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实训改革探析

2018-03-05 17:30盘洋华苏文昱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互联网+互联网

盘洋华+苏文昱

【摘 要】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中存在的实训内容侧重于会计核算、缺乏实训环境、缺乏实训教师等问题,提出更新并丰富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内容、构建新的会计信息化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高素质实训教师队伍等对策,促进“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 会计信息化 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047-02

当前,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面临着“互联网+”的冲击。“互联网+”为会计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内容与技术要求,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Reporting Language,XBRL)、会计云计算、会计大数据等技术成为会计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内容侧重于会计核算。目前各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训主要以会计核算为核心开展,仍然体现为会计电算化实训理念,其实训侧重在对财务软件操作与应用的介绍,财务软件子系统模块的操作,主要实训内容就是总账报表以及报表系统,对于学生实训目标的要求也仅停留在运用财务软件建账、制单、记账、审核及财务报表编制等基础训练上,以及对于财务处理及报表系统的基本训练上。严重缺乏会计信息化实训所要求的采购、销售、存货、成本、资金、应收、应付等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等实训,学生很难在实训过程中真正掌握会计业务的系统处理方法,也无法运用会计软件开展财务会计,做出会计预测以及决策,与会计管理的要求相违背。

(二)会计理论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的双轨运行。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会计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的综合,包含基础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报告分析、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以及审计等会计类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维护等计算机类课程。但这两类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往往是双轨运行,两类课程泾渭分明,学生很难在学习中学会会计信息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使用应对实际财务管理、财务决策等问题。

(三)实训环境的缺乏。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需要通过实验室模拟或者顶岗实训开展,由于校外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和运用由于场地规模和企业真实会计业务单一等原因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企业财务部门也很难提供真实会计实训岗位,因此大部分实训工作都是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但在实验室建设与运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各个院校实验室需要同时承担多门课程实训任务,很难允许有多个小组同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实训,更不能模拟企业环境所需要的专机专用。很多职业院校实训机房主要采取局域网络建设,机房网络之间的连通较差,会计信息化实训空间扩展不足,很难真正模拟广域网络环境中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控制的实际情况。在实训教材缺乏综合业务处理教学的情况下,实验室实训也往往是通过自主验证的方式开展,很难全面反映会计业务在网络环境的岗位协同处理流程,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会计业务与企业管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真正做到信息化的互动。当前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会计信息化软件正逐步向会计云计算、会计大数据特征发展,网络化特征、多层架构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而各院校在实训中的一人全岗和单机处理问题仍然较为普遍,学生无法对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关系做到全面的理解,也就无法开展协同处理业务流程的操作,这种方式必然会影响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实际适应能力与运用能力。

(四)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师的缺乏。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指导教师一般是由会计专业教师或者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缺乏既懂会计又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和运用网络技术的复合型教师,很多教师需要自学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会计信息化实际发展情况缺乏准确的理解与掌握,实训内容较为落后。有较强企业会计工作经验的教师更为缺乏,很多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往往只能根据教材设计实训教学思路,从而导致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会计业务工作相脱节,教师无法准确向学生阐明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与会计业务流程,导致学生实训思路不清,效果不佳。

二、“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实训改革措施

(一)更新并丰富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到来,使会计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内容要能够与会计信息化技术发展相适应,更新并丰富教学内容。首先,要更新实训软件,开放软件全部实训内容,将人力资源、固定资产、供应链等方面的管理功能纳入实训内容中,使学生能够在实训中深刻理解企业管理的整个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财务分析的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模型,结合会计云计算以及会计大数据等技术,运用财务知识、经济学知识等,提高财务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从而做出前瞻性分析及预测。其次,要让学生在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分析财务数据的时候,逐步建立独立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实用型会计人才。

(二)构建新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体系。首先,要解决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中会计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双轨运行问题,针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适当增加与此相关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如SQLServer应用、XBRL、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ERP理论及操作应用、计算机审计、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大数据、会计云计算等课程,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能力,要让学生提前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实际要求,切实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人才。其次,构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模拟、岗位模拟以及综合模拟课程体系的构建。运用ERP等财务模拟软件、计算机模拟审核以及Excel财务中的应用等会计信息化实训课程,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应用技术能力,让学生能运用会计信息化相关技术,进行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审计、经营预测以及管理决策等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岗位模拟要依靠实训基地、会计实验室履行、仿真工作环境等环节,为学生提供应对会计信息化实际问题的操作实践机会,掌握处理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综合模拟则是通过整合实训,加强综合财务模拟、ERP沙盤模拟及对抗训练等各种综合模拟实验方式,将会计信息化工作与企业的整个管理环境相结合,对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进行仿真模拟,通过ERP、ERBL等管理软件与技术,对企业实时动态进行管理,使企业管理能够和会计信息化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价值。endprint

(三)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要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会计信息化前沿发展趋势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并掌握XBRL、会计云计算、会计大数据等新型会计信息化技术。第一,各院校要致力于构建一个有针对性、综合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实训基地,并对实训基地进行模块化管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涉税服务、财务审计等进行独立建设,在实训教学中,既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弱项,又能够让学生通过各个模块的实训教学,切实掌握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全部能力,提高综合实训的效果。第二,各院校要将实训环境扩大到校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签订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实现校企的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合作培养符合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会计人才。如选择“X+Y”模式,合理安排校内培养时间与校外培养时间,在校内完成会计基础课以及必修课的学习,并且聘请校外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担任会计专职教师,为学生开展XBRL、会计云计算、会计信息软件等专业必修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由合作企业中的具有丰富会计信息化技术与实践经验的员工担任实训教师,使会计信息化实训内容真正与企业会计信息化实际工作要求相符合,使理论教学能够符合“互联网+”会计信息化的技术要求,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实际技术及业务操作流程。

(四)打造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师队伍,构建灵活、有效的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体系。在改善会计信息化实训基地的同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师队伍,购买或更新高质量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软件,通过分项目实训方式,构建更为灵活、有效的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体系。第一,要通过内部培养或校外人才引进的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会计信息化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熟练的业务技能、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维护及管理技能。各院校可以通过培训与进修的方式提升已有教师队伍素质,让教师进入企业,加强考察与了解,增加实践经验;也可以从企业、社会部门、软件公司、科研机构等单位引进管理型、技术型人才,丰富教师队伍结构。第二,建立丰富的实训案例库,教师要深入企业,实地收集各种会计信息化资料,包括基础设置、经济业务等资料,通过整理与完善,为学生提供有更多真实性的业务操作实训,使实训课程内容更加符合企业会计信息化实际业务流程。第三,结合分岗实训、综合实训以及审计实训等环节,通过项目式任务实训方式,让学生分组合作,分岗实训,既能熟悉本岗位业务流程,熟练使用本岗位会计信息化软件,又能够在综合实训中共同完成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信息化操作流程,在会计审计实训环节中,通过审查、修正与汇总,完成财务报表的编制与财务指标的分析等工作,使所有学生能够熟悉会计信息化的各个岗位工作要求及处理流程,能够从整体上应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

综上,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训要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就必须修正并完善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更新实训内容,建设新的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培养更多“互联网+新技术”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鐘金萍,唐冬妮.“互联网+”背景下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时代金融旬刊,2017(2)

[2]蔡丽冰.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训体系存在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5)

[3]刘莉.“互联网+”条件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

[4]盘洋华.高职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西教育,2016(9)

【作者简介】盘洋华(1979— ),男,瑶族,硕士,湖南永州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与税务;苏文昱(1979— ),女,湖南永州人,审计师,广西演艺职业学院会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会计与税务。

(责编 卢 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化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试论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