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贤园
摘要 在生物学教学中采用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调控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结合省优质课观课内容,分析如何对核心素养内容进行有效评价,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 优质课
中图分类号 C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教学评价是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和学的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课堂教学评价则是指在课堂中的一种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涉及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现将结合以上几方面及省优质课观课体验谈几点想法。
1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评价内容
从生物学科角度来看,生物课堂评价内容应该体现生物学特色,生物学科素养应该是教学评价的宗旨,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育人特点,体现STSE的理念和实践。本次优质课展示中,教师的课堂评价内容都聚焦于生物学核心素养。
1.1 生命观念的评价
生命观念是指认识生命的基本观念,包含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只有当学生真正形成了生命观念,才会运用它们探索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本次优质课的第二组课题中有丝分裂就体现了这两方面的观念。很多选手都在课堂中采用让学生进行显微照片排序或者对各时期特点描述排序等方式,对学生对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过程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但是如果要评价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是否建立,更需要了解学生是否知道有丝分裂中相关结构的作用。如为什么染色体在不同时期会有这样的行为?为什么染色体要形成染色单体而不是复制成分开的两条染色体?为什么要出现纺锤体?只有学生理解了染色体的这些行为,才能真正树立结构与功能观。
学生建立进化与适应观时,教师应该注重使学生理解纺锤体出现的重要意义,并评价学生是否形成这个观念。教师可以提供资料,引导学生比较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得出有丝分裂的优点,从而评价学生是否已形成进化与适应观。
1.2 科学思维的评价
科学思维包含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等。在生物学这门科学学科中,几乎每节课都会涉及到科学思维。而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评价,缺少对科学思维的评价。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评价也变得很重要。
例如在有丝分裂课例中,教师几乎都采用了以四条染色体的细胞有丝分裂作为模式,同时也都采用扭扭棒这种材料模拟染色质和染色体状态,并要求学生利用这种材料模拟出具体时期的特征。这是对学生模型与建模能力的评价。在很多课例中,教师都让学生互相评价各组模拟出的减数分裂时期图,或者互相评价学生排序的结果。在其中一节酶的课中,教师让小组之间评价实验方案,让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实验操作过程。这些过程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批判性思维是否形成的标准。
1.3 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关注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包括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及分析和交流探究结果的能力。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价经常采用课堂做题来完成,但是只是机械做题不能体现学生这些能力真正的发展情况,而以实验为载体进行即时评价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这些评价在关于酶实验设计的课中都得到了体现。这节课主要针对酶的专一性和酶的影响因素设计探究实验。教师给出实验试剂、材料、器具,让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在小组讨论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小组间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做出评价,并通过比较各组差异,从而完善学生设计实施研究方案的能力。例如,对于在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和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中是否都需要设置清水对照组时,教师就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对方方案,从而得出探究酶的专一性需要设置对照组,而探究温度时就不需要了。又如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教师让学生观察瘦肉在不同pH下被蛋白酶作用后的现象,学生发现pH较小的那组实验也出现了和中性组一样的瘦肉变软的情况。教师让其他组学生一起评价该组学生的实验结果,最终统一应该是由于酸性本身对瘦肉有腐蚀作用导致的。
1.4 社会责任意识评价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评价不能只关注知识能力方面,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是评价的一个重点。社会责任意识包括学生关注社会重要议题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课堂中抓住课本知识与社会问题的结合点,开展相关问题的大讨论是评价学生社会意识的良好载体。
本次优质课评比中有一位教师的课题为细胞衰老和凋亡。他由细胞衰老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老龄化的社会性议题。他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个任务就是小组讨论三个问题:①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影响如何?②你若是市长怎么应对?③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学生讨论后,各小组组长汇报了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学生都关注到了这个社会问题,也根据查到的资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教师通过直接肯定或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予以回应,但是在就第三个问题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早婚早育”的觀点。这个观点应该与我国的政策相悖,而且也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措施。而教师却没有抓住学生的这个反馈给出及时的评价及修正,只是匆匆略过。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并不妥帖。
2 对于有效评价的建议
2.1 减少低效的隐形评价
陈秉初教授在点评时引出了隐形评价的概念。隐形评价应该指那些不对学生回答内容做进一步引导的简单评价。例如在优质课堂上,教师都喜欢用“很好”“非常棒”等语气词赞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回答的深度挖掘不够,不会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当然,适当的隐形评价在课堂评价中也是有一定作用的。教师抓住学生在课堂中灵感的闪现与意见的表达,进行适时的口头评价,对那些正处于情感、情绪敏感时期的高中学生而言,发自肺腑地鼓励、肯定或表扬,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本次优质课展示中,有的学生很活跃,能很好地结合教师的预设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或者大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有的学生却很拘谨,根本不敢多说。例如,其中的一节展示课,学生就非常紧张,不敢多说或者根本不说,这跟教师的隐形评价方式大有关系。但是隐形评价不宜过多,也不宜单独使用,教师应该在鼓励后挖掘学生的回答,多问几个为什么,听听学生的想法,从中发现问题,提高评价的质量。
2.2 設计高效的显性评价
与隐形评价相对的是显性评价。显性评价是切实有效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手段,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暴露学生的问题,最后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显性评价可以是涉及真实或拟真的情景,通过复杂的挑战反映出人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表现型任务。显性评价关注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设计时可以将表现型任务抛锚在课程中,从学生在特定情景中的反应来评价学生是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知识的。教师在特定情境中,应设置一系列评价问题,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问答和讨论交流。
例如在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一轮复习课中,教师设置了艾滋病的情景,将免疫异常、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接种等免疫知识进行串讲,在每一环节都通过问题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回答相关情景问题,在问题中发现漏洞,在评价中完善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评价、生生评价或者生师评价都可以顺利展开,学生可以及时反馈问题,教师也可及时发现问题,对教学效果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才是高效的评价。
2.3 巧用意外回答,提升即时评价有效性
在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教师预设外的答案,这些答案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另外一个误解。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的即时评价显得格外重要。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种,主要指教师在课堂范围内展开的评价活动。教师要利用这些意外回答,纠正学生在知识或学科素养上的偏差,提升即时评价的有效性。
即时评价的策略有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和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等。例如,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用“早婚早育”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当场就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就应该采用以上策略给出即时评价,不需要直接评判,而是将这个有争议的问题再抛给学生,让学生分组以论证的方式加以讨论分析。这也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老龄化的实质,也理解我国推行“晚婚晚育”和“全面放开二胎”的缘由,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效果。
总之,课堂评价是反馈课堂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提升评价的有效性,助推学生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张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12.
[3] Grant Wiggins,Jay McTighe.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71.
[4]董冬.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评价设计与实践[J].教师教育论坛,2017(1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