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萍
【摘 要】估算比精算难,估算对一个人的数感、推理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亲近估算;规范书写;灵活估算;创新表达
【问题的提出】
估算是一种生活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估算。据统计,平时应用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比例为3∶1。因此,熟练地掌握估算技巧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一般解决问题,只要能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决就行了。但估算比精算难,估算对一个人的数感、推理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积极的意义。
估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估算也是个让广大教师棘手的内容,由于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解题策略灵活多变,教学要求不好把握。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相当大的困惑。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寻找一种合适的估算表達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指导。
【现状分析】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现行教材关于估算教学的主要例题和解决方法,见下表:
我们看到,从二年级下册开始,估算内容陆续出现在解决问题中,估算学习依托于具体情境。三年级估算内容密集出现,内容涵盖加减乘除四大运算。可是综观书写格式和解题策略,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例题中,有许多文字的叙述,很少出现用算式和符号表示的一目了然的书写格式,尤其是低年级。这些文字叙述用于课堂内的口头讨论是很好的,但独立作业时,让学生也写这么一堆话,既费学生的时间,也耗教师批改的时间,不够简洁明了。书写格式的不明确,给解题带来很多麻烦。还有不少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不懂解题策略,不知怎么做,懒得琢磨,干脆放弃估算,走“捷径”——精算。这样一来,貌似省了不少麻烦,却无形中削弱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估算到底要不要教,回答是肯定的。
【策略建议】
一、创设情境,亲近估算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学生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在启蒙阶段,我们可创设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尝些估算的“甜头”, 感到估算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比如二年级首次教学估算时,可以用课后的习题引入:“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800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这里不知道准确人数,你能得出结论吗?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估大法”,哪怕一个学校有900人,900+900+900=2700(人),2700<3000,所以,总人数一定少于3000人,能坐下。 “广场举办消夏音乐会,需要租1500把椅子。玉兰社区有900多把椅子,红梅社区有700多把椅子,够了吗?”这题体验“估小法”,就算900+700=1600(把),得数已超过1500,所以一定够了。
另外,还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星期天,小红和同学逛街,看中一套衣服,衣服是200多元,裤子是100多元,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才能买下这套衣服?”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需要知道准确数就能得出结论,这就是估算,让学生觉得估算很好玩,很方便,很实用,愿意亲近估算,从而尝试估算。这些模糊的近似数带给学生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从此改变只会算准确数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通过估算合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既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又增强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及早简化,逐步规范
有了这些模糊数的铺垫,再遇到有准确数的例题时,相信多数学生不是第一时间想到精算,更何况还没学过多位数加减法(刚学完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由于知识的迁移作用,他们会尝试着用估算去解决。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用简洁的式子和符号把学生的想法表达清楚。如第一个例题“电话机358元,电吹风218元。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带700元够了吗?”可以这样表达:
358>300 218>200
200+300=500 估小法
358+218>500
358<400 218<300
400+300=700 估大法
358+218<700
答:带500元不够,带700元够了。
在估算第一次出现时,我们就可根据实际情况渗透估大估小的策略,并用如上简洁方式表示思考过程和结果,与课本中的文字思路相比,是否方便多了呢?这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书写格式。先入为主,第一次就用规范简洁的形式呈现,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继二年级下册估算启蒙后,估算成为三年级学习的“重头戏”之一。从上表可以看到,三年级估算解决问题共出现了5次,接下来出现在五年级上册。小学教材中,用估算解决问题共出现了7次。想规范地用式子表达估算过程,“≈”必不可少。课本中是第四次才出现,笔者认为可提早到第二次,尽早认识“≈”,有利于尽早学会规范统一的格式,使学生少走弯路。如第二次出现时可这样书写:
223+239≈220+230=450
估小了,所以223+239>441
答:坐不下。
第三次出现时表达不规范,可写成:
558+225+166
≈560+(230+170)
=560+400
=960(元)
符号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用数和符号表达清晰的思考过程,这样的式子胜过文字的说明。笔者发现,有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阅读有障碍,他们看到大段的文字,脑袋就“发昏”,但对于像这样简洁的表达方式他们更乐于接受。endprint
三、求同存异,灵活估算
下面是第六次教学时学生想出的解决方法。此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一种场景。“今天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一共有18个纸箱,够装吗?”
18×8≈20×8=160(个)
18×8≈18×10=180(个)
182÷8≈160÷8=20(个)
182÷8≈180÷10=18(个)
182÷8≈180÷9=20(個)
182÷18≈180÷20=9(个)
6种不同的估算方法,都有充分的理由得出确定的结论,这些都是学生灵活估算的展现。
只要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就会时不时地给我们惊喜,下面是作业本中同一道题的不同做法。殊途同归,两种方法各有千秋。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四、巧妙解题,创新表达
估算方法灵活多样,是门“技术活”。除了常用的“估大法”“ 估小法”。还有一种笔者取名为“折中法”,如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这是四年级上册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情景,列竖式前先估算:
145×12≈150×10=1500(千米)
这一题一个因数估大,另一个因数估小,计算方便,又与准确值接近。我们要通过不同题目的对比练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要估大,什么时候要估小,什么时候可折中。当然,也有题目根本不能估算,只能算出准确值。我们要教给学生估算的三个原则,第一,合情合理;第二,计算简便;第三,接近结果。到底怎么估,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数据分析后再定方法。
在表达方面,我们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列式方法。传统的表达方式一般是横式加文字说明,我们可以变通一下,请看下面三例。
方法只要合理,我们就要大胆采用,允许求同存异。简洁的数字和符号胜过华美的文字说明。当然,熟能生巧,只有把问题分析透彻,理解通透,我们才会应变自如。
总之,我们要做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有心人,尽量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契机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再通过交流估算方法、技巧等,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估算的乐趣,并切身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显估算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博平小学 3158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