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1卷)总目次

2018-03-04 05:14:39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研究

第1期

跨学科对话: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周光礼 1

高校新意见群体表达责任自由论 朱家德 3

公、私立大学界分命题的现实挑战与重新诠释 姚 荣 11

美国大学校园安保应急反应机制研究——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为例 马焕灵,蔡丽婧 21

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集体行动困境——以HA大学学科发展失败事件为例 王 鹏 27

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研究 傅守祥 34

原欲升华的文学瑰宝与经典童话的文化原型 傅守祥 36

文学经典的时代重构与政治气候的风向选择 吴 虹 43

外国文学经典翻译的复调对话与名家风范 魏丽娜 52

诗性忠实下的权力分布——中国莎剧翻译传播中的群体性误读 刘云雁 61

论我国不服行政裁决民事争议司法审查模式的选择 严垠章 68

整治·创新·开拓: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以温州瑞安陈岙村为个案 陈春柳 74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基于温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的思考 易元芝 81

韩国蛇郎故事的叙事结构分析 张 晖 87

社区营造背景下民族村寨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许陈颖,林翠萍 94

从女性地理学视角解读《虹》的空间隐喻 谭 敏 100

佛教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翻译情状与身份建构 刘珍珍 106

高校辅导员要肩负起守护学生思想阵地的责任 闫成松,谭劲松 111

第2期

地方人大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与途径 陈家刚 1

地方人大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优势、障碍与应对路径 付翠莲 3

地方治理现代化与地方人大民主创新——江苏省南通市“万名代表小康行”案例探讨 潘国红 9

社会治理中地方人大对官员监督的实践分析——以政府官员公共精神的塑造为切入点 隋斌斌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对话 张再林 23

不同而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一个个体人性与社会历史的对比视角 吴文新 25

关联定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张 婷,张立波 34

中国古代身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张再林,张慧敏 41

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与对象化理论——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冀志强 47

儒家道德情感主义的根本原则 邵显侠 55

张振夔的社会政治理念及其经世实践 孙邦金,齐雅芬 60

“事功本于仁义,仁义达之事功”——《宋元学案》视域下的浙东事功学派源流及其评价 连 凡 66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袁楚风 74

企业技术创新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温州上市公司及新三板企业的数据分析 叶海景 80

中国人力资本培训的投入产出研究 夏怡然 88

丝绸之路上粟特的多元宗教文化及其东传 齐小艳 98

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申秀清,张海鑫 105

汪藻《浮溪集》集外诗考辨 戎 默 111

第3期

植根于自己国家的土壤才会长命——读王佐良论美国诗人勃莱(Robert Bly) 鲁国尧 1

社会法治背景下的争议(纠纷)解决 田思路 9

群体劳动争议治理研究 张 妮 11

劳动争议的争端转型过程分析——以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典型事件为切入点 贺 玲 19

欠薪逃匿劳动争议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D市2004至2016年之实证资料 孔令明 27

体育调解:多元化解决体育纠纷的新路径孙彩虹 35

公共法律服务视角下法律援助群团联席运行实证研究——基于山西省试点地区的调研安淑珍 43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解决机制探究易 招娣,周湖勇 50

习近平制度治党的理论解析 张世定,张晓亮 60

作为真理程序的政治——阿兰·巴迪欧对政治的解读 吴兴华 67

企业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及创新绩效——基于浙江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 余向前,李小情,潘珍莹 74

《易林》“昭君”故实认定及爻辞辨证二则 田胜利 82

晚明世风变异与屠隆戏曲的宗教教化思想——以《昙花记》为中心 蓝 青 87

构筑微型词学学术史——夏承焘民国时期词集、词学专著赠序管窥 惠联芳 95

《文献通考》疑误辨析 龙坡涛 103

疾病、记忆与艺术想象——对读史铁生与普鲁斯特 胡 荣 110

第4期

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和构建 关今华 1

对独树一帜且难以复制的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刘翠霄 3

论社会救助权的实现条件 韩荣和 10

福建省自贸区台籍员工养老保险转移衔接制度探究 郁清清 18

海峡两岸养老保险制度比较与互鉴 岳宗福 26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与实践 陈华娟,蒯正明 33

论我国跨国破产案件管辖权制度及其运行的改进——基于“韩进海运”等破产案件的分析 吴月恒 41

从“边界衔接”看村落社会的几种逻辑走向 柳俊丰 49

大数据助推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 唐建兵 58

新发现缙云《茶川潜氏宗谱》及其中的宋人资料 ——兼重释南宋名宦潜说友的“名节”问题 黄军杰 66

欧亚草原斯基泰时代铜镜初论 张龙海 75

浙江余杭南山普宁寺沿革初考 林清凉,陈 越 83

1937年上海“纱交风潮”事件述评 裴世东,陈 晨 96

湫漻斋本《韩集笺正》讹误辨析 刘思文 104

一次华丽的转身——反东方主义话语下的《长城》 蔡贻象,余 音 110

第5期

互联网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发展 吴红列 1

互联网时代劳动者离线权保障探究 周湖勇,钱 伟 3

“机器换人”背景下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 吴锦宇,葛乙九 11

“网络+”时代传统劳动关系的挑战与应对 刘 芸 19

刘伯温文化研究:从多学科合作到文旅产业拓展 黄 涛,蔡贻象 27

从刘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看民俗认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张举文 29

太公祭的公共化历程 胡铸鑫,胡正裕 38

刘伯温传说的文化形态与现代价值 黄 涛 44

刘基诗在日本的选刻及其影响——垣内保定纂《诚意伯诗钞》叙录 詹杭伦 51

论刘基文学批评的价值 袁济喜 64

刘基寓言《郁离子》的立言要旨 林 坚 73

走进郁达夫的书评世界 林荣松 78

刘开渠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艺术批评 沈 燕 85

《中山诗话》卷数繁简考论 刘 育 91

从空间向度审视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身体规训机制 赖丹琪 98

两宋温州书院与永嘉学派的关系探析 陈安金,赵飞跃 104

华裔新生代中国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以温州意大利华裔新生代为例 陈美芬,汪雪娟 110

第6期

退休和养老制度的理论回应与实践探索 钱叶芳,谭金可 1

经济性延退还是社会性延退?——基于对延迟退休问题的实证研究钱 叶芳 5

晚退休背景下“余热权”的法律保障 周湖勇,刘红杰 20

已达退休年龄者劳动权利保护之探讨——以浙江省已达退休年龄者因工受伤案件裁判为视角 赵敏丹 29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合同若干问题思考 江钦辉 36

从“身份区隔”到“公平共享”——养老金制度“并轨”的内在逻辑及政策选择 朱 浩 43

基于福利三角理论的基层医疗机构养老义务研究 汤优佳 51

习近平区域协同发展思想刍议——“五大发展理念”向度 王 勇,白 静 58

以文辅史——论叶适的碑志文 陈光锐 65

论陈埴《木钟集》的研究价值 程水龙,崔丛华 72

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唐 华,陈小敏 80

系统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大课堂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王向红 88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及其与自我概念、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胡伟国,陈淑静 93

PBL、CBL教学法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 陈 柳 102

家庭空间视域下春节民俗变迁探析 李国江 109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1卷)总目次 本刊编辑部 115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