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凌浩(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到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课程难度加大,知识点深奥,加上大学毕业后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放在学业上,忽视身体健康,很少或者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导致体质越来越差,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大学生应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此外高校也应意识到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学校领域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教育是与德育、智育、美育一起构成素质教育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课的延伸,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渠道,是体育课的第二课堂。
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培养的知识分子,人才后备军,担负着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任务,其体质健康值得大家给予关注。秦中梅在《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中指出:从我国大学生体质监测结果看,近几年,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正在全面下降。片面追求升学率、课业负担过重、体育设施不足等等都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应做到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让众多人关注学校体育的发展。而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补充,能够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刘海元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中指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等同等重要,平行并列发展。体育课程不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是学校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落实每天1h体育锻炼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将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马宁在《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中提出: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被放在重要位置,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重视课外体育,以课外体育锻炼为中心。要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而提高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课外体育锻炼不论是在学校体育教学还是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都占有重要作用,那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学校,有责任做好课外体育锻炼的工作,作为学生,需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体质状况,在保障学习的同时,加强自己的课外体育锻炼,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中。
良好的认知对学习和接受一项事物具有较大的帮助,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中,如果对课外体育有着良好的认识,那锻炼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对大学生关于“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认知”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持有肯定的态度,其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也在养成,能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课外体育锻炼的良好认知,大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时候能清晰的明白自己的目标,更好的享受课外体育锻炼的过程。
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是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之一,在学校体育的开展中占重要位置。为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有着较好的兴趣,喜欢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去,其中参与课外体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同时男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要好于女生,造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基于男、女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不同,绝大多数的男生好动,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而女生大部分喜欢安静不喜欢动。
体育活动动机是锻炼的基础,是推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在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调查中发现:促进身心健康,塑造良好形体;缓解压力;通过达标测试;提高运动技能,丰富课余生活;增进人际交往等是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不论是哪一种动机,都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给予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力量和信心。在调查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是丰富多彩的,追求的目的也是多样化的,这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即有自己的追求和所需,对生活充满了激情与色彩。
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大学生具有很多的选择,比如篮球、羽毛球、网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游泳、跑步、跳绳、健美操等等,但男、女生在项目选择上是不同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男生更喜欢篮球、网球、足球、游泳等项目,女生更喜欢羽毛球、跑步、跳绳等,这也体现了男女生不同的身心特征,男生更喜欢对抗性和技术性强的运动项目,女生注重简单一行和塑造形体的项目。我国体育人口判定标准依据:每周7天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达3次以上,每次活动在半小时以上,并且每次活动达到中等强度以上者。大学生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人数较少,从中也可以看出,虽然一部分大学生参与了课外体育锻炼,但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上是不足的。如果能在锻炼方法和体育健康知识上给予授课和指导,那么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和结果会比目前的状况较好。
影响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主观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学生的体育爱好,体育意识与价值观,体育态度及习惯,运动技术水平。客观方面主要有:学业繁重、学校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氛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认知方面,部分大学生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性。有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对体育锻炼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不清楚;也有少数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太累,占用了学习时间。有些学生热爱体育,而且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促使其更加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些学生运动兴趣低,加上没有运动基础,这使得他们不愿意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去。此外,随着近年来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加剧,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将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上,为了完成学业,提高学习成绩,在学校有一个好的名次,以便在工作分配上有点优势,部分学生不得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将时间用在学习上,这无形中就挤占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另外,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个集体项目,有些同学比较喜欢和自己熟悉的人一起参加锻炼,有时因为约不到同伴而放弃了锻炼,久而久之,自己参加课外锻炼的积极性也下降了,对某些项目的技术动作也变得生疏了,到最后也就减少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
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认知状况良好,能够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另外大多数同学对课外体育锻炼持积极态度,喜欢课外体育锻炼;大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类型的选择上是不同的,大学生有很多选择的,比如篮球、羽毛球、网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游泳、跑步、跳绳、健美操等;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压力、缺乏课余时间、缺体育基础、校园体育氛围,其中释放学习压力、增加个人魅力、充足的课余时间、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是促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因素。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加强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举办各种体育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2)各高校领导应重视和关心课外体育活动,成立专门课外体育活动领导机构,制定有关课外体育管理条例;
(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4)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现有优势,建立学生喜爱的体育俱乐部,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收费合理。
[1]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4(2).
[2]刘海元.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
[3]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M].体育学刊,2006,13(1).
[4]赵超.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11(1).
[5]王伟.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
[6]王华倬,刘玫瑾.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
[7]李宝凤.美国、日本、加拿大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J].中国学校体育,1994(05).
[8]郭卫民.从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终身化[J].邯郸学院学报,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