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有效教学

2018-03-03 04:33广西省防城港市防城区扶隆镇中心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4期
关键词:作文教师教学

广西省防城港市防城区扶隆镇中心小学 张 明

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就开始接受作文训练,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是整个语文学科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当前作文教学却往往陷入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令人颇为尴尬的境地。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实施作文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消除畏难心理,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不会凭空而来,教师要善于发挥主导性作用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写”的被动心理状态向“我要写”的主动心理状态转变。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能力层次各异,教师制定作文训练目标时,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能力较强、基础好的学生,学习要求较高;能力稍弱、底子薄的学生,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完成学习任务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有成就感,从而喜欢上这项学习内容。否则客观上很有可能促使学生萌生畏难之心,进而滋生厌学情绪。同时,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乃至日常的教学中,都应当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有心理实验显示,当处于吊桥一类的略带恐惧或危险的环境中,人们比较容易培养感情,就是有名的吊桥效应。运用吊桥效应,围绕作文训练精心营造一个令学生惊心动魄或流连忘返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激动与狂喜就会形成强制性条件反射。久而久之,一提起作文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迸发激情,学习的兴趣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注重他山之石,阅读写作结合

小学作文教学,主要就是要指导学生能灵活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恰当的语言如实表达出来。唐朝大诗人杜甫教导后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而编入教材的文本都是专家学者们经过调查研究之后精挑细选的优秀篇目,是各类文体的标本,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材料,也是最佳的写作模仿对象。因此,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对范文多方的阅读,让学生慢慢领会其中写作的方法,潜移默化学习了名家名篇的主体构思和布局谋篇,领悟对事物的观察方法及其表现形,积累写人状物绘景的优美语句,并逐渐学会在写作中巧妙加以用。

此外,教师还应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是有计划。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在先易后难的基础上,注重可操作性与渐进性;二是有选择。应当结合学生的能力层次实际,引导学生选择有利于强化自己薄弱环节的书作为课外读本。譬如,有的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不强,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以增强其文字基本功和文学底蕴;三是有笔记。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笔记。书中的知识点可以记下来,书中的精妙之处可以记下来,书中的疑惑可以记下来,书中的感悟可以记下来。

三、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评改模式

作文评改不是作文教学环节的终点,而是教学过程的一次升华,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教师要自觉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不断优化作文评改模式。

学生自改。有人说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在指导学生自改作文前,教师应当先教给学生作必要的修改示范,予以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指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式方法。学生自己反复修改作文若干次直到自己觉得较为满意为止,这其实就是一次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虽然所用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但是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颇为有效,特别是那些写作水平中下的学生更是如此。

学生互改。教师收集作文并经查阅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学习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评改。这样的评改模式,一是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因为同龄人是最容易产生心灵共鸣的;二是有利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集体评议。教师选出优秀的习作若干篇,请作者现场朗读,然后学生展开讨论,注重引导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教师还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作文展开比较评议,当然作者要保密,要求学生做到公平、公正、不嘲讽,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注意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教师批改。这是学生作文评改的常规武器。教师首先要有赏识意识,重视积极的鼓励作用,变批改为鉴赏。既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时刻在关注着他的细微进步,他的习作也有可取之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他的写作热情。当然,对于学生习作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要特别注重人文关怀,与学生共同研究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多言其不足,多提要求,让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相反,对于写作能力稍弱的学生,要多肯定其成功之处,努力挖掘其闪光点,促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乐而知之。

四、鼓励课外实践,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凡脱离了生活实践的作文,往往内容空洞无物且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课上,应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或学习实践活动。比如进行助人为乐一类的作文训练时,由于如今的小学生有过类似生活经历不多,故而写起作文来往往东拼西凑,要么扶老奶奶过马路,要么就是帮助迷路的小朋友找妈妈等,基本毫无真实性可言。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为此,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开展到社区或者敬老院开展义务劳动等课外实践活动,并注意在活动过程中真实感受。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吸取生活的养料,这可以使他们获取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使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教学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教师在新课改的浪潮不断摸索,勇于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难题,自觉更新教学理念,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上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作文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