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明
摘 要: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奠基学习,也是为高中数学系统化学习打下基础的学习。虽然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发展,多数教师仍然无法很好地摒弃旧思路,无法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一贯的灌输式学习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太显著。数学课程中的方程学习繁杂难懂,学生无法通过教师单一的形式高效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合理设计课堂,善用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数学思想,发展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方程教学的实践进行探索,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程教学;实践探索
方程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良好的方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初中阶段的方程学习仅仅是函数学习中最为简单、基础的启蒙性学习,为高中阶段系统化的函数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方程学习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学习,但在初中数学中,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学生的投入理解,将复杂的方程学习转化为易懂的题目,以帮助学生开发思维为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方程学习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接下来,本文具体阐述初中方程教学如何开展。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教师首先需要将学生已形成的固有的排斥心理尽量弱化,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此良好的兴趣才能引导学生更加认真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将方程学习生活化,与实际结合,创设出学生日常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设计各类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带领学生读题、审题,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已知条件、未知值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某题:小华家距离学校2.4千米.某一天小华从家中去上学恰好行走到一半的路程时,发现离到校时间只有12分钟了,如果小华能按时赶到学校,那么他行走剩下的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至少要达到多少?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题干画圈”的审题习惯,将题目中关键数字及词语圈出醒目。本题中的“2.4千米”“12分钟”“剩下一半路程”“平均速度”都可以作为关键点圈出,找出关键点之间的联系,注意存在的隱含关系。相类似于求路程、速度的题目,还可以采用辅助图进行分析,例如列表格、线段图、示意图等。本题可以将总路程以线段的方式呈现,将所有条件标于线段图之上,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有数量关系,让整个题的思路清晰呈现,如此可以让学生快速根据图表来李处方程式。
二、理解原理,归纳步骤
方程的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便可以做好的,作为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的重难点,要让学生能够把方程式的具体解法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可以灵活运用,就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解题原理,原理一旦明晰,学生便能做到举一反三,数学思维也能迅速得到开发。例如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题原理;配方法、公式法的解题原理都是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而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原理则是将方程组进行等量代换,消元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
另外,总结出解题步骤也是加快解题速度的有效途径。一般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有四个步骤:一设,将所问设为未知数,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二列,将题目中所给的各种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列出相应的方程或方程组;三解,将方程或方程组解出,得到未知数的值;四答,对方程的解答进行检验并且作答。如此让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将理解的原理搭配完整的步骤,快速的解答方程式应用题。
除了归纳方程式应用题的解法步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归纳解方程或方程组的基本步骤,让学生面对不同类型的方程式时,脑海中可以迅速找到方法步骤解出正确答案。例如在解答一元一次方程时,首先需要将有分母或括号的式子去掉其分母及括号,在进行等号左右移项,并且合并同类项,最后将系数化为1即可。基本思路是:将无理化方程有理化,让分式方程整式化,让有高次数的方程低次化,具备多元未知的方程变为一元方程,总之就是让方程变得越来越简单。
三、优化习题,稳定训练
在数学学习中,习题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让“题海战术”成为教师的常备工具。适当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形式必须有所改变,题目必须是多变的,可以让学生练习变式训练、多种解法的应用题,宜精不宜多,每次的练习组合多种解法的题型,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一套习题中,让一元一次方程搭配二元一次方程习题,配方法、公式法等不同解法的题目搭配起来做,力求让学生在训练中全面复习,反思方法,能够迅速应对多种多样的应用题型。
适量的习题训练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并且可以在课上抽出10~15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小练习,形成稳定的答题套路,提高解题能力。这样的小练习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及时的帮助学生进行回顾与操练。
方程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帮助学生有效开发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抓住世界,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学生打造新型方程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主动地跟随教师学习,尝试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方程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较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初中数学方程教学的有效提升,对于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具有重大意义,此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最佳时机,因此,方程教学作为重难点一定要得到教师的重视,改变传统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崔芳燕.初中数学方程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4(10).
[2]孙桂清.初中数学重方程——也谈方程教学[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