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和思考,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教师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语境或职场,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学习。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英语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139-02
“互联网+”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其关键就是创新。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与教育全面融合,实现教育的全面信息化,将“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样的传统教育,通过“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互联网+教育”,将会使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互联网+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即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而教,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教。“以学生为中心”究其内涵,强调的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从而实现“为学而教”理念。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认知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在普通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为学而教”的可行性和效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教师们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构建“为学而教”的有效高职英语课堂。
高职学生作为英语学习者中的特殊群体,普遍存在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信心不足的特点,近年来的单招生和对口生更是如此,大多对应试教育怀有抵触情绪,有些甚至达到厌学的地步。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当前我国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这种“为教而教”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而语言学习恰恰是需要不断地参与、实践才能有所提高。当前基础薄弱却非常有个性的高职学生可能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尊重、倾听和激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再用“重教不重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也要作相应的改变,做到“为学而教”,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实践的现状
国内“为学而教”的研究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不少,但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却很少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论述较多,主要集中在理论介绍和教学模式的探讨方面,对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实践研究则相对不足。例如李耸分析了实施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2005)。李莉探讨了大学英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特点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2005)。窦娟讨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學模式应注意的原则及实施中可以开展的教学活动(2008)。李光霞探讨了如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情况(2012)。
但是,以上的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高职生为对象的研究则较少。关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以高职生作为研究对象的也有一些,例如,涂艳群从分析学习者需要、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课堂、转变教师角色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职英语中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2011)。杨丽琴分析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但还是看不到其课堂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和课堂效果(2014)。张晓玲从课前准备、课堂任务,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到师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反馈教学效果显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积极性(2014)。综观国内有关以学习者为中心英语课堂教学的论文,大部分关注的对象为本科生或专科英语专业的学生,论文主要涉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介绍、改革的必要性、教学模式探讨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而以高职学生为关注对象的实践研究则较少,以广西高职生为关注对象来做实践研究的就更少。
另一方面,国内关于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探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依据、定义和意义,虽然对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探讨也不少,但大多忽略了教学目标的明确设定、课堂真实语境的创设、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所使用教材、学校的“学会学”平台和与教材同步的“外研随身学”APP,补充微课视频或任务资料,在教学目标、课堂真实语境的创设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进行研究,试图形成“为学而教”的一系列具体的,能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目的
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一个能使英语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改变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设计侧重听说,以任务为驱动,每次课设定一个目标、一个任务、一次讨论、一次展示,这种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获得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转变学生由学知识到练能力,由个人学到小组一起学习英语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学院的“学会学”平台和与教材相结合的“外研随身学”APP,通过智能手机端进行课后线上、线下自我学习和准备,课上进行展示。混合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信心和学习效果都得到提高。endprint
(二)实践研究
1.通过认真调研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个性特点和对提高英语的期望,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需要、英语学习特点以及面临的困境,以便教师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2.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如“学会学”平台等,结合与所用教材相配套的“外研随身学”APP,补充英语微课视频,设定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每次课的小教学目标,借助移动手机端来实现课堂的翻转,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和角色分配,最后展示。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后线上或线下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真正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3.通过任务为驱动,突出实用性和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设计侧重听说,学生在移动互联网、老师及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中做,做中学”,每次课设定一个目标、一个任务、一次讨论、一次展示。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或未来职场的真实语境,学生会觉得更有意义而乐于参与。同时也利于将所学内容迁移到实际应用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学生离不开手机的特点,进行线上或线下观看微课视频,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用手机在线或下载练习听、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在信息化投入上,要保证校园全覆盖WiFi环境,网络流畅,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较好地用手机看微课视频或查找资料。
5.加强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认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与同学讨论,可以使用手机作为查询工具查找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展示,结合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更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最大程度地做到“以学生为主”。
6.教师在教学過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目标的做法,要将每次课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协调一致。转变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学习方式,学习由原来的只是听课、做笔记、背单词,到课上可以用手机找信息、回答问题、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互动,课后通过APP读单词、读课文、练听力和完成口语练习,使知识经过内化和优化,课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中,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再加上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会激励学生更乐于参加,参与多了,学习的能力和自信心都会得到提高,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而教”的教学形式,教与学目标清晰,通过网络、QQ、微信等数字化信息平台,教师创设情景、布置任务,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语境或职场情景,学生通过平台或APP,线上线下开展互动式教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自信、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雪芹.立足高职学生现状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J].文教资料,2006(14)
[2]林莉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模式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作者简介】刁莉丽(1972— ),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外语教学。
(责编 丁 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