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发展

2018-03-03 20:40吴红列
关键词:挑战劳动经济

吴红列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

劳动关系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19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原有的以个人和小团体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模式,逐渐被日益扩大的大工业合作经济模式所替代,从而促使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会组织、劳动就业、工资报酬、工作条件和劳动保障等成为劳动关系的重要体现和内容。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向于越来越集体化的方式,同时也催生了劳动法这一特殊部门法的兴起,使得劳动关系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从对立到对话、从冲突到合作、从无序到制度化法制化方向的不断推进。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近四十年的改革实践和探索,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同时,经济体制的转变、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使得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日益复杂。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都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工资、维权等劳动关系问题亟需规范化和法制化。自 1992年起,我国相继制定了《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制度,以及《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集体合同规定》等部门规章,特别是 2007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对初步形成的工业化体制下的劳动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的规模化发展给我们现有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随着“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网络运营、网络客服、网络信贷等新型业态几乎覆盖了各个行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网络强国”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并且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互联网这一新工具,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成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经济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由此产生了新的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并且通过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企业用工模式,从而对新业态下的劳动关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劳动关系存在的基础发生变化。互联网经济下的经营和生产模式将不再依赖于实体的工厂和企业,原有的大工业合作生产模式被淡化和边缘化,劳动关系特别是集体劳动关系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解构或重构。

其次,劳动关系主体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技术替代专业技能,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就业的门槛。互联网经济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造就了大量兼职用工和灵活就业,劳动主体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人工智能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机器换人”的生产模式,从而对传统劳动关系的人身属性和劳动伦理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再次,劳动基本要素发生变化。互联网经济下,工作场所由集中趋向分散,工作时间由固定趋向灵活自由,劳动服务的提供由被动接受趋向主动选择,劳动报酬支付由单纯的货币支付方式趋向多元的电子支付方式。

这些新的变化和冲击,对互联网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发展及其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劳动关系学者提供了理论创新的绝佳机遇,促使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和探讨互联网经济下新型劳动关系的构建与发展、内涵与本质、调整与规范等诸多理论问题。基于此,我们选辑了三篇相关研究的论文,作为对本研究主题的一个探索和尝试。

周湖勇、钱伟的《互联网时代劳动者离线权保障探究》着重关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劳动者休息权的实现和保护。互联网经济的用工灵活性和工作时间机动性特点,往往使得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侵害更为隐蔽和多样化,侵权行为难以界定,侵权后的维权难以实现。文章结合法国离线权法案的出台,强调互联网时代下劳动者休息权保护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劳动者休息权保护机制的建设,如修订相关劳动法律,明确界定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加强休息权的民法保护,如电子证据的专门化分析认定;提供休息权的行政救济,例如网络劳动监察的执行等。

吴锦宇、葛乙九的《“机器换人”背景下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考》通过对“资本-技能互补假说”、“李嘉图补偿理论”和“熊彼特周期理论”等传统劳动力就业理论的比较梳理,进一步分析了“机器换人”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认为“机器换人”必然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假设并不成立,机器的应用与发展并没有改变长期的均衡就业。同时,机器的运用会对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影响,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创造出就业新领域。政府应当有序推进“机器换人”,并有计划地加大人力资本建设,拓宽就业空间,是新形势下解决劳动力再就业至关重要的环节。

刘芸的《“网络+”时代传统劳动关系的挑战与应对》首先梳理了互联网时代传统劳动关系所面临的变化和挑战,提出劳动关系的四大变化: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减弱、劳动用工的灵活化与复杂化、用人单位与个人的信息对称加强、劳动者隐私与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更易受侵害。劳动法律关系面对的四大挑战:劳动主体定位的挑战、劳动关系内容实现的挑战、劳动权利维护的挑战以及守法环境的挑战。并且结合相关劳动法律实践和案例,提出较为具体的劳动法律制度建设对策,其中较有创见地提出规范劳动关系的定性问题,即根据互联网经济下劳动关系多元化的特点,建议在法律上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的认定层次化,对不同程度的劳动关系应有定性。

猜你喜欢
挑战劳动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第52Q 迈向新挑战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