听前奏、间奏、尾奏等,若是钢琴伴奏,在形式上过于单一,只能右手给一个旋律性的伴奏,左手的伴奏无论什么歌曲都是一种伴奏音型,并没能把伴奏的功能发挥到应该发挥到的程度上,那么我们的演唱教学总是缺少了让人涌动激情的质感。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始引导让学生进一步将歌声贴合伴奏,开始考虑运用不同的伴奏方式和类型为歌唱教学添彩,有时选择钢琴伴奏,有时选择钢琴伴奏加小打击乐器,有时选择录音伴奏,因为录音伴奏的特点是音色的层次性更丰富、更鲜明,气氛渲染更浓厚,有时选择录音伴奏加小打击乐器,小打击乐器的加入也可以带有即兴创造的内容。
还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在电子琴的伴奏中,采用模仿鸟叫声、火车声、锣鼓声以及其他自然界特有的声音或节奏的技法,使歌曲更加形象和富有表现力,若要求模仿古筝、竖琴的效果,模仿枪声、雷鸣的效果等。一般常用震音、琶音、颤音、波音等装饰音音型,效果形象、逼真。
老师们也可根据学生的伴奏能力,为歌曲设计恰当的伴奏。有的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研究推敲,有的则可以启发学生集体讨论设计。如:我在讲授《萤火虫》过程中使用了用小玻璃瓶做的自制乐器,音色如风铃一般清脆,在歌曲的每一乐句的句尾长音时加入,营造了一种皓月星空,清新浪漫的意境。李雨春老师讲授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时设计了用和声哼鸣的伴唱,增强乐曲立体感。在欣赏课《春》第一插部中,聆听小提琴的颤音,学生就选择了金属材质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沙锤表现低沉的大提琴三十二分音符的感觉。同时老师也注意要求学生控制好伴奏的音量,使得伴奏为聆听服务,加强聆听的质量。在充分的聆听基础上进行伴奏参与,学生通过对伴奏的感知,对伴奏的参与,提升了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也多了一种音乐表现技能,更从中得到了一种美好情感的满足。
由于小学生的歌唱作品一般都比较短小,节拍也是基本的节拍,所以歌曲的伴奏不需要太复杂也不需要太华丽,注意对前奏、间奏、尾声进行较细致的处理,总之合适就好。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我们总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综合表现,来说明教学内容的丰厚,或者说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充分展示,那怎样一种教学生态会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情感得以满足的一个声场,或是成为教师们得以成长的一个道场,这对于学生合作表现或师生表现的方式上,能力的平衡上,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通过此次教学研究老师们学会了利用多种元素综合考量,设计音乐课最后的表现环节,力求情感教育的完美展现。
学生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表现内容可以是之前学习内容的再现也可以是由此而产生的拓展,无论是哪种,那绝对是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情感交互的一个结果,老师们在课堂结尾更多的是倾向于让学生加入肢体语言的表现,正是应了古人那句话,言之不尽,歌之,歌之不尽,舞之。
在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 赋予了音乐教学形象性的特点,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与表达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和声、音高、时值等要素中的运动形式(高低、长短、强弱、刚柔、抑扬顿挫等),诠释音乐的旋律、节奏、层次、结构、韵味,使音乐语言更生动化、形象化,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在幻想的基础上去实践、去感悟、去创造。
总之,我希望在音乐课上,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成长,正如李镇西校长说的,你要把学生当“人”,重视情感教育就是要让音乐教育更像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