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云峰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30.99
摘要 目的:探究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意义。方法:收治慢性病患者88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社区慢性病治疗总有效率、疾病知识认知水平、自我健康管理评分、遵医用药评分、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结果:健康教育组社区慢性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健康教育组疾病知识认知水平、自我健康管理评分、遵医用药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健康教育组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高遵医用药行为和自我健康管理行为,降低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应用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生活节奏加速,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社区慢性病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健康教育组,各44例。探讨了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意义,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社区慢性病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健康教育组,各44例。对照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43~80岁,平均(58.73±10.28)岁。健康教育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43~81岁,平均(58.01±10.56)岁。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用药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血压水平指导其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如轻度高血压可通过采取一种降压药治疗;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者需联合≥2种降压药;极高危者需联合≥3种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则需进行口服类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肌注方法的说明,并说明常见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等,确保患者掌握正确用药方法。②疾病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点、对自身疾病认知进行个体化教育,介绍疾病发病知识、机制、治疗方法、预后等,使其加深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意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和可控性,并自觉提高遵医行为。③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控制的作用,以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饮食上,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 g/d;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和高胆固醇食物。糖尿病患者需减少含蔗糖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保证饮食结构合理,营养丰富全面,少食多餐,适当增加丰富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的摄入。每天坚持运动,时间30~40min,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需避免餐后运动或剧烈运动;早睡早起,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并通过下棋、种花等方式陶冶情操。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社区慢性病治疗总有效率;疾病知识认知水平、自我健康管理评分、遵医用药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越好);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症状消失,血压、血糖等均恢复正常,精神状态好;②有效:症状改善,血压、血糖等均有所改善,精神状态较好;③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SPSS 20.0软件统计,两组计量资料予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予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健康教育组社区慢性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两组疾病知识认知水平、自我健康管理评分、遵医用药评分比较:健康教育组疾病知识认知水平、自我健康管理评分、遵医用药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两组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比较:健康教育组1年内入院治療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3。
讨论
慢性病具有严重危害性,进展后可并发各种并发症,加重病情。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健康教育可通过用药教育、生活方式教育(包括饮食、生活作息和运动、心理)、疾病知识教育(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等),促使患者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可有效促进病情和预后改善。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组患者社区慢性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fP<0.05);健康教育组疾病知识认知水平、自我健康管理评分、遵医用药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健康教育组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
综上所述,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提高遵医用药行为和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减少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值得推广。endprint