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双湖小学 梁姝春
中华民族自古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说,意思就是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感谢之情、回报之举。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溺爱下长大,他们多数养成了自私、任性、冷漠、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完善学生个体人格,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懂得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现就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几个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
感恩是种美好的感情。感恩的心,是种幸福的滋味。但是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这种美好的感情,也体味不到这种幸福的滋味。这种感恩意识的缺失,主要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原因:一是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人们受社会风气和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令人不能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渐渐地淡忘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的幸福。二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厚爱的“单边行动”。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家庭的中心任务,不但不体谅父母的辛劳,更多的是抱怨,而不是感恩。三是多年来,我们学校的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学生的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因此,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许多学生厌学、欺骗家长、顶撞老师,损坏公物、上网、赌博、打架斗殴等问题日趋严重。这与德育落实不够,忽视感恩教育有关。因此,我们的整个德育工程力求以情感为主线,以“感恩”为主题,以教化学生尊亲情、敬师恩、重友情、爱学校、爱读书为目的,进行感恩教育。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把感恩情境中的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通过设计这样的感恩素材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擦亮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提醒学生将他人的恩惠铭记于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想办法为父母、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这样,学生就会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从中体会了“感恩”的重要意义。例如:一个学生在考试时竟然忘了带笔,在他正急得不得了的关键时刻,你递上一支笔,这样肯定会激发起这个学生的感激之情,其实这些情境就是我们感恩教育的手段。
具有感恩之心,只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将感恩之心积极付诸于行动,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最重要的,也是验证感恩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这就需要学生大量的感恩实践活动。感恩教育的实践锻炼有多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儿童的思维的特点具有具体形象性,即具体的形象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明力,易于为他们所理解和模仿。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因此,家长必须首先做感恩的榜样。
我在教学中,经常选用短小精美的真实故事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譬如组织学生观看公益广告:刚刚下班的母亲端来一盆水给孩子的奶奶洗脚,孩子看见后,也去端来一盆水给妈妈洗脚”。学生看了以后都很感动,纷纷表示回家要给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激发起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
如何在学校德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全面注入感恩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从小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人沟通,形成情感上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创设有学校特色的、充满健康情感的学校文化。
学校要全面开设“感恩教育课”。感恩教育课是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将感恩教育课引入课堂教学,设计直观性、多变性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情绪性的放松和情感的共鸣等特点,让感恩教育课成为学生宣泄的渠道,交流情感的平台和陶冶情操的摇篮。通过创新的感恩课的授课模式,使感恩教育深入浅出,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感恩知识的滋润。
现代学校德育教育注重全员育人,学生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发挥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作用。学校是感恩教育的指挥者,班主任是感恩教育的主导者,科任老师是感恩教育的指导者,学生家长是感恩教育的配合参与者,学生是感恩教育的主体参与者。只有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让家长创造条件,积极合作,配合学校开张各项感恩教育活动。活动的开展,学校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方案,通过横幅、黑板报等阵地宣传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以召开专题感恩教育动员会、讲座,理清什么是感恩,为什么开展感恩,怎样开展教育活动三个问题。活动中,譬如数学老师帮助学生算一算亲情账,语文老师知道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主题班会上,让学生把一封封信放在课桌上,邀请家长们过来看看,家长们看了这些信,纷纷感谢学校给了家庭一次真心交流的机会,使家长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感恩教育”方面的责任感,并增强了家长对感恩教育的参与性。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醒人性的人性教育。因此,感恩的心是一颗常怀之心,要做到常怀感恩之心,必须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把感恩意识化为行动,将感恩之行动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要求学生每天清洁一个角落,每个星期帮妈妈做一次家务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总之,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通过教育,唤醒孩子们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教会孩子感恩挫折、感恩生命、感恩他人,用自己的爱去反哺父母、回报学校、馈赠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