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导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实践研究

2018-03-03 20:51:41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红卫五显小学汤丽壮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8期
关键词:导图可视化课文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红卫五显小学 汤丽壮

信息时代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将自主学习定为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之一。当今乃至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因此,学会学习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奠基。

然而,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根据目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经过实践研究,我发现运用思维导图,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智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当前小学生阅读与自学能力的现状

1.阅读兴趣不浓,效率不高

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有的学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阅读,也有的学生只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才去阅读,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不是发自内心地喜爱。

其次,阅读对象单一,阅读数量不够,有的学生只求阅读的数量,不求甚解,没有掌握好的阅读思维的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满堂灌,把作品讲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向考试出题靠拢,应试教育,索然无味的阅读教学,泯灭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2.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普遍偏低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都还滞留于表面。教师大张旗鼓地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只是浮于表面而已,大多流于形式,为合作而合作。老师总是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地“主导”学生学习,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过于依赖老师,学生自主学习没有方法。

二、问题的提出

语文学科既是一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思维学科,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分析力,就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儿童成长的角度来看,孩子喜欢涂涂画画,小学阶段是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关键时期。思维导图,其实就是把抽象的文本化作形象的书写,可以促进两种思维的联合发展。

三、思维导图的概述

导图,是可以引导思维的图式,是可视化思维工具的总称。导图不仅可以表征知识,使知识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形象具体,培养学生低阶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绘图中,是隐形的认知思维过程转变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把以往单向、乏味的文字思维,变为更直观、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思维,是逻辑、顺序、条理、文字、数字等得到优化。

思维导图导读的应用实践研究

1.课前学生绘制导图,进行自主预习,感知整体

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把思维的认识过程用图形的方式可视化地表达出来。在语文课文预习中使用它,使预习内容可操作性,促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预习课文时,学生使用思维导图专用本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个过程学生是不受任何拘束的,自由地勾勒出文章解读的过程,充分地感知课文和了解课文。学生逐段赏析,品词品句,先画出各个分支内容,填上关键词或画图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注有关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等重要内容。学生画阅读导图时的思维活动时放松的,并根据自己思维涌动过的印记及时记录下来,边读边画,不断地“添枝加叶”。

学生课前预习,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个性化思维活动过程,学生进行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学习更深刻。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寻找新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复述修补导图,课中交流合作

学生的个性差异有许多好处,它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总是有不同。在小组或集体交流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构成了这个学习过程中极有价值的一部分,学生各自的理解越是不一样,效果就越好,越能发现多个方面的问题,使学习深入到各个层面。

上课过程中,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向师生分享其解读文本所得,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都不同,此时思维导图能够直观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汇报分享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补充完善导图,对文章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既扩散思维广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深度。

课堂上,我让学生们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还有各种令人激动的新发现和新创意都放在一个图式范围里,把不同学生的各种创造力结合起来,让它在集体交流、汇报和讨论中成倍地发挥作用。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解读文章的过程中训练了听、说、想逻辑思维等能力。这样以生为本的讨论,高度尊重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交给学生,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原动力得到成倍的助力,使阅读教学的课堂讨论激烈、有效,事半功倍。

3.完善导图,课后复习课文

学生在集体交流、讲解课文过程中同步进行,逐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根据学生所复述的课文内容,在导图中进行修正和补充,同时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理解上的偏差,学生修正自己的导图,扩充知识点。

课后,学生借助导图帮助记忆文章,深化理解和感悟,逐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利用导图,再找出原文仔细检查进行查缺补漏,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点,集中精力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起到巩固并扩充书本知识的作用。

借助导图导读,不仅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思考,让学生成为“思想者”,还让学生从自主阅读到集体合作学习、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只有“会学”,才能实现“学会”,真正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实践发现,借助导图组织学生阅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它赋予学生的思维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还给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是提高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思维导图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重大作用,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猜你喜欢
导图可视化课文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54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传媒评论(2019年4期)2019-07-13 05:49:1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