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传统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与形式较难激发教师理论学习的兴趣,极大影响了学习效果。高校政治理论学习需要融入“互联网+”的思维理念,改变传统学习模式,从创新学习形式、整合学习内容、增强学习互动性、做好政治理论教育话语体系与教师话语体系的对接等方面,切实提高政治理论学习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政治理论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2-0068-02
一 加強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一)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高校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行为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较为直接,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是推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国家进入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挑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迫在眉睫。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型党组织的长效机制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因此,当前形势下,高校应当围绕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教师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政治理论学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的兴起所带来的机遇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个性化、互动性强等优势,这些对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时代,关系链取代了以介质传播方式划分的媒体角色,打破了不同媒体间的界限。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关系链”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媒体的内容。在新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进行信息采集和发布的自主权。因此,新媒体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借助新媒体平台,有意识构建和运营教师用户关系群,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锁定目标受众群,通过良好的互动增强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二)互联网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政治理论学习素材
互联网上有各种政治理论学习网站和论坛,如主流媒体网站,权威理论学术期刊网站,以及各种研究机构的网站。通过这些网站,教师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专题性内容的搜集整理。互联网所具有的互动性特征,方便教师参与到相关理论学习的交流探讨中。通过互联网的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既可以拓展教师理论学习的广度,也可以增强理论学习的深度。
(三)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
新媒体的互动性强的特点使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传播者,这种点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等多种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格局,主流和权威被解构和消解。在这种传播环境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控制格局演变为多元格局,信息呈现出繁杂多元化特征,这些对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 “互联网+”思维理念对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启发
(一)突破性思维理念
突破性理念是“互联网+”一个重要理念。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下,信息传送呈现出发散性、及时性的特点,它打破了信息间封闭的界限,实现了跨界传播。在制定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模式上,要融入突破性思维理念,转换理念,以新的思维视角对政治理论学习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突破旧有的学习模式框架、在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上下功夫,探索出全新的富有成效的学习路径。
(二)开放性对接理念
开放对接理念是“互联网+”一个显著的思维理念。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间互联互通的同时,也使信息交流呈现出开放性特征。在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模式的选择上,高校管理人员要树立开放性思维,主动到学院和部门走访调研,调查教师的需求,听取和吸纳教师关于理论学习的意见和建议,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整合性理念
整合性理念是“互联网+”又一个显著的思维理念。由于“互联网+”不仅具有突破性和跨界性特征,它使信息在交流贯通基础上实现了整合。整合性理念要求我们要善于吸收各种新资源,整合成新的发展思路或者平台。高校管理者要树立整合性思维理念,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整合出政治理论学习新的平台和载体。
(四)创新性思维理念
创新性理念是“互联网+”理念的一个本质特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使信息突破自身的局限,通过跨界重组和组合,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以创新的理念对政治理论学习进行思考和设计,从学习内容的整合,到学习载体的开拓,再到学习平台的构建,都需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创新的理念融入其中,探索出富有成效的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新模式。
四 “互联网+”理念下高校政治理论学习创新策略
(一)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学习形式
“互联网+”时代,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政治理论学习形式,打造符合互联网+环境下受众使用习惯的学习平台。如今教师已经不满足于通过报纸、广播和校园网站来获取资讯,取而代之的是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盛行。信息获取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在传播渠道上,同学群、朋友圈等许多与自己相关的人际关系渠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基于这样的传播背景,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平台要积极构建目标用户关系群。通过更有效的学习平台,把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嵌入到教师的社会关系渠道中,以此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在锁定目标受众群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关系媒体的“黏度”特性留住受众,从而进一步提升理论学习效果。endprint
(二)整合学习内容,以专题化形式增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
在“互联网+”的整合性理念下,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要在交流贯通基础上实现整合。只有把握理论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应形势和工作的需要深入系统地学习,才能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专题化的学习安排,推动系统学习、专题研究、深入思考,全面准确把握紧密联系而又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帮助教师全面系统地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以解惑、学以致用”的导向,主动引导教师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深化认识、改造思想、消除疑惑、解决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统一思想认识、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工作水平与学习能力的过程,从而有效提升全体教师重视学习的认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学习反馈,拓展理论学习的互动性
创新政治理论学习形式的根本在于强化学习的互动性。一是通过校园媒体融合,改善传统媒体互动性不足,为政治理论学习打造一个互动性发布平台。校报和网站可以刊登一些篇幅较长的理论文章,着重理论教育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以一些短小的“微理论”去吸引受众,嵌入受众的关系渠道中。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展理论学习的互动性。变灌输式学习为互动式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微心得、微语录”征集活动,促进教师对理论学习的交流讨论,加深教師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理解,提升理论学习的成效。
(四)做好政治理论教育话语体系与教师话语体系的对接
“互联网+”的开放对接理念要求高校管理者要树立开放性思维,实现政治理论教育话语体系与教师话语体系的对接。现代意义的“话语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说话和发言的资格,而主要是指话语的影响力、主导力和作用力。高校政治思想理论教育要获得话语权,既要重视“说什么”,更要重视“如何说”。长期以来,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话语体系都是单一的、宣教式的单向灌输。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内容抽象、枯燥。在理论学习的话语表达方式上,语气生硬缺乏温度。
创新政治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要认真研究理论教育话语体系与时代背景、教师的话语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关系。一是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创新,理论创新又必然伴随着特定的话语体系的创新。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内容要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一方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也要瞄准跟踪学术前沿,凝练出具有感召力的时代话语,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话语魅力。二是要与实际相结合。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内容要贴近校情,关注教师学习生活,关注教师思想,回应教师关切的问题,让政治理论在实践中获得张力和活力,政治理论教育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显现。高校在制定政治理论学习规划时,除了与中央、省委重要会议、重大战略部署、重大理论观点高度契合外,还要兼顾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工作难点,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学习实践中,使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升华认识,在思想交流中加深理解。
参考文献
[1]宋洁.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的转型发展 [J].新闻知识,2015(11).
[2]刘卫平.“互联网+”呼唤思维方式深刻变革[N].解放日报, 2015-04-2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