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乐平里的稻田

2018-03-02 00:20梅子
当代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乐平稻香屈原

九月,又到了乐平里收割稻子的季节。在我心里,乐平里的稻谷不是粮食,它与一片诗意联系在一起,是世间最值得珍惜的风景。诗意是怎么生长起来的?谁也没有探究过它的过程,在我,只是某一个秋季,进入乐平里的第一眼,它突然就长了出来,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稻田黄熟如金,沉淀在乐平里的低处,小小盆地不漫不溢,从凤凰溪到七里峡口,稻田随山就势,弯出好看的样子,青瓦白墙的农家土屋如点缀屈平河两岸的花朵。土屋、稻田、小河,鸡鸣狗吠,细藤子般连结彼此的小路,世外桃源的标配。一路冲下山,扑进稻田,以金黄的稻子为背景,横照竖照,用现代技术抓取古朴乡村的每个瞬间。人在某些景致里,会变得特别好看,雪景、大海、繁花、落叶,因为美景能激发人内心的喜悦之情,人的表情变得格外生动好看。原来稻田也是美景。

自从踏足乐平里,自从见到稻浪翻滚的乐平里,每到秋天,便不由自主地想到浸润在稻香里的屈原庙,想到那一坪金黄的稻田。就想拿起镰刀,一抱一抱切割那些金黄,和村民们一起围着板仓,举起沉甸甸的稻穗,用力拍打下去。稻谷在板仓里碰撞着蹦跳着,稻香四溅,虚无的诗意在收割中长成一首实实在在的诗篇。夜晚,明月高悬,伏虎山、天迟山合围出不规则的天际线,这一块说不出形状的天空显得窄小,将乐平里的稻香紧紧锁在其中,稻香冲天而起,直上群山之巅再回落到乐平里人的日子里,像老酒般开始发酵。我们曾在钟堡下的吊桥上反复练习《静夜思》的古老唱腔,头顶明月,脚踏流水,蛙鼓虫鸣伴奏,晚风鼓胀着满腔诗意,人人都变成了李白,人人都醉在稻香里。月光下的稻田,金黄镀上了银白,泛出凝固的金属般的质感。钟堡上的屈原庙像一幅安静肃穆的剪影,守庙的徐老,在小庙的天井屋里和一帮老少诗人探讨古诗的吟唱方法。我们以练习为由溜出来,在乐平里的月光下游荡,信口高诵能想到的诗句。相信很多人听到了我们的临风而歌,并没有人出来看热闹,就连狗都静悄悄的不叫一声,乐平里习惯了诗歌的存在,诗歌和热爱诗歌的人在这里就像河里的石头地里的庄稼一样普通。可对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那样的夜晚可遇不可求,有时间,不一定有心情,有心情不一定有机缘,有机缘不一定有明月,有明月,不一定有稻田。

真的,不一定还有稻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乐平里的稻田一块块消失了。稻田里长出了一排排的水泥房子,稻田里长着油菜、玉米、红苕、土豆,有的稻田已长成一片片柑橘园。

谁也没有能力阻止现代文明对诗意乡村的改造,谁也没有权力阻止乐平里人追逐时尚生活。就算屈原两千多年前诞生在这里也不行。乐平里只是大地上的一个普通村庄,与中国的其他村落无异。年轻人在外面谋发展,他们带回城市的生活方式和金钱,老人守在家里,守着房子和土地。有了钱,土房子推倒,建起小高楼。种水稻,是一项特别费力费时的农活,种不动就不种了,市场上米多得是,各种各样的品牌,各种各样的口味,想吃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种点简单的,或者种点更能换钱的。于是,稻田就长出了水泥房子和柑橘树,长出了红苕、土豆。不仅稻田在消失,与稻田同时消失的东西太多了,包括在乐平里延续了近千年的古老诗社骚坛,随着老人们的离去,骚坛已在风雨飘摇中。

可我还是期望稻田在乐平里不要消失得太快,奢望乐平里的稻田多一块再多一块。种柑橘固然赚钱多一些,种玉米油菜固然简单一些,但种了这些,乐平里的诗意就少了一些又少了一些。

乐平里的水稻是典型的冷水稻,传统耕作,煮饭特别香。在乐平里流传着玉米三丘的故事,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年,乐平里大旱,水稻种不上,屈原为不能帮助家乡父老流下了眼泪。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屈原的眼泪让细如游丝的小溪水变成了大溪水,老百姓终于种上了稻子。屈原流下眼泪的三丘水田,稻米晶莹如玉,吃起来软糯香甜,被老百姓叫做玉米。传说只是传说,屈原的时代乐平里人就开始了水稻种植,并且品质上乘,这却是真的。尽管不以吃为念,但稻田没了,世人也将失去品尝乐平里玉米的口福。有人打着绿色健康的牌子炒作冷水米,乐平里人自己选择了不要“玉米”品牌。与诗人屈原相关的乐平里玉米,与诗歌相关的那片稻田,与我们相关的那抹诗意,都将随着稻田的消失而远去了吗?

有人呼吁,一定要保留几块稻田。外地人到了乐平里,要看灵牛耕田。乐平里的牛奇怪得很,耕地时撇绳挽在牛的头顶,单凭耕地人简单的口令,就知道左转、右转、停顿、调头等等。耕地的农夫牛得很,一手掌犁,嘴里吆喝着牛,轻松就能耕完一块地。灵牛为什么这么聪明?因为屈原拿它的撇绳捆了书,并告诫它没有撇绳也要听主人的话把地耕好。于是乐平里的牛便世世代代记住了屈原的话。可乐平里的牛也很健忘,只要离开乐平里这块土地,三天之后就得用撇绳。灵牛耕田于是成了乐平里独有的风景。没了稻田,牛没了用武之地,灵牛耕田的风景看不到了。牛是大牲口,养牛的成本高,樂平里牛的头数已扳着指头数得过来。即便养着牛,也不再耕地,它们会不会忘了老祖宗遗传给自己的这项本领呢?

曾写小文《想念一条河》,念叨屈平河的水干了,没有水的乐平里没了灵性。谁说我只会想念一条河呢?我将慢慢写出自己的念想,从想念一条河开始,接着想念一坪稻田。但愿我想念的,并不都是一些消失和即将消失的事物,但愿因为我或者更多人的想念,它们能变回从前的样子。我不怕人骂我顽固和保守,应该消失的东西,就让它们消失吧。可有些是不应该消失的。为什么要将一河水撇得干干的,让河里石头和两岸物种失去生存的空间,为什么不能保留一坪稻田,即使只为让乐平里这个小村庄看上去更诗意一些?

(梅子,本名秦晓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见于《美文》《散文》《散文百家》《长江文艺》《芳草》《少年文艺》《奔流》《朔方》等杂志。出版散文集《飞翔的姿势》《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编辑:刘亚荣

猜你喜欢
乐平稻香屈原
闻稻香,赏科景
迎春佳作
山村夏夜广场
“稻香春”商标纠纷案终审判决 仍归东来顺
屈原之死
乐平雪梨瓜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离开大红门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