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良,历史学者、社会工作学者。著有《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王士珍传》《段祺瑞传》《冯国璋传》《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一次读懂社会工作》。
4月1日,設立雄安新区的重磅消息一公布,就深深地打动了我。对于像我这样高度关注京津冀城市群演进历程的人来说,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绝对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讨论的大问题。可惜的是,我在这条消息发布之前,压根儿就没想到在河北省境内会有一座新城的建设,真的是反应很迟钝。但是,对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问题,我倒是认真地思考了好多天。
白洋淀之于雄安新区的重要性
任何一座城市的兴起,都离不开自然地理要素。山水形胜,中国传统的城市设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山水城市更显出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感。在广袤的河北平原上,山地和丘陵是极为少见的自然地理事物,而天然河流与湖泊的现存数量也是很少的,但雄安新区却与山水有着美丽的邂逅。说“山水”,是一种通常的形容,雄安新区范围内确实没有山,水倒是不缺的,“华北之肾”白洋淀是它美丽的依托。
“芦月凄凄轻艇横,暝烟初破晚钟声。菱荷香遍白洋水,烂醉渔歌天海宏。”这是明代诗人孙奇逢当年脚履万顷碧波、置身瑟瑟秋苇、仰望如轮寒月的倾情之作。“轻舟十里五里,垂柳千丝万丝。忽听农歌起处,满村红杏开时。”这是康熙皇帝凭淀临风,面对渺渺水波的即景抒怀。然而,人们对白洋淀的熟知,还是因了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小说,那篇以“荷花淀”为题目的小说: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荷花淀只是白洋淀诸多淀泊中的一个,以生长着摇曳多姿的荷花而得名。小说《荷花淀》虽然以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为主题,却没有描写残垣断壁、生灵涂炭的场景,也没有描写金戈铁马的厮杀,而是着意于描写荷花淀的旖旎风光,以水乡妇女的从容谈笑显示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是孙犁对白洋淀的印象,也是白洋淀的自然之美。这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小说让人们记住了白洋淀,记住了白洋淀的荷叶荷花香,更记住了白洋淀的一种特产——苇席。今天,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白洋淀应成为它的“体形环境”(粱思成语),亦即白洋淀应成为雄安新区最重要的风景环境。闭着眼睛想一想,在一座美丽新城的边缘上,有白洋淀这么一个大的湖泊群,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图画啊!
其实,白洋淀不仅能够为雄安新区提供最重要的风景环境,而且还能够为雄安新区提供丰富的水源和数量众多的水产品,直接满足新区居民的生活需要,这又是多么美好的愿景啊。由此可见白洋淀之于雄安新区的重要性。
白洋淀的春色也很美
抗日战争时期,孙犁在白洋淀的火热战斗生活,使他对白洋淀产生了浓厚的感情。除去那篇语言优美的小说《荷花淀》以外,孙犁还多次写到白洋淀的景致,再引一处: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乌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苇子当然也是白洋淀的标志性景观,而且苇席更是当时白洋淀著名的特产,远销东北等地。无独有偶,曾担任过新华社社长的著名记者穆青在1943年8月22日的《解放日报》刊发过一篇题为《雁翎队》的通讯,里面有这样的文字:
秋天,数十里纵深的芦苇在呼啸着,漫天飞舞着雪白的芦花。偶尔一条银色的鱼带着泼刺刺的水声,欢愉地从莲叶间跃出水面的时候,一群群潜伏的水鸟,便带着低沉的呜叫,来回地从湖面掠过。
看来,孙犁和穆青都对白洋淀的芦苇情有独钟,他们的文字当中似乎缺少对白洋淀春天和冬天景致的描写。我以前去过几次白洋淀,也都是在夏天去的,为的是观赏淀里的荷花美景。“接夭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用一“碧”一“红”表现了莲叶与荷花给予人的不同的视觉冲击力,虽说是在夸赞夏日西湖的美丽景致,但用于描绘白洋淀的夏天也是蛮合适的。
雄安新区的设立,为我观察白洋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绝佳的机会。于是,在暮春时节,我便来到了白洋淀,感受她的春季韵味。即使是暮春,白洋淀里的苇子依然没有露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景象也无从体验。但是,我看到了宁静的湖水,水波不兴,远处有一两只鸭子在、袱水。村边的柳树已经发出了新芽,透着绿绿的春意。
白洋淀的湖区景观很别致,因为她是由143个淀泊组成,淀内淀边共有70多个村庄,形成了淀中有淀、淀壕相连,园田和水面相间分体的特殊面貌。白洋淀这种人工生态系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一千多年前宋辽对峙,为抵御辽兵的进犯,宋王朝在此构筑塘泊防线。随着宋王朝在界河(宋辽两国以今大清河及海河一线为国界,因此有“界河”之称)沿途设塞屯兵,围堤屯田工程不断扩大,又沿今保定至安新县、雄县、霸县,直到青县附近沿线开辟许多塘泊,利用这里地势低洼的特点,把一些河流与淀泊连接起来,引水灌溉,构成一条完整的“边吴淀至泥沽海口,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舟行,浅不可徒涉”的“塘泊防线”,形成了由河网、沟壕、水田、淀泊组成的“水长城”。
我说白洋淀的春色也很美,其实是说春天的白洋淀有一种宁静的美。而且在不同的淀泊,有着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很值得我们沉下心来慢慢欣赏。慢节奏,才是欣赏白洋淀春天景观的态度。
未来自洋淀的春天会更美
前面说过,白洋淀应成为雄安新区的“体形环境”,那么,这就涉及到将白洋淀放在哪里的问题了。我的意见是,不要将白洋淀变成“城内湖”,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为白洋淀留足自我生存的空间。从历史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古白洋淀尽管形成年代比较早,但到了明代白洋淀几度千涸。据记载,明成祖朱棣曾带兵在留通淀、荷花淀筑台田;弘洽元年(1488年)白洋淀淤积为平地,百姓在淀内耕种,官府在淀中央办过牧马场;正德年间(1505年-1521年),杨村河溃决入白洋淀。该淀汇聚了漕、瀑、萍、府、唐、清水、孝义、潴龙、白沟等九河之水,才有了今天的规模。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编纂的《河间府志》记载,“白洋淀(在)关城,周六十里,与安州、新安、高阳共之。深广四通,芰荷交匝,望之若江湖焉。”“安州、新安”就是今天的安新县,关城村当时隶属任丘,今属安新县。这里记述的白洋淀是现在所称的“本淀”,而不是整个白洋淀湖泊群。白洋淀形成不易,我们应该保持其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角度看,明末清初,白洋淀地区连年遭遇大水,九河泛滥,堤防决口,以致“田庐漂没”,安州、新安城外“水深丈余”。为防治水患,当时在淀区周围大筑堤防,新安县境“堤堰蜿蜒可数百里或数十里”。1950年以后,又多次修筑堤防、水闸,特别是在根治海河的年代,淀区周围修建了数量不菲的防洪工程,这些历史人文景观也容不得破坏。
从白洋淀生态环境变化的角度看,历史上水域面积有1000平方千米,正常年份水位保持在7.8米-8.5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白洋淀的容水量以每年60万立方米的速度递减,而今水域面积只有366平方千米,1983年-1988年连续5年水位低于6.5米,甚至多次面临干淀危机。从1997年开始,从上游水库和黄河进行引水补淀,2016年的水位高程达到了8.11米。但是,属于平原半封闭式浅水型湖泊的白洋淀,生态支撑系统是很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为了保护白洋淀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将白洋淀放置在城市的边缘是有利的。根据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县城的现在位置和白洋淀湖水流入海河的走向,雄安新区宜在白洋淀的东北、北面、西面和西南面发力,而将东面空出来,给白洋淀留下一处自然生存的空间,同时也给新区的城市建设留出一条固定的风景线。“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我理解的“水城共融”的含义并不是要将白洋淀全部包裹在城市之中。
2017年春天,白洋淀借着雄安新区的东风扬帆起航。在未来的岁月里,白洋淀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编辑: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